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水坑下储水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975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水坑下储水坑结构,涉及集水坑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设置在集水坑底部的储水坑、设置在储水坑顶部的盖板和铺设在储水坑的底部的石砾,以及与储水坑连通的排水组件;盖板上开设有多个与集水坑内腔连通的进水孔,所述盖板上预埋有防水套管;以解决集水坑中的地下水积水很难彻底排出,从而影响后续施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水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水坑下储水坑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施工必不可少,基坑施工时,遇到地下水、绿化渗水的情况较多,一般水量不是太大的情况下都是采用集水坑排水,将水泵放入集水坑中,通过水泵将集水坑内的积水抽干,或者将水泵放在集水坑外,经抽水管的一端与水泵连接,另一端伸入到集水坑底部,但集水坑底部很难保证完全呈光滑的水平面,抽水管的端口也很难保证与集水坑的底部完全紧密接触,因此集水坑中的地下水积水很难完全排出,导致后续集水坑的垫层和防水层等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差。

2、公开号为cn219621811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集水坑自动排水装置,并具体公开了为了使抽水泵能将集水坑内的水抽出,排水机构还可以包括抽水管,抽水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抽水管的另一端设于集水坑底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水坑下储水坑结构,以解决集水坑中的地下水积水无法彻底排出,从而影响后续施工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一种集水坑下储水坑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包括设置在集水坑底部的储水坑、设置在储水坑顶部的盖板和铺设在储水坑的底部的石砾,以及与储水坑连通的排水组件;

4、盖板上开设有多个与集水坑内腔连通的进水孔,盖板上预埋有防水套管。

5、优选地,排水组件包括穿设在防水套管中的排水管、设置在集水坑外的水泵、设置在储水坑内的液位传感器;

6、排水管的一端与水泵连通,排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储水坑中,并在管口安装过滤网。

7、优选地,盖板为预制混凝土pc盖板。

8、优选地,盖板完全覆盖储水坑。

9、优选地,排水管为不锈钢管。

10、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中,在集水坑底部下挖储水坑,地下水优先进入储水坑中,同时在排水结构的作用下,储水坑中的积水维持在一定水位以下,保证集水坑中不存在地下水积水的现象,从而不影响集水坑中垫层和防水层的正常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储水坑的底部铺设石砾可以过滤杂质;盖板上开设有多个与集水坑内腔连通的进水孔,集水坑中若有施工用水或者雨水时,集水坑中的水可以通过进水孔进入储水坑中,从而不影响集水坑的施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水坑下储水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集水坑(1)底部的储水坑(2)、设置在储水坑(2)顶部的盖板(3)和铺设在储水坑(2)的底部的石砾(4),以及与储水坑(2)连通的排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坑下储水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为预制混凝土PC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坑下储水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完全覆盖储水坑(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坑下储水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5)为不锈钢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水坑下储水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集水坑(1)底部的储水坑(2)、设置在储水坑(2)顶部的盖板(3)和铺设在储水坑(2)的底部的石砾(4),以及与储水坑(2)连通的排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水坑下储水坑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团李洋贠锋姚小鹏翁翕杨洵马伟力王军强冯高伟伊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