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636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一、施工冷却塔安装基础;二、依次吊装多个冷却塔本体,使多个冷却塔本体依次安装在至少两个所述基础墙体上;三、在冷却塔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两个用于支撑布水器外接管道的支撑架;四、施工布水器外接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冷却塔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两个用于支撑布水器外接管道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在冷却塔本体外侧形成了独立于冷却塔本体的承载布水器外接管道的支撑体系,布水器外接管道勿需依托在冷却塔本体上进行安装,降低了冷却塔本体所承受的载荷,有助于提高冷却塔本体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布水器外接管道的定位准确性,施工工艺简便,有助于缩短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冷却塔本体与外接管道的接管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部接管式,即冷却塔本体内各布水器的接口在工厂提前沟通安装,并在冷却塔的侧壁预置法兰接入端口;另一种是外部接管式,由外接管道直接接入冷却塔的各布水端接口;外部接管式是在冷却塔后期外接管道接入时再行施工,没有考虑外接管道的支撑结构,通常在进行外接管道在冷却塔侧面与顶面水平安装时,依托冷却塔本体焊接支撑结构,这种支撑结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支撑结构与冷却塔本体之间可施焊的厚度小,往往会导致焊接面不牢固,焊接部件的四周易出现焊瘤、麻面等缺陷,外接管道安装后,易导致支撑结构变形,直接影响支撑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2、冷却塔本体要承受的荷载包含冷却塔本体荷载、外接管道的荷载和运行荷载,冷却塔本体难于负荷众多荷载,降低了冷却塔本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且不利于冷却塔本体和外接管道的运维;3、冷却塔本体的外部框架的受力部位和支撑结构的受力部位不一致,且受力状态也存在差异,故外接管道在冷却塔本体的侧面和顶面施工时,确定的支撑构件和管道的接入点位经常出现偏差现象,在后期管道安装时易出现工序反复,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当依托冷却塔本体的外部框架的主龙骨来定位支撑结构时,由于龙骨的厚度只有3mm,而外接管道的口径一般都在400mm以上,因此,冷却水系统的管道与冷却塔设备连接时,冷却塔本体难于承受外接管道的荷载,冷却塔本体在运行时,冷却塔本体与外接管道衔接部位易产生安全隐患,影响系统运行;因此,应该提供一种便于施工且安装可靠的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其设计合理、便于施工,通过在冷却塔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两个用于支撑布水器外接管道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在冷却塔本体外侧形成了独立于冷却塔本体的承载布水器外接管道的支撑体系,布水器外接管道勿需依托在冷却塔本体上进行安装,降低了冷却塔本体所承受的载荷,有助于提高冷却塔本体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布水器外接管道的定位准确性,施工工艺简便,有助于缩短施工工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4、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施工冷却塔安装基础的过程中,在所述基础底板和所述基础墙体上均预埋钢板支撑底座,钢板支撑底座上设置有预埋螺栓,且预埋螺栓的底端呈弯钩状,有助于提高钢板支撑底座在基础底板或基础墙体内的锚固强度,实际安装时,多个钢板支撑底座能够为第一矩形竖向框架和第二矩形竖向框架提供可靠的连接平台,有助于提高支撑架与冷却塔安装基础连接的便捷性和牢固性。

5、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冷却塔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两个用于支撑布水器外接管道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在冷却塔本体外侧形成了独立于冷却塔本体的承载布水器外接管道的支撑体系,布水器外接管道勿需依托在冷却塔本体上进行安装,降低了冷却塔本体所承受的载荷,有助于提高冷却塔本体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布水器外接管道的定位准确性。

6、3、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包括第一矩形竖向框架、第二矩形竖向框架和斜拉支撑杆,实际安装时,第一矩形竖向框架安装在基础底板上,第二矩形竖向框架安装在至少两个基础墙体上,利用斜拉支撑杆将第一矩形竖向框架与所述第二矩形竖向框架连接为一体,由于第一矩形竖向框架的高度低于第二矩形竖向框架的高度,因此,支撑架在冷却塔本体外侧呈高低错落结构,有助于增强支撑架的稳定性。

7、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底部水平管道连接在第一矩形竖向框架上,使第一矩形竖向框架起到了支撑底部水平管道的作用,将所述竖向立管连接在所述第二矩形竖向框架上,使第二矩形竖向框架起到了支撑竖向立管的作用,而将顶部水平管道搭设在两个所述第二矩形竖向框架的顶端,即两个支撑架的第二矩形竖向框架共同起到了支撑多个顶部水平管道的作用,支撑架与布水器外接管道之间便于连接,且连接可靠。

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在冷却塔本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两个用于支撑布水器外接管道的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在冷却塔本体外侧形成了独立于冷却塔本体的承载布水器外接管道的支撑体系,布水器外接管道勿需依托在冷却塔本体上进行安装,降低了冷却塔本体所承受的载荷,有助于提高冷却塔本体的稳固性和安全性,提高了布水器外接管道的定位准确性,施工工艺简便,有助于缩短施工工期。

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竖向框架包括平行布设的底部水平杆和顶部水平杆、以及多个垂直连接在所述底部水平杆与所述顶部水平杆之间的第一竖向杆(4-2),所述底部水平杆和所述顶部水平杆均由多个第一水平杆(4-1)依次连接组成,呈直角形或T字形连接的所述第一水平杆(4-1)与所述第一竖向杆(4-2)之间均通过第一T形连接件(4-3)连接,呈十字形连接的所述第一水平杆(4-1)与所述第一竖向杆(4-2)之间通过第一十字连接件(4-4)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1中,在将第一矩形竖向框架安装在基础底板(1-1)上时,位于所述底部水平杆上的第一T形连接件(4-3)和第一十字连接件(4-4)的数量之和等于预埋在所述基础底板(1-1)上的钢板支撑底座(7)的数量,且一一对应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竖向框架包括平行布设的底部支撑杆、顶部支撑杆和至少两个中部支撑杆,所述底部支撑杆、所述中部支撑杆与所述顶部支撑杆之间通过多个呈间距布设的竖向支撑杆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杆、所述中部支撑杆与所述顶部支撑杆均由多个第二水平杆(5-1)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竖向支撑杆由多个第二竖向杆(5-2)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第二水平杆(5-1)与所述第二竖向杆(5-2)之间通过直角形连接件(5-5)、第二T形连接件(5-3)或第二十字连接件(5-4)连接,所述竖向支撑杆的数量等于所述基础墙体(1-2)的数量。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立管(3-1)与所述第二竖向杆(5-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水平安装在所述第二竖向杆(5-2)上的槽型钢固定架(8-1)和安装在所述槽型钢固定架(8-1)上用于抱箍在所述竖向立管(3-1)上的U形管卡(8-2)。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卡(8-2)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2、在将第二矩形竖向框架安装在至少两个基础墙体(1-2)上时,位于所述底部支撑杆上的第二T形连接件(5-3)和第二十字连接件(5-4)分别与预埋在所述基础墙体(1-2)上的多个钢板支撑底座(7)一一对应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竖向框架包括平行布设的底部水平杆和顶部水平杆、以及多个垂直连接在所述底部水平杆与所述顶部水平杆之间的第一竖向杆(4-2),所述底部水平杆和所述顶部水平杆均由多个第一水平杆(4-1)依次连接组成,呈直角形或t字形连接的所述第一水平杆(4-1)与所述第一竖向杆(4-2)之间均通过第一t形连接件(4-3)连接,呈十字形连接的所述第一水平杆(4-1)与所述第一竖向杆(4-2)之间通过第一十字连接件(4-4)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1中,在将第一矩形竖向框架安装在基础底板(1-1)上时,位于所述底部水平杆上的第一t形连接件(4-3)和第一十字连接件(4-4)的数量之和等于预埋在所述基础底板(1-1)上的钢板支撑底座(7)的数量,且一一对应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布水器外接管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竖向框架包括平行布设的底部支撑杆、顶部支撑杆和至少两个中部支撑杆,所述底部支撑杆、所述中部支撑杆与所述顶部支撑杆之间通过多个呈间距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伟苏波崔建强杨冉邓健杨雄硕杨婷余刚崔晓丹王帅高润青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