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目标识别定位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远距离目标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发展,基于激光雷达的雷视融合的路口车辆感知算法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交通路口场景中。对道路上目标的感知可以帮助信号灯控制系统根据道路上车辆的位置、数量、速度等信息更精确地控制信号灯的变化;也可以分析路口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增强交通合理性;还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和处理交通事故、拥堵等问题,进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等。
2、基于激光雷达的雷视融合感知目标的能力虽然比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雷视融合更加丰富和准确,但是其感知范围局限、距离较近,这是因为激光雷视融合需要将雷达感知的目标和摄像头感知的目标进行匹配,其距离依赖于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视野范围,距离激光雷达越远,扫描的点云越稀疏,故激光雷达目标感知算法对远距离的目标无法感知。
3、通过在道路侧不同距离增加雷视融合感知设备可以弥补其远距离感知不足的问题,但是增加了更多成本,设备之间对同步性、一致性要求更高,设备之间通信也容易产生延迟和割裂。
4、综上,如何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距离目标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占比区域为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高度和角度信息计算的所述目标的检测框的下边框到车身的区域占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待定区域的像素点坐标进行透视变换,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稀疏点云进行筛选,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筛选后稀疏点云的经纬度坐标,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距离目标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占比区域为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的高度和角度信息计算的所述目标的检测框的下边框到车身的区域占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待定区域的像素点坐标进行透视变换,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稀疏点云进行筛选,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筛选后稀疏点云的经纬度坐标,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添杰,张浩翀,王国顺,刘贺,刘浩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