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916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及空调器。离心风叶包括多个叶片,相邻两个所述叶片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沿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方向,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减速流道和加速流道,所述减速流道的平均流速变化比Vbb:Vaa的数值范围为[0.95,1];和/或,所述加速流道的平均流速变化比Vcc:Vbb的数值范围为[1.7,1.9]。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及空调器,通过合理设置气体流道的尺寸及其流速变化比,使得气体在流经气体流道时先减速后加速,在降低进口冲击损失的同时,合理设置气体的减速过程和加速过程的流速变化,降低气体分离损失,从而降低离心风机的能耗,还能够降低由于气体分离损失而产生的噪音,提升离心风机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用户对空调器性能的要求不断攀升,产品逐渐向小型化、大冷量及高静压的趋势发展,风机在受限结构下,随着风量需求的增加,往往伴随着功率消耗的大幅增长以及强烈的噪声辐射,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在离心风机工作过程中,气流折转角度较大,通常面临较大的进口冲击损失与叶型分离损失。要降低进口冲击损失,需要匹配较小的叶片进口安装角,但是会造成叶片进口段的减速流道区域以及平均流速减速比偏大,使得后续加速流道偏短,气流在叶片出口处无法获得较大的加速,还会产生较大的分离损失,造成离心风机的能耗增加,并且还存在恶化噪声而造成噪音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心风机能耗高且噪音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合理设计气体流道以使气流在叶片之间的气体流道时分离损失减小以降低能耗及噪音的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2、一种离心风叶,包括多个叶片,相邻两个所述叶片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沿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方向,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减速流道和加速流道,所述减速流道的平均流速变化比vbb:vaa的数值范围为[0.95,1]其中,vaa为所述减速流道的入口流速,vbb为所述减速流道的出口流速;和/或,所述加速流道的平均流速变化比vcc:vbb的数值范围为[1.7,1.9],其中,vcc为所述加速流道的入口流速,vbb为所述减速流道的出口流速。

3、所述叶片具有吸力面和压力面,所述压力面的进口安装角β压力进口大于所述吸力面的进口安装角β吸力进口。

4、所述压力面的进口安装角β压力进口与所述吸力面的进口安装角β吸力进口的差值范围为[2°,5°]。

5、所述叶片具有吸力面和压力面,所述压力面的出口安装角β压力出口大于所述吸力面的出口安装角β吸力出口。

6、所述压力面的出口安装角β压力出口与所述吸力面的出口安装角β吸力出口的差值范围为[5°,8°]。

7、沿所述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所述离心风叶包括第一风叶部和第二风叶部,所述第一风叶部的叶片与所述第二风叶部的叶片错位设置,且相互错位的两个所述叶片所对应的圆心角δ与所述气流通道所对应的圆心角θ的比值范围为[0.25,0.75]。

8、一种离心风机,包括上述的离心风叶。

9、所述离心风机还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包括沿所述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盖板、围板和后盖板,且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围板的联机位置处和/或所述后盖板和所述围板的连接位置处形成有旋切结构。

10、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围板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倒斜角,所述倒斜角构成所述旋切结构;和/或,所述后盖板和所述围板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倒斜角,所述倒斜角构成所述旋切结构。

11、所述倒斜角所在平面与所述前盖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和/或所述倒斜角所在平面与所述后盖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范围为[45°,65°];和/或,所述倒斜角的宽度h的数值范围为[20mm,40mm]。

12、沿所述离心风叶的转动方向,所述蜗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平面段、过渡段和扩压段,所述旋切结构设置于所述过渡段上。

13、所述旋切结构的一端位于所述平面段和所述过渡段的连接位置,另一端位于所述过渡段和所述扩压段的连接位置。

14、所述离心风机还包括隔舌,所述隔舌的隔舌安放角α1的角度范围为[10°,20°];和/或,所述蜗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扩散角α2的角度范围为[20°,30°];和/或,所述蜗壳具有扩压段,所述扩压段的一端构成所述蜗壳的出风口,且所述扩压段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α3的数值范围为[5°,15°]。

15、所述离心风叶与所述蜗壳之间的最小径向间距t的数值范围为[6mm,12mm]。

16、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离心风叶或上述的离心风机。

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及空调器,通过合理设置气体流道的尺寸及其流速变化比,使得气体在流经气体流道时先减速后加速,在降低进口冲击损失的同时,合理设置气体的减速过程和加速过程的流速变化,降低气体分离损失,从而降低离心风机的能耗,还能够降低由于气体分离损失而产生的噪音,提升离心风机的舒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叶片(1),相邻两个所述叶片(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11),沿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方向,所述气流通道(11)包括依次连通的减速流道(12)和加速流道(13),所述减速流道(12)的平均流速变化比Vbb:Vaa的数值范围为[0.95,1],其中,Vaa为所述减速流道(12)的入口流速,Vbb为所述减速流道(12)的出口流速;和/或,所述加速流道(13)的平均流速变化比Vcc:Vbb的数值范围为[1.7,1.9],其中,Vcc为所述加速流道(13)的入口流速,Vbb为所述减速流道(12)的出口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具有吸力面(14)和压力面(15),所述压力面(15)的进口安装角β压力进口大于所述吸力面(14)的进口安装角β吸力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面(15)的进口安装角β压力进口与所述吸力面(14)的进口安装角β吸力进口的差值范围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具有吸力面(14)和压力面(15),所述压力面(15)的出口安装角β压力出口大于所述吸力面(14)的出口安装角β吸力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面(15)的出口安装角β压力出口与所述吸力面(14)的出口安装角β吸力出口的差值范围为[5°,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所述离心风叶包括第一风叶部(21)和第二风叶部(22),所述第一风叶部(21)的叶片(1)与所述第二风叶部(22)的叶片(1)错位设置,且相互错位的两个所述叶片(1)所对应的圆心角δ与所述气流通道(11)所对应的圆心角θ的比值范围为[0.25,0.75]。

7.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还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包括沿所述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盖板(31)、围板(32)和后盖板(33),且所述前盖板(31)与所述围板(32)的联机位置处和/或所述后盖板(33)和所述围板(32)的连接位置处形成有旋切结构(3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31)和所述围板(3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倒斜角,所述倒斜角构成所述旋切结构(34);和/或,所述后盖板(33)和所述围板(3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倒斜角,所述倒斜角构成所述旋切结构(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斜角所在平面与所述前盖板(3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和/或所述倒斜角所在平面与所述后盖板(33)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角度范围为[45°,65°];和/或,所述倒斜角的宽度H的数值范围为[20mm,40mm]。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离心风叶的转动方向,所述蜗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平面段(35)、过渡段(36)和扩压段(37),所述旋切结构(34)设置于所述过渡段(36)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切结构(34)的一端位于所述平面段(35)和所述过渡段(36)的连接位置,另一端位于所述过渡段(36)和所述扩压段(37)的连接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还包括隔舌(4),所述隔舌(4)的隔舌安放角α1的角度范围为[10°,20°];和/或,所述蜗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扩散角α2的角度范围为[20°,30°];和/或,所述蜗壳具有扩压段(37),所述扩压段(37)的一端构成所述蜗壳的出风口,且所述扩压段(37)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倾角α3的数值范围为[5°,15°]。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叶与所述蜗壳之间的最小径向间距t的数值范围为[6mm,12mm]。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叶或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叶片(1),相邻两个所述叶片(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11),沿所述气流通道(11)内的气流方向,所述气流通道(11)包括依次连通的减速流道(12)和加速流道(13),所述减速流道(12)的平均流速变化比vbb:vaa的数值范围为[0.95,1],其中,vaa为所述减速流道(12)的入口流速,vbb为所述减速流道(12)的出口流速;和/或,所述加速流道(13)的平均流速变化比vcc:vbb的数值范围为[1.7,1.9],其中,vcc为所述加速流道(13)的入口流速,vbb为所述减速流道(12)的出口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具有吸力面(14)和压力面(15),所述压力面(15)的进口安装角β压力进口大于所述吸力面(14)的进口安装角β吸力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面(15)的进口安装角β压力进口与所述吸力面(14)的进口安装角β吸力进口的差值范围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具有吸力面(14)和压力面(15),所述压力面(15)的出口安装角β压力出口大于所述吸力面(14)的出口安装角β吸力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面(15)的出口安装角β压力出口与所述吸力面(14)的出口安装角β吸力出口的差值范围为[5°,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离心风叶的轴线方向,所述离心风叶包括第一风叶部(21)和第二风叶部(22),所述第一风叶部(21)的叶片(1)与所述第二风叶部(22)的叶片(1)错位设置,且相互错位的两个所述叶片(1)所对应的圆心角δ与所述气流通道(11)所对应的圆心角θ的比值范围为[0.25,0.75]。

7.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还包括蜗壳,所述蜗壳包括沿所述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谌曾成夏凯向武周剑波陈森群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