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6443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重量份数包括ABS 30‑60份、聚酯纤维5‑12份、石墨烯5‑10份、紫外吸收剂UV‑327 5‑10份、抗裂增韧剂5‑10份、纳米氢氧化铝4‑10份、增塑剂2‑9份、纳米氮化钛2‑4份、白炭黑4‑12份、硅烷偶联剂5‑10份,所述石墨烯的成分按重量份数包括石墨烯浆料50‑70份、树脂15‑25份、多孔微球10‑15份、树脂改性剂3‑5份、表面活性剂0.3‑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具有比现有技术的ABS改性塑料更佳的抗裂、抗UV和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abs是通用五大塑料原料之一,因此目前废旧abs市场数量巨大且品种繁多。现如今汽车塑料市场需求量巨大,因此很多塑料改性行业将市场上回收的abs废旧塑料以5%~10%比例添加在新料abs中,生产汽车专用料。目前汽车内饰件采用的塑料耐磨、阻燃、耐高温即抗uv性能差,导致汽车内饰件容易出现开裂和变色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汽车内饰件用塑料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抗裂且抗uv性更佳的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按重量份数包括abs 30-60份、聚酯纤维 5-12份、石墨烯 5-10份、紫外吸收剂uv-327 5-10份、抗裂增韧剂 5-10份、纳米氢氧化铝 4-10份、增塑剂 2-9份、纳米氮化钛 2-4份、白炭黑 4-12份、硅烷偶联剂 5-10份。

3、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的成分按重量份数包括石墨烯浆料 50-70份、树脂 15-25份、多孔微球 10-15份、树脂改性剂 3-5份、表面活性剂 0.3-1份。

4、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5、(1)、将纳米氢氧化铝、纳米氮化钛、纳米氧化锌、石墨烯、白炭黑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得到混合物;

6、(2)、在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紫外吸收剂uv-327、增塑剂、硅烷偶联剂及抗裂增韧剂,充分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低速搅拌,得到混合物;

7、(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abs和聚酯纤维,充分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得到混合物;

8、(4)、将步骤(3)混合物置于造粒机中造粒,即得到改性abs塑料。

9、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率为60-100r/min,时间为10min-20min。

10、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混炼温度为160℃-220℃,混炼时间为5min-15min。

11、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得到的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具有比现有技术的abs改性塑料更佳的抗裂和耐磨性能,添加的抗裂增韧剂能够提高abs塑料的抗裂性能,添加的紫外吸收剂为uv-327提高了抗uv性能,添加的纳米氢氧化铝、纳米氧化锌能够进一步提高abs塑料的阻燃、抗压性能;添加的石墨烯和白炭黑能够进一步增强abs塑料的耐磨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的纳米氮化钛能够提高abs塑料的抗静电性能,扩展了abs塑料的应用领域。

12、实施方式

1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14、实施例一:抗裂性能佳的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按重量份数包括abs50份、聚酯纤维10份、石墨烯10份、紫外吸收剂5份、抗裂增韧剂10份、纳米氢氧化铝10份、增塑剂2份、纳米氮化钛4份、白炭黑5份、硅烷偶联剂 5份。石墨烯的成分按重量份数包括石墨烯浆料60份、树脂20份、多孔微球10份、树脂改性剂4份、表面活性剂0.5份。其中抗裂增韧剂为大粤塑胶的dy-356型号。

15、生产工艺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16、(1)、将纳米氢氧化铝、纳米氮化钛、纳米氧化锌、石墨烯、白炭黑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得到混合物;

17、(2)、在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紫外吸收剂uv-327、增塑剂、硅烷偶联剂及抗裂增韧剂,充分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低速搅拌,得到混合物;

18、(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abs和聚酯纤维,充分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得到混合物;

19、(4)、将步骤(3)混合物置于造粒机中造粒,即得到改性abs塑料。

20、步骤(2)中搅拌速率为80r/min,时间为10min。

21、步骤(3)中混炼温度为180℃,混炼时间为10min。

22、该abs塑料适用于汽车的外部包围塑料,例如保险杆及轮毂包围,得到的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具有比现有技术的abs改性塑料更佳的抗裂和耐磨性能,添加的抗裂增韧剂能够提高abs塑料的抗裂性能,添加的紫外吸收剂为uv-327提高了抗uv性能,添加的纳米氢氧化铝、纳米氧化锌能够进一步提高abs塑料的阻燃、抗压性能;添加的石墨烯和白炭黑能够进一步增强abs塑料的耐磨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的纳米氮化钛能够提高abs塑料的抗静电性能,扩展了abs塑料的应用领域。

23、实施例二:抗uv性能佳的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按重量份数包括abs60份、聚酯纤维5份、石墨烯5份、紫外吸收剂10份、抗裂增韧剂3份、纳米氢氧化铝5份、增塑剂2份、纳米氮化钛3份、白炭黑4份、硅烷偶联剂 5份。石墨烯的成分按重量份数包括石墨烯浆料 50份、树脂15份、多孔微球8份、树脂改性剂3份、表面活性剂0.5份。

24、生产工艺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25、(1)、将纳米氢氧化铝、纳米氮化钛、纳米氧化锌、石墨烯、白炭黑混合后加入研磨机中研磨,得到混合物;

26、(2)、在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紫外吸收剂uv-327、增塑剂、硅烷偶联剂,充分混合后加入搅拌罐中低速搅拌,得到混合物;

27、(3)、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abs和聚酯纤维及抗裂增韧剂,充分混合后加入混炼机中混炼,得到混合物;

28、(4)、将步骤(3)混合物置于造粒机中造粒,即得到改性abs塑料。

29、步骤(2)中搅拌速率为80r/min,时间为10min。

30、步骤(3)中混炼温度为180℃,混炼时间为10min。

31、该abs塑料适用于汽车的内饰件,添加的抗裂增韧剂能够提高abs塑料的抗裂性能,添加的紫外吸收剂为uv-327提高了抗uv性能,添加的纳米氢氧化铝、纳米氧化锌能够进一步提高abs塑料的阻燃、抗压性能;添加的石墨烯和白炭黑能够进一步增强abs塑料的耐磨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添加的纳米氮化钛能够提高abs塑料的抗静电性能,扩展了abs塑料的应用领域。

32、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专利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ABS 30-60份、聚酯纤维5-12份、石墨烯 5-10份、紫外吸收剂UV-327 5-10份、抗裂增韧剂 5-10份、纳米氢氧化铝4-10份、增塑剂 2-9份、纳米氮化钛 2-4份、白炭黑 4-12份、硅烷偶联剂 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的成分按重量份数包括石墨烯浆料 50-70份、树脂 15-25份、多孔微球 10-15份、树脂改性剂 3-5份、表面活性剂 0.3-1份。

3.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速率为60-100r/min,时间为10min-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混炼温度为160℃-220℃,混炼时间为5min-15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包括abs 30-60份、聚酯纤维5-12份、石墨烯 5-10份、紫外吸收剂uv-327 5-10份、抗裂增韧剂 5-10份、纳米氢氧化铝4-10份、增塑剂 2-9份、纳米氮化钛 2-4份、白炭黑 4-12份、硅烷偶联剂 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改性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的成分按重量份数包括石墨烯浆料 50-70份、树脂 15-25份、多孔微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献丁晓栋柒祥芝
申请(专利权)人:默迪特苏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