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耦合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631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耦合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系统中的空气压缩装置、空气冷却装置、气液储存装置的空气侧通过空气储能管路依次连通,气液储存装置、空气干燥装置、空气加热装置、空气膨胀装置的空气侧通过空气释能管路依次连通,低温蓄热罐、空气冷却装置、高温蓄热罐、空气加热装置的蓄热介质侧通过蓄热管路依次连通,形成闭式循环,气液储存装置、水轮机、蓄水池、水泵通过水管路依次连通,形成闭式循环。系统工作过程分为储能过程和释能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消除了压缩空气储能中的节流损失,大幅减小储气容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具体涉及一种气液耦合储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规模均得到大幅提升。风能、太阳能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和非周期性的特征,造成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不稳定,从而对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储能技术具有“削峰填谷”和平衡电力负荷的功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的重要保障。

2、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大容量、长时间、低成本等优点,目前已建成1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在建设30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压缩空气储能通常采用固定容积储气装置,如盐穴、矿井、金属容器等。释能过程中,压缩空气不断流出,储气体积不变,储气压力不断下降,直至释能结束。因此,空气膨胀装置处于进气压力不断下降的变工况,装置运行效率较低。为解决该问题,现有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常在空气膨胀装置的入口设置节流稳压装置,通过预先减压实现空气膨胀装置的恒压运行,但也带来了较大的节流损失。为提高储能容量、减小节流损失,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通常选用超大容积的储气装置,如某6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储气容积为22万立方米。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耦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装置(1)、空气冷却装置(2)、气液储存装置(3)、空气干燥装置(4)、空气加热装置(5)、空气膨胀装置(6)、低温蓄热罐(7)、高温蓄热罐(8)、水轮机(9)以及供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耦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蓄水池(10)和水泵(11),水泵(11)的入口与蓄水池(10)的出水口连接,蓄水池(10)的入水口与水轮机(9)的出水口连接,水泵(11)的出口与气液储存装置(3)的进水口连接,水泵(11)的出口设有所述关断阀,蓄水池(10)的进水口作为供水装置的进水口,水泵(11)的出水口作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耦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压缩装置(1)、空气冷却装置(2)、气液储存装置(3)、空气干燥装置(4)、空气加热装置(5)、空气膨胀装置(6)、低温蓄热罐(7)、高温蓄热罐(8)、水轮机(9)以及供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耦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蓄水池(10)和水泵(11),水泵(11)的入口与蓄水池(10)的出水口连接,蓄水池(10)的入水口与水轮机(9)的出水口连接,水泵(11)的出口与气液储存装置(3)的进水口连接,水泵(11)的出口设有所述关断阀,蓄水池(10)的进水口作为供水装置的进水口,水泵(11)的出水口作为供水装置的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耦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压缩装置(1)设置一级以上,每级空气压缩装置(1)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空气冷却装置(2),所有空气冷却装置(2)的蓄热介质侧均介入蓄热管路(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耦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膨胀装置(6)设置一级以上,每级空气膨胀装置(6)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空气加热装置(5),所有空气加热装置(5)的蓄热介质侧均介入蓄热管路(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耦合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气液储存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刚李文杰周飞王海涛蒙毅车宏伟李楠李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