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93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包括呈T型连接的手柄和连接部,所述手柄的一端外壁安装有防滑的握持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安装有可翻转折叠收纳的挖土覆土机构,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安装有去皮机构;将用于削皮的去皮机构和用于挖土覆土的挖土覆土机构进行结合为一体,并对去皮机构中去皮斧和锄头的尺寸、手柄的长度进行限制,使用起来更加顺手、便捷,降低了挖土过程中易把茯苓挖坏的风险,不需要工人频繁的来回更换去皮斧和锄头两种农具,在不使用时,可将挖铲进行180°的折叠收纳,并通过旋转螺纹套,将去皮机构取下,实现小巧和便于携带的目的,并降低了挖铲的尖端部误伤人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茯苓种植,具体为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


技术介绍

1、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茯苓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几乎存在于80%的药方中。茯苓为具有一定硬度和韧性的菌核组成,表面为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皮壳状,表面粗糙且厚薄不均,有瘤状皱缩;内部白色,由无数较松软的菌丝组成肉质部分。

2、松树伐蔸或椴木就地栽培茯苓是传统的茯苓栽培方法。在茯苓接种覆土后,需要查看多次菌丝生长情况。15天左右第一次查看菌丝的成活率,一般是人工用斧头斧头再次削开树皮查看。约30天-40天左右,菌丝会沿伐蔸树根逐步往下生长,并来回延伸,菌料逐步布满菌丝变色。9月-10月菌丝进入一个快速生长的时期,及时到菌场查看,如菌袋出现外露的情况,就要及时进行第三次覆土,避免土裂情况出现,到了第二年的3月-4月,气温回升,茯苓生长将进入一个快速成熟生长期,要再次去菌场查看,进行第四次覆土,所以覆土工序要高度重视。

3、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2022524396.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松树伐蔸种植茯苓所使用的去皮工具,包括有相互连接的手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呈T型连接的手柄(1)和连接部(3),所述手柄(1)的一端外壁安装有防滑的握持部(2),所述连接部(3)的一端安装有可翻转折叠收纳的挖土覆土机构(4),所述连接部(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6)可拆卸安装有去皮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板(51)上的气缸(58),所述气缸(58)的活塞杆一端连接有冂型的推杆(59),所述推杆(59)的端部设置为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呈t型连接的手柄(1)和连接部(3),所述手柄(1)的一端外壁安装有防滑的握持部(2),所述连接部(3)的一端安装有可翻转折叠收纳的挖土覆土机构(4),所述连接部(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6)可拆卸安装有去皮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板(51)上的气缸(58),所述气缸(58)的活塞杆一端连接有冂型的推杆(59),所述推杆(59)的端部设置为球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52)的一侧连接有支撑块(56),所述支撑块(56)的一端开设有插槽(57),所述安装板(51)的一侧开设有环形的支撑槽(514),所述支撑块(56)活动安装在支撑槽(51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1)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支撑槽(514)连通的两个贯穿孔(511),所述贯穿孔(5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堵头(510),所述堵头(510)与冂型的推杆(59)的端部对齐设置,所述堵头(510)插接于插槽(57)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查看茯苓菌丝生长情况及覆土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511)的内壁上靠近支撑槽(514)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512),所述安装槽(512)的内部连接有弹簧(513),所述堵头(510)的侧部连接有压板(5102),所述弹簧(513)的一端连接在压板(510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涛狄岚郭捷华小菊闵露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