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5960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56
本技术属于冷却塔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包括分流盒和分流底板,分流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穿孔;分流底板的数量为多组,多组分流底板沿分流盒的长度方向依次叠合设置在分流盒的出水端,相邻两组分流底板之间设置有过水流道;分流底板上设置有分流槽,多组分流槽沿分流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过水流道靠近分流盒的端部设置有光滑引导面,光滑引导面成型在过水流道的输入端。多组分流槽结构能够对水体进行有效分割,分流槽沿水体流动朝向设置,水体循环时间与传统散热填料的水体循环时间相近,且通过光滑引导面的疏导,水体能够及时分散至多组分流槽中,有利于提高分流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冷却塔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


技术介绍

1、冷却塔是一种以水为循环冷却剂,从系统中吸收热量并排放至大气中,从而降低塔内空气温度,制造可循环使用的冷却水的设备,而新型散水填料是冷却塔最重要的部分,它的效率高低,取决于冷却水与空气在填料中充分接触的程度。

2、例如,申请号为:cn202020140506.3,名称为一种高效收水散热的冷却塔填料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收水散热的冷却塔填料,属于薄膜式填料
;其具有多个平行设置的填料片单元的结构,平行设置的相邻两所述填料片单元之间相互粘结形成一体;填料片单元包括分别设于其顶端及底端的两凹凸分水缘、均布设置其表面的的若干凸起和均匀间隔设置其表面的球形凸缘组排,两两球形凸缘组排之间形成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上设有球形凹陷组排;凹凸分水缘的高度介于凸起及球形凸缘组排的高度之间。本技术采用改进型的点滴式水膜结构,具有散热比表面积大、水膜更均匀、通风阻力小及收水效果佳等特点”。

3、由上述内容可得:传统的散热填料沿水平方向铺展后堆叠成型,水体沿散热填料铺展方向流动,通过多组交错设置的流道配合凸起的引导块使水体在移动过程中与填料充分换热;这样的结构就导致水体的流速大幅下降,水体即使实现高效换热,也会答复延长单次水体循环时间,如此,操作人员必须增加足够的水体量来配合该循环时间,导致冷却塔的工作成本增加,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塔填料通过多组交错设置的流道配合凸起的引导块使水体在移动过程中与填料充分换热;这样的结构就导致水体的流速大幅下降,操作人员必须增加足够的水体量来配合该循环时间,导致冷却塔的工作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包括分流盒和分流底板,所述分流盒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分流底板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分流底板沿所述分流盒的长度方向依次叠合设置在所述分流盒的出水端,相邻两组所述分流底板之间设置有过水流道;所述分流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分割水体的分流槽,所述分流槽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分流槽沿所述分流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过水流道靠近所述分流盒的端部设置有光滑引导面,所述光滑引导面成型在所述过水流道的输入端。

3、可选地,所述分流底板的截面成v字形状结构设置,多组所述分流底板沿其收窄方向依次叠合设置,所述过水流道呈v字形状结构设置,所述过水流道沿重力方向由上至下设置在相邻两组所述分流底板之间。

4、可选地,分流底板包括叠合座、分流板和接水板,所述接水板和所述分流板分别设置在叠合座的两端,所述光滑引导面成型在所述接水板上,所述分流板的两端对称成型有所述分流槽,所述分流槽和过水流道的延伸路径一致。

5、可选地,所述分流底板上设置有卡接孔和卡接套,相邻两组所述分流底板通过卡接套和卡接孔叠合卡接适配;其中,所述卡接孔设置有底壁,当所述卡接套的端部与所述卡接孔的底壁抵接时,两组所述分流底板之间留存有间隙以形成所述过水流道。

6、可选地,所述卡接孔的底壁和所述卡接套的端部通过胶粘接固定。

7、可选地,相邻两组所述分流底板中,一组所述分流底板上的卡接套与另一组所述分流底板上的卡接孔的数量相等。

8、可选地,卡接套和所述卡接孔的截面均呈锥形状结构设置,所述卡接套与所述卡接孔过盈卡接适配。

9、可选地,所述分流槽的界面呈锥形状结构设置。

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水体从分流盒的穿孔输出至过水流道中,水体先与光滑引导面接触后,再分别进入多组分流槽,多组所述分流槽将过水流道中的水体进行分割变量;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塔填料通过多组交错设置的流道配合凸起的引导块使水体在移动过程中与填料充分换热;这样的结构就导致水体的流速大幅下降,操作人员必须增加足够的水体量来配合该循环时间,导致冷却塔的工作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在分流盒的水体输出端叠合成型为用于分流水体的填料,多组分流槽结构能够对水体进行有效分割的同时,分流底板是沿分流盒的长度方向叠设,分流槽沿水体流动朝向设置,如此,水体流速下降幅度较小,水体循环时间与传统散热填料的水体循环时间相近,节省冷却塔的工作成本。

11、另外,光滑引导面作为过水流道中首先接触水体的端面,通过光滑引导面的疏导,水体能够及时分散至多组分流槽中,进而防止水体在进入过水流道时,全数由进水点附近的分流槽进行分流,有利于提高分流效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底板的截面成V字形状结构设置,多组所述分流底板沿其收窄方向依次叠合设置,所述过水流道呈V字形状结构设置,所述过水流道沿重力方向由上至下设置在相邻两组所述分流底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流底板包括叠合座、分流板和接水板,所述接水板和所述分流板分别设置在叠合座的两端,所述光滑引导面成型在所述接水板上,所述分流板的两端对称成型有所述分流槽,所述分流槽和过水流道的延伸路径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底板上设置有卡接孔和卡接套,相邻两组所述分流底板通过卡接套和卡接孔叠合卡接适配;其中,所述卡接孔设置有底壁,当所述卡接套的端部与所述卡接孔的底壁抵接时,两组所述分流底板之间留存有间隙以形成所述过水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孔的底壁和所述卡接套的端部通过胶粘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分流底板中,一组所述分流底板上的卡接套与另一组所述分流底板上的卡接孔的数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接套和所述卡接孔的截面均呈锥形状结构设置,所述卡接套与所述卡接孔过盈卡接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槽的界面呈锥形状结构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底板的截面成v字形状结构设置,多组所述分流底板沿其收窄方向依次叠合设置,所述过水流道呈v字形状结构设置,所述过水流道沿重力方向由上至下设置在相邻两组所述分流底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流底板包括叠合座、分流板和接水板,所述接水板和所述分流板分别设置在叠合座的两端,所述光滑引导面成型在所述接水板上,所述分流板的两端对称成型有所述分流槽,所述分流槽和过水流道的延伸路径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塔变流量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底板上设置有卡接孔和卡接套,相邻两组所述分流底板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毅斌任红卫刘伟谭金元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空研冷却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