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罐装料液输送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罐装料液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6377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罐装料液输送系统,包括按料液流通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搅拌罐、第一输料管、输送泵和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二输料管具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连接管件与灌装机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通过循环管件与所述第一搅拌罐连通,所述输送泵用于将所述第一搅拌罐内的料液输送至所述灌装机、并维持所述第一搅拌罐内的料液的外循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循环管件和连接管件的巧妙设计,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输送系统在完成料液罐装的同时,对第一搅拌罐内的料液进行持续外循环,一方面使得第一搅拌罐内的料液混合得更加均匀,避免因第一搅拌罐最小工作体积的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避免输送管路静置导致的质量不均一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药罐装,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均匀的罐装料液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生物药的罐装工序,尤其是疫苗的罐装过程中,因为罐装时间一般较长,药液在一定时间的静置后会出现浓度不均一的情况,导致最终罐装的药品中,每瓶药品的有效浓度或其他关键质量不一致,造成药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因此在类似药液罐装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混匀容器,在罐装的同时,对未罐装的药液进行混匀。

2、但是一般的混匀容器均有最小工作体积,低于最小工作体积的药液无法进行充分的混匀,该药液只能废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在罐装过程中,输送管路中的料液会间断性地处于中断或连通的状态,在中断状态下该输送管路中的料液处于一定时间的静置状态,导致料液罐装的质量不均一。

3、因此,对混匀容器进行改造,解决混匀容器内料液低于最小工作体积时无法充分混匀的问题以及输送管路静置导致的质量不均一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罐装料液输送系统,在对第一搅拌罐内的料液进行罐装的同时,通过循环管件的设置使得第一搅拌罐内的料液一直处于外循环状态,一方面使得第一搅拌罐内的料液得到充分混匀,避免了最小工作体积造成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避免输送管路静置导致的质量不均一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罐装料液输送系统,包括按料液流通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搅拌罐、第一输料管、输送泵和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二输料管具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连接管件与灌装机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通过循环管件与所述第一搅拌罐连通,所述输送泵用于将所述第一搅拌罐内的料液输送至所述灌装机、并维持所述第一搅拌罐内的料液的外循环。其有益效果为:通过输送泵将第一搅拌罐内的料液同时输送至连接管件和循环管件,连接管件用于将料液输送至灌装机完成对料液的罐装,循环管件用于将料液回收至第一搅拌罐,维持第一搅拌罐内料液的持续外循环,使得第一搅拌罐内料液的混合更加均匀,避免因第一搅拌罐的最小工作体积的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避免输送管路静置导致的质量不均一问题。

3、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二搅拌罐,所述第二搅拌罐位于所述连接管件与所述灌装机之间,起到罐装缓冲作用。

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输送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输送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泵的启停。

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连接管件包括连接管和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且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循环管件包括循环管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循环管上,且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7、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输送系统还包括第一称重模块,所述第一称重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搅拌罐,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搅拌罐的重量,且所述第一称重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使得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称重模块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输送泵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

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输送系统还还包括第二称重模块,所述第二称重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罐,用于测量所述第二搅拌罐的重量,且所述第二称重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使得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称重模块和第二称重模块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输送泵的启停。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搅拌罐的出料口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第二搅拌罐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罐的罐底,使得所述第二搅拌罐内的料液能够完全流入所述灌装机。

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循环管件的设置,使得本专利技术输送系统在完成料液罐装的同时,对第一搅拌罐内的料液进行持续外循环,一方面使得第一搅拌罐内的料液混合得更加均匀,避免了因第一搅拌罐最小工作体积的限制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避免输送管路静置导致的质量不均一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装料液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料液流通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搅拌罐(1)、第一输料管(2)、输送泵(3)和第二输料管(4),所述第二输料管(4)具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连接管件(6)与灌装机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通过循环管件(7)与所述第一搅拌罐(1)连通,所述输送泵(3)用于将所述第一搅拌罐(1)内的料液输送至所述灌装机、并维持所述第一搅拌罐(1)内的料液的外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搅拌罐(5),所述第二搅拌罐(5)位于所述连接管件(6)与所述灌装机之间,起到罐装缓冲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输送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泵(3)的启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6)包括连接管(61)和第一控制阀(62),所述第一控制阀(62)设置于所述连接管(61),且所述第一控制阀(62)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件(7)包括循环管(71)和第二控制阀(72),所述第二控制阀(72)设置于所述循环管(71),且所述第二控制阀(72)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称重模块(8),所述第一称重模块(8)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搅拌罐(1)的重量,且所述第一称重模块(8)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使得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称重模块(8)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72)和输送泵(3)的启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称重模块(9),所述第二称重模块(9)用于测量所述第二搅拌罐(5)的重量,且所述第二称重模块(9)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使得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称重模块(8)和第二称重模块(9)的测量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62)、第二控制阀(72)和输送泵(3)的启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罐(5)的出料口设置有若干个,且所述第二搅拌罐(5)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搅拌罐(5)的罐底,使得所述第二搅拌罐(5)内的料液能够完全流入灌装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装料液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料液流通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搅拌罐(1)、第一输料管(2)、输送泵(3)和第二输料管(4),所述第二输料管(4)具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通过连接管件(6)与灌装机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通过循环管件(7)与所述第一搅拌罐(1)连通,所述输送泵(3)用于将所述第一搅拌罐(1)内的料液输送至所述灌装机、并维持所述第一搅拌罐(1)内的料液的外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搅拌罐(5),所述第二搅拌罐(5)位于所述连接管件(6)与所述灌装机之间,起到罐装缓冲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输送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泵(3)的启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6)包括连接管(61)和第一控制阀(62),所述第一控制阀(62)设置于所述连接管(61),且所述第一控制阀(62)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学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超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