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焦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624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09
本公开提供一种长焦光学系统,涉及光学成像的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从长焦光学系统的物侧至长焦光学系统的像侧依次设置的反射镜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其中,第三透镜为超透镜,其余透镜为折射透镜;第一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均具有正光焦度;反射镜组射出的光束能够在经过第一透镜后进行第一次成像且成像于第一次成像面,并且第二透镜配置为:第一次成像面位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时具有正光焦度;或者,第一次成像面位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时具有负光焦度。采用同轴反射式折超混合的形式极大缩短了长焦光学系统的尺寸,并利用超透镜对该系统进行像差校正,保证了成像质量的同时使系统整体更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光学成像的,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长焦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1、用于空间成像的星载红外探测器基本都是大口径的长焦光学系统,由于是搭配在卫星或者火箭上,因此对于光学系统的整体体积和重量则有着很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同轴反射式的光学结构用在长焦系统中,以很好地降低大口径的长焦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减轻系统的负担。

2、对于同轴反射的大口径长焦系统来说,主要包括主次镜和校正镜组。由于主次镜的结构为常规的卡塞格林式结构,其视场角通常不超过1°,想要增大视场角势必会产生像差,因此需要校正系统来保证增大视场角的情况下还能消除像差,以提高成像质量。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不断减少主次镜的重量和体积来减轻光学系统的重量和体积,而当主次镜的重量和体积减轻至极致后,能够在体积和重量上有所突破的就是校正系统。

3、因此,如何在保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校正系统的体积和重量,使得整个光学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减小是目前亟需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长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成像面(6)、所述第二透镜(3)、所述第三透镜(4)以及所述第四透镜(5)之间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时,所述第一次成像面(6)、所述第二透镜(3)、所述第三透镜(4)以及所述第四透镜(5)之间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时,所述第一次成像面(6)、所述第二透镜(3)、所述第三透镜(4)以及所述第四透镜(5)之间满足:p>

5.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成像面(6)、所述第二透镜(3)、所述第三透镜(4)以及所述第四透镜(5)之间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时,所述第一次成像面(6)、所述第二透镜(3)、所述第三透镜(4)以及所述第四透镜(5)之间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时,所述第一次成像面(6)、所述第二透镜(3)、所述第三透镜(4)以及所述第四透镜(5)之间满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组(1)射出的光束在经过所述第一透镜(2)进行第一次成像后,经过所述第三透镜(4)和第四透镜(5)进行第二次成像且成像于第二次成像面(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焦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次成像面(6)的中心到第二次成像面(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宇林合山郝成龙谭凤泽朱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迈塔兰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