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声学,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声耦合音质调节墙体构造。
技术介绍
1、随着对演艺空间音质研究的深入,演出人员所处的声环境问题暴露了出来,其中交响乐团演奏区域中的音乐厅舞台、剧院乐池和排练厅等空间最为棘手。在长期的音质研究中,gade认为混响时间仅是声学特性中六部分之一,其他例如支持、音色、动态、相互听闻和时延等声学特性对演出人员更为重要,因此gade采用舞台支持度st措施来评估合奏和晚期反射声质量。而后续dammerud在对舞台支持度st的研究发现需要以10ms、100ms为限,区分早期舞台支持度、晚期舞台支持度和总舞台支持度,并需要结合混响时间t30,从而共同评判舞台音质。国际标准iso3382-1则沿用了这一研究成果,用合奏条件和混响感作为舞台音质的推荐指标,其中早期舞台支持度、晚期舞台支持度和总舞台支持度统称为合奏条件。
2、通过进一步的调研发现,“演出区域声音过响”、“舞台支持度不够”、“很难听到其他演奏人员”、“音质效果欠缺”等问题十分突出。例如,诸如音乐厅舞台、剧场乐池和排练厅等空间的交响乐演出需要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声耦合音质调节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主体(1),所述模块主体(1)内部设置有声耦合空腔(2),所述声耦合空腔(2)前侧为扩散模组,所述扩散模组包括若干间隔布设的格栅条板(3),相邻格栅条板(3)之间设置有透声间隙,声耦合空腔(2)顶部、底部及后侧均通过内反声模组(6)封闭,且格栅条板(3)顶部的内反声模组(6)外沿处设置有外反声模组(7),声耦合空腔(2)内部挂设有能够收卷及展开的隔声帘幕(4)和吸声帘幕(5),所述隔声帘幕(4)能够反射声能,所述吸声帘幕(5)能够吸收声能,且隔声帘幕(4)位于吸声帘幕(5)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声耦合音质调节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主体(1),所述模块主体(1)内部设置有声耦合空腔(2),所述声耦合空腔(2)前侧为扩散模组,所述扩散模组包括若干间隔布设的格栅条板(3),相邻格栅条板(3)之间设置有透声间隙,声耦合空腔(2)顶部、底部及后侧均通过内反声模组(6)封闭,且格栅条板(3)顶部的内反声模组(6)外沿处设置有外反声模组(7),声耦合空腔(2)内部挂设有能够收卷及展开的隔声帘幕(4)和吸声帘幕(5),所述隔声帘幕(4)能够反射声能,所述吸声帘幕(5)能够吸收声能,且隔声帘幕(4)位于吸声帘幕(5)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声耦合音质调节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耦合空腔(2)内部设置有横向滑轨(8),所述横向滑轨(8)沿声耦合空腔(2)的进深方向延伸,所述隔声帘幕(4)和吸声帘幕(5)均通过导向滑轮(10)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横向滑轨(8)内,且隔声帘幕(4)和吸声帘幕(5)均能够相对横向滑轨(8)进行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声耦合音质调节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轨(8)两端均设置有竖向滑轨(9),所述竖向滑轨(9)固定安装在格栅条板(3)背侧以及声耦合空腔(2)后侧的内反声模组(6)上,所述横向滑轨(8)两端分别伸入前后两侧的竖向滑轨(9)内,且横向滑轨(8)能够沿竖向滑轨(9)进行竖向位置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声耦合音质调节墙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滑轨(9)内间隔固定有限位隔板(11),所述横向滑轨(8)端部伸入竖向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雅娣,杨志刚,王振亮,赵振鑫,车奕辰,张晓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