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高承载通风隔声与宽频减振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655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质、高承载通风隔声宽频减振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及系统,该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包括拉胀晶胞组件与卷曲空间组件;拉胀晶胞组件为中空结构,且拉胀晶胞组件上具有至少一个内凹型面;卷曲空间组件设在拉胀晶胞组件内,并在拉胀晶胞组件内围成至少一个卷曲通道,且拉胀晶胞组件上设有与卷曲通道连通的引波入口;拉胀晶胞组件的外壁上设有连接韧带,以连接其它超材料结构或拉胀晶胞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振动与噪声治理领域,能够有效解决如何在高承载、小尺寸条件下实现装备的低频宽带减隔振与通风、隔声多功能一体化设计的问题,为梁、板、壳等基础工程构件的多功能一体化设计提供经济、有效地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与噪声治理新材料、新,具体是一种轻质、高承载通风隔声宽频减振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及系统,可以应用于先进交通运载工具(船舶、轨道车辆、航空器、航天器、新能源汽车等)、现代工业工程(输变电站、天然气站、隧道、地铁站、排气管道等)、智能家居(中央空调、冰箱、洗衣机、新风系统等)的减振降噪控制。


技术介绍

1、大型运输机、豪华游轮、高速列车、精密机床等大国重器高速发展,中央空调、输变电站、天然气场站、隧道/地铁站等现代工业工程加速变革;面临着轻质承载、声力耦合、智能集约等复杂恶劣环境的冲击,由此带来的振动与噪声问题日益突出,针对相关产品发展特点开展减振降噪控制研究的需求迫切。

2、传统减振降噪技术应用范围较广,也解决了工程上许多振动和噪声问题,但其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阻尼减振技术虽然能实现中高频的宽频振动抑制,但其实现高阻尼时需要付出较大的质量代价,此外,其对低频振动问题难以奏效,还存在材料老化等问题;传统吸振技术的作用频率可以很低,但是其作用频带很窄;传统隔振技术具有良好的带隙特性和中高频隔振效果,但是普遍存在尺寸较大的弊端、难以兼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质、高承载通风隔声宽频减振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胀晶胞组件与卷曲空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承载通风隔声宽频减振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胀晶胞组件包括环状结构的拉胀围壁,以及覆盖在所述拉胀围壁两开口端上的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质、高承载通风隔声宽频减振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型面由两个直板交错构成;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质、高承载通风隔声宽频减振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空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设在所述拉胀晶胞组件内的隔板;

5.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质、高承载通风隔声宽频减振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胀晶胞组件与卷曲空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高承载通风隔声宽频减振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胀晶胞组件包括环状结构的拉胀围壁,以及覆盖在所述拉胀围壁两开口端上的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质、高承载通风隔声宽频减振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型面由两个直板交错构成;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质、高承载通风隔声宽频减振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曲空间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设在所述拉胀晶胞组件内的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质、高承载通风隔声宽频减振一体化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部分或全部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槽,以连通相邻所述卷曲通道,和/或连通所述卷曲通道与所述拉胀晶胞组件内的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殿龙贾琪毛奕斌胡洋华方鑫肖勇温激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