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_技高网

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6288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从客户端远程登录目标机;通过客户端下载待安系统介质的ISO文件和安装配置文件到目标机;解压得到Kernel文件和Initrd镜像,根据预定启动加载流程修改Initrd镜像中的init启动程序;调用目标机原内核,将Kernel和Initrd加载到目标机物理内存,以Initrd中的内核为新内核,将当前执行流程切换至新内核;初始化新内核,加载修改后的init启动程序安装系统,通过传入参数方法将配置参数传入根文件系统中的init启动程序。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配置复杂网络协议,操作更简单,可以批量系统重置,降低分布式系统运行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系统管理,具体涉及一种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支持快速部署新系统,特别适用于需要频繁调整配置的场景,如边缘云计算、虚拟化环境制作等。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工业自动化到云计算,从物联网到人工智能。在这个过程中,操作系统的配置变得异常重要。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环境和配置,因此操作系统的调整和重置成为了常见的需求。边缘云环境通常具有有限的资源,因此需要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不同任务需要不同配置的操作系统,因此应该能够灵活地切换和调整系统配置,避免资源浪费。

2、传统的操作系统重置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通过外部介质重新安装系统,例如使用u盘、光驱等介质,将系统重新安装,从而达到重置的目的;二是利用备用设备保存系统快照,当需要重置时,将备用设备中的快照恢复到主机磁盘上,从而实现系统还原。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应用。第一种方法,如图1所示,即通过外部介质重新安装系统,虽然可以实现系统的重置,但需要人工干预,且操作繁琐。特别是对于远程维护而言,需要人员实际到达物理机器前进行操作,不仅增加了维护的成本,也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场景。此外,在边缘云环境中,可能需要快速部署新的操作系统配置以满足不同任务的需求。操作系统重置方法应该能够实现快速部署,而不需要长时间的重启和安装过程。而现有技术的这种方法往往需要重启机器,进入安装界面,启动安装程序,操作过程较为耗时,无法满足快速部署的需求。边缘云环境通常分布在地理上分散的位置,需要支持远程维护和管理。操作系统的重置方法应该能够通过网络远程进行,无需人员实际到达物理机器前进行操作,从而降低维护成本。第二种方法,即利用备用设备保存系统快照,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需要物理操作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需要预先分配额外的磁盘空间来存储快照,这可能会浪费资源。其次,一旦系统配置发生变化,快照可能会失效,无法适应新的需求。此外,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恢复到备份时的状态,无法实现灵活的切换和调整。此外,还有一种基于pxe(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协议的方法,可以通过局域网来进行无盘的远程重置。然而,这种方法需要预先配置pxe网络安装环境,需要特定的网络和服务器支持,且仅适用于局域网内部,无法实现跨互联网的远程重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系统克服了传统的系统重置方法存在操作繁琐、物理操作限制、网络配置困难等问题,更适用于分布式边缘云环境中对操作系统的配置和重置要求更高的场景,可以实现更加灵活、高效的操作系统重置。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通过远程连接工具从云客户端远程登录作为目标机的边缘设备;

4、s2,通过云客户端下载待安装操作系统介质的iso文件和安装配置文件到目标机;

5、s3,通过云客户端远程解压iso文件得到kernel文件和initrd镜像,根据预定的启动加载流程对initrd镜像中的init启动程序进行修改;

6、所述预定的启动加载流程是指首先在目标机的物理内存或非系统盘中创建基于安装操作系统介质的iso文件和安装配置文件的根文件系统,待操作系统开始安装时再基于根文件系统中的init启动程序对操作系统进行安装;

7、s4,调用目标机的原操作系统的内核,将步骤s3中的kernel文件和initrd镜像加载到目标机的物理内存中,以initrd镜像中的内核作为新内核,将目标机当前执行流程切换至新内核;

8、s5,对新内核进行初始化,加载步骤s3中的修改后的init启动程序对操作系统进行安装,同时通过传入参数的方法将安装配置文件的配置参数传入根文件系统中的init启动程序;

9、s6,待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重启目标机。

10、在步骤s1中,所述远程连接工具包括ssh或telnet。

11、在步骤s2中,所述安装配置文件包括用户名、密码、磁盘分区信息、主机名和ip地址。

12、一种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系统,包括:

13、文件下载模块:用于从云客户端远程下载待安装操作系统介质的iso文件和安装配置文件到作为目标机的边缘设备上,并将iso文件解压缩得到kernel文件和initrd镜像;

14、流程修改模块:用于在云客户端根据预定的启动加载流程对文件下载模块解压缩得到的initrd镜像中的init启动程序进行修改;

15、所述预定的启动加载流程是指首先在目标机的物理内存或非系统盘中创建基于安装操作系统介质的iso文件和安装配置文件的根文件系统,待操作系统开始安装时再基于根文件系统中的init启动程序对操作系统进行安装;

16、内核执行模块:用于在云客户端调用目标机的原操作系统的内核,将文件下载模块解压缩得到的kernel文件和initrd镜像加载到目标机的物理内存中,并以initrd镜像中的内核作为新内核,将目标机当前执行流程切换至新内核;

17、系统安装模块:用于在云客户端对内核执行模块切换后的新内核进行初始化,并加载流程修改模块中的修改后的init启动程序对操作系统进行安装,同时通过传入参数的方法将安装配置文件的配置参数传入根文件系统中的init启动程序;

18、重启模块:用于在云客户端待目标机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重启目标机。

19、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2、1.内存中的临时安装系统:在现有系统环境下,将安装介质中的关键数据解析并放入内存中,构建一个临时安装系统。这个系统在内存中运行,无需重启机器进入安装介质,从而避免了对外部存储介质的依赖和人工操作,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还支持跨互联网远程安装,避免了复杂网络配置的问题。同时,这个内存中的临时安装系统具备足够的功能来进行系统安装和配置。这样不用重新启动系统,避免了bios加载系统自检等步骤,加速了安装进程,并且内存中的关键数据可以保留,减少了应用程序、网络初始化的时间;

23、2.内核切换启动:为了实现内存中临时安装系统的启动,本申请利用内核的切换功能,将当前系统的执行流切换到新内核的执行入口,突破了传统安装方法的限制;

24、3.本申请可以适用于不同的linux发行版本,例如centos、ubuntu、debian等,都可以用这种办法进行重置安装。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远程连接工具包括SSH或Telne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安装配置文件包括用户名、密码、磁盘分区信息、主机名和IP地址。

4.一种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5.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远程连接工具包括ssh或telne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安装配置文件包括用户名、密码、磁盘分区信息、主机名和ip地址。

4.一种边缘云分布式远程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威邬秦超王晓飞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派欧云计算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