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立体度绣品的数码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立体度绣品的数码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6611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立体度绣品的数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花样基准线;设计线迹单元,所述线迹单元包括构成折线的多个线迹;调整绣花机的面线张力和底线张力,使面线和底线的绞合点形成在绣布反面;在绣布上绣制多个所述线迹单元,获得绣品,所述线迹单元依次排布于所述花样基准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简化立体绣制程,为绣花领域带来更多精美的立体效果,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推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码绣,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立体度绣品的数码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数码平绣技术在绣花领域已经普及开来,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绣花作品。虽然人们开始尝试一些立体数码绣的方法,但它们往往过于复杂且难以达到精美的效果,限制了其应用和推广。

2、手绣苗绣绉绣先将8股绣线编成辫带,再将辫带盘旋波浪式固定于绣布。绉绣通过绣线的堆积和挤压效果,形成了其独特的高立体度。受到手绣苗绣绉绣技法的启发,利用数码绣花机直接使绣花线堆积模拟绉绣的细腻编织机理和立体度是探索数码立体绣方法的新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立体度绣品的数码制备方法,能简化工艺制程,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高立体度数码绣。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立体度绣品的数码制备方法,包括:

3、设计花样基准线;

4、设计线迹单元,所述线迹单元包括构成折线的多个线迹;

5、调整绣花机的面线张力和底线张力,使面线和底线的绞合点形成在绣布反面;

6、在绣布上绣制多个所述线迹单元,所述线迹单元依次排布于所述花样基准线上,在所述绣布的反面形成高立体度的绣品。

7、进一步的,在设计线迹单元时,通过设置线迹间隙,使所述线迹单元内的绣线发生挤压,所述线迹间隙为所述线迹单元内任一落针点到与所述任一落针点相邻的所述线迹的垂直距离。

8、进一步的,所述线迹间隙小于绣线细度。

9、进一步的,所述设计线迹单元的步骤和所述在绣布上绣制多个所述线迹单元的步骤之间,还包括调整所述线迹单元的长度和外轮廓宽度,使所述线迹单元内的绣线发生挤压的步骤。

10、进一步的,所述线迹构成折线的夹角小于90°。

11、进一步的,所述底线张力不小于面线张力的2倍。

12、进一步的,所述线迹单元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均落于所述花样基准线上,且每个所述线迹单元的起始点是上一个所述线迹单元的结束点。

13、进一步的,所述线迹单元包括至少一对线迹间隙不大于绣线细度的落针点,所述线迹间隙为所述线迹单元的轮廓线上相邻两个落针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14、进一步的,所述在绣布上绣制多个线迹单元的步骤之前,还包括选择线迹层数的步骤。

15、进一步的,所述线迹单元为外轮廓呈矩形的网状形态。

16、进一步的,所述线迹单元的起始落针点和结束落针点分别位于两条相对的所述线迹单元的轮廓线中心。

17、进一步的,所述线迹的起始落针点和结束落针点均匀分布在两条相对的所述线迹单元的轮廓线上。

18、进一步的,所述线迹单元包括四个“×”形状、呈顺时针排列的子线迹单元,且每个所述子线迹单元的起始点是上一个所述子线迹单元的结束点。

19、进一步的,所述子线迹单元中的线迹与同个所述子线迹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其它线迹交叠。

20、有益效果

21、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22、(1)通过调整底线张力和面线张力,使得松弛的面线被紧绷的底线拉扯到绣布反面,面线和底线相绞合的结点形成在绣布反面,从而让绣布正面线迹的轨迹下只有一条面线,而绣布反面线迹的轨迹下是底线及与底线绞合的两条面线,使绣线在绣布反面挤压堆叠,形成立体效果;

23、(2)绣花机每次落针,机针与压脚会对绣布和绣线施加向绣布反面方向的压力,每一次落针都会造成绣布向反面的微凸起,而机针和压脚对绣线的推动抵消了底线被拉扯到绣布正面的部分力,因此将绣布反面作为绣品正面,更容易获得高立体度效果;

24、(3)本专利技术将线迹单元设计为包含有折线形态,配合折线走向,面线将被更多拉扯到绣布反面,当底线张力一定时,折线夹角越小,面线受到的牵拉合力越大,也就被更多牵拉到绣布反面。当面线、底线张力差距极大且折线夹角接近0°时,底线用量被极致缩小,几乎由两条面线填充绣布反面的线迹轨迹;

25、(4)本专利技术通过缩小线迹间隙使线迹间隙接近或小于绣线细度,从而造成绣线在水平空间上的挤压而向竖直空间隆起,再通过叠加线迹层数来造成竖直空间上的堆积,达到高立体度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立体度绣品的数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计线迹单元时,通过设置线迹间隙,使所述线迹单元内的绣线发生挤压,所述线迹间隙为所述线迹单元内任一落针点到与所述任一落针点相邻的所述线迹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迹间隙小于绣线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线迹单元的步骤和所述在绣布上绣制多个所述线迹单元的步骤之间,还包括调整所述线迹单元的长度和外轮廓宽度,使所述线迹单元内的绣线发生挤压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迹构成折线的夹角小于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线张力不小于面线张力的2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立体度绣品的数码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计线迹单元时,通过设置线迹间隙,使所述线迹单元内的绣线发生挤压,所述线迹间隙为所述线迹单元内任一落针点到与所述任一落针点相邻的所述线迹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迹间隙小于绣线细度。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萍吴梦瑶虞倩雯周玉莹卿斐汤申浦周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