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变压器油配制标准油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641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16
应用变压器油配制标准油的装置,包括第一滤油缸和第二滤油缸、第三油缸、抽真空管路、进油管路、油转移管路、白油注入管路、氮气输入管路、标准气体输入管路、检定油输出管路;抽真空管路分别连通第一滤油缸和第二滤油缸的顶部,进油管路连通第一滤油缸的顶部,油转移管路连通第一滤油缸底部和第二滤油缸顶部;白油注入管路连通第二滤油缸底部和第三油缸顶部;氮气输入管路分别连通第一滤油缸和第三油缸的底部,标准气体输入管路的出气端连通第三油缸顶部;检定油输出管路的输入端也连通第三油缸的连杆底端出油口。可避免常规法配制标准油出现的保质期短、标准油样不稳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变压器绝缘油校验用标准油物质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变压器油配制标准油的装置


技术介绍

1、变压器绝缘油在线监测装置用于电力系统对变压器油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可以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判断变压器的运行工况。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发展,变压器油在线监测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变压器绝缘油在线监测装置投入运行后,需要定期进行现场校验,以保证变压器绝缘油在线监测装置监测数据的准确。校验时用标准油物质对其进行校准,然而常规的标准油配制需要标准气体、空白油、密闭容器等,配气后标准油的保质期较短,5天左右就会出现偏差,导致标准油样不稳定。此外,标准油物质长时间保存时,溶解气易泄漏,配制的校准油的浓度易出现偏差。现场配制标准油样成为必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变压器油配制标准油的装置。

2、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应用变压器油配制标准油的装置,包括第一滤油缸和第二滤油缸,第三油缸,废油箱、抽真空管路、进油管路、油转移管路、白油注入管路、氮气输入管路、标准气体输入管路、抽油支路、排气支路、检定油输出管路、两根废油输入管路;

3、抽真空管路包括抽真空主管路和均与之串接的两根抽真空支管,抽真空主管路的一端设排气口,抽真空主管路上沿气流方向依次串连有真空度传感器、油气分离器、第五电磁阀、第一真空泵,抽真空主管路的进气端并列连接两根抽真空支管的出气端,第一抽真空支管上串连第二电磁阀后连通第一滤油缸的顶部,第二抽真空支管上串联第四电磁阀后连通第二滤油缸的顶部;

4、进油管路的进油端设进油口并串接第一电磁阀,出油端连通第一滤油缸的顶部并连接设在第一滤油缸内顶部的第一喷油口;

5、油转移管路进油端连通第一滤油缸的底部,出油端串联第三电磁阀后连通第二滤油缸的顶部并连接设在第二滤油缸内顶部的第二喷油口;

6、白油注入管路的进油端连通第二滤油缸的底部,白油注入管路的出油端连通第三油缸的顶部,白油注入管路上近进油端处串联有第九电磁阀,近出油端处串联有第八电磁阀,两者之间串联有第二齿轮泵;

7、氮气输入管路包括氮气输入主管路和与之串联的两根氮气输入支管,氮气输入主管路的进气端设为氮气输入口,氮气输入口处串接有稳压阀,出气端分别连通两根氮气输入支管,第一氮气输入支管串联第十电磁阀后连通第一滤油缸的底部,第二氮气输入支管串接第十三电磁阀和第二压力表后连通第三油缸的底部;

8、标准气体输入管路的进气端并联设手动标气进口和自动标气进口,出气端连通第三油缸的顶部;

9、抽油支路进油端也连通到第三油缸底部的连杆底端出油口,出油端也连通第二齿轮泵的进油端,抽油支路上串联有第十二电磁阀;

10、排气支路的一端也连通第三油缸的底部,另一端设为排空口,排气支路上串连有第十四电磁阀;

11、第三油缸的内部设有活塞,联动活塞上下运动的连杆穿出第三油缸底部,连杆采用空心结构,连杆顶端连通第三油缸活塞上部,连杆底端为出油口,第三油缸的侧壁环绕设有加热带,加热带外侧罩保温外壳,加热带的控制电路中串接有温控器;

12、连杆底端外设有移线传感器,移线传感器位移固定端固定在第三油缸底部;

13、第一滤油缸和第二滤油缸内侧壁均分别设有高位和低位液位传感器;

14、检定油输出管路的输出端并联设检定油取样口和检定油出口,输入端连通第三油缸的连杆底端出油口,检定油输出管路上串连第十一电磁阀;

15、第一废油输入管路的进油端连通第三油缸的顶部,出油端连接到废油箱内,第一废油输入管路上靠近第三油缸顶部串联有第七电磁阀;

16、第二废油输入管路的进油端连接油气分离器的出油端,出油端也连接到废油箱内,第二废油输入管路上靠近油气分离器出油端串联有第六电磁阀。

17、还包括废油排出管路,其进油端探入到废油箱内底部,出油端设为废油口,废油排出管路上设第三齿轮泵,第三齿轮泵的出口连接废油口。

18、高位和低位液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支撑杆的上端和底端,支撑杆竖立设置于第一滤油缸或第二滤油缸的侧壁。

19、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20、第一步,变压器油真空过滤。通过进油口,第一至第五电磁阀,第一滤油缸和第二滤油缸,对变压器油中溶解的气体进行过滤,过滤后通入n2制成白油供制备标准油使用。滤油过程为,启动第一真空泵,打开第五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当真空度传感器数据接近真空时,如低于200pa,打开控制进油的第一电磁阀,通过进油口把外接的变压器油抽到第一滤油缸中,油通过喷油口喷射到第一滤油缸中,由于第一滤油缸是高真空度,油中溶解的气体会析出通过抽真空管路排出第一滤油缸。第一滤油缸由其内设置的液位传感器完成液位的低点和高点监测。当液位传感器高点液位报警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停止进油,然后再关闭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及第一真空泵。

21、第二步,第一滤油缸通入氮气n2,打开第十电磁阀、第二电磁阀、 第六电磁阀,外接钢瓶中的n2注入第一滤油缸的底部,n2由第一滤油缸的底部上升,通过第二电磁阀、第六电磁阀排出,过量的n2可以把油中没有滤除的烃类、co2和co等气体进行置换,稀释它们在油中的溶解量,通气时间20分钟,通气量为5l/min。第一滤油缸中的油转移到第二滤油缸中,关闭第十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打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一真空泵,把第一滤油缸中的油转移到第二滤油缸中,在转移的过程中,第二滤油缸中的高真空度可以进一步把油中溶解的气体再次进行析出,过滤后的油中溶解气体含量可以满足白油要求。转移完成后,关闭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一真空泵,然后打开第十电磁阀,把n2通过第三电磁阀注入到第二滤油缸中,给第二滤油缸注入过量的n2进行备用。氮气在上部起到密封作用。

22、第三步,油缸清洗及注油。第二滤油缸中有制备好的白油,通过打开第九电磁阀、第二齿轮泵、第八电磁阀、第十四电磁阀,给第三油缸注入白油对第三油缸清洗。打开第十四电磁阀和第七电磁阀,第三油缸的活塞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由运动到底部,对第三油缸缸壁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关闭第十四电磁阀,打开第十三电磁阀,n2注入第三油缸底部,推动第三油缸中的活塞上运动,同时第三油缸中的废气及废油通过第七电磁阀注入到废油箱,此清洗过程可以重复进行2~3次。清洗结束后,第三油缸中注入白油,注入量可以通过移线传感器检测第三油缸连杆运动的距离进行推算出进油量。连杆底端外设有移线传感器,移线传感器位移固定端固定在第三油缸底部,连杆向下运动,移线传感器的位移线同时向下运动,进而可测量连杆的运动距离。第三油缸注入白油结束后,通入n2,把第三油缸3顶部的空气排出。排出第三油缸3顶部的空气后可以完成第三油缸3油量测量。

23、第四步,计算注入标气量。根据待配制标油中溶解组分的含量,计算注入标气的浓度和体积,并将计量的标气通过自动标气进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变压器油配制标准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油缸(1)和第二滤油缸(2),第三油缸(3),废油箱(4)、抽真空管路、进油管路(9)、油转移管路(10)、白油注入管路(11)、氮气输入管路、标准气体输入管路(16)、抽油支路(20)、排气支路(21)、检定油输出管路(19)、两根废油输入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变压器油配制标准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油排出管路(22),其进油端探入到废油箱(4)内底部,出油端设为废油口,废油排出管路(22)上设第三齿轮泵(M3),第三齿轮泵(M3)的出口连接废油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变压器油配制标准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高位和低位液位传感器(25)分别设置在支撑杆(26)的上端和底端,支撑杆(26)竖立设置于第一滤油缸(1)或第二滤油缸(2)的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变压器油配制标准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油缸(1)和第二滤油缸(2),第三油缸(3),废油箱(4)、抽真空管路、进油管路(9)、油转移管路(10)、白油注入管路(11)、氮气输入管路、标准气体输入管路(16)、抽油支路(20)、排气支路(21)、检定油输出管路(19)、两根废油输入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变压器油配制标准油的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新鸿谢延凯张彦凯王永奇陈宏刚李小娟马玲柳洋祁伟健梁丽张小玲冯超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