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折叠轮椅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折叠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431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轮椅,其包括靠背组件、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座杆组件、座杆连杆、前车架连杆和自锁组件;所述的座杆组件、靠背组件、后车架组件和座杆连杆组成第一四边形折叠结构;所述的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前车架连杆和座杆连杆组成第二四边形折叠结构,所述的自锁组件安装在后车架组件上用于锁定靠背组件、后车架组件和座杆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各个活动组件组合形成两个可折叠四边形结构,并通过一个自锁组件控制整个轮椅的折叠,大幅度简化了折叠的结构,通过操控一个自锁组件就能实现整个轮椅的折叠,使用也更加简单省力,而且折叠后的轮椅,其高度只有原来的一半,大幅度减小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椅的,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轮椅


技术介绍

1、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等组件。

2、轮椅的体积一般比较大,通常采用折叠的方式使其体积减少,以方便储存。现有的折叠式轮椅支架结构设计得较为复杂,折叠的动作较多,操作繁琐,因而,对于一些行动不便或者年龄较大的人来说,折叠这些轮椅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因此,现有的折叠轮椅在一定程度上给这些行动不便的人带来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稳固,使用安全,折叠操作简单方便的可折叠轮椅。

2、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3、一种可折叠轮椅,其包括靠背组件、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座杆组件、座杆连杆、前车架连杆和自锁组件;所述座杆组件的后端与靠背组件的中部铰接,后车架组件的上端与靠背组件的下端部铰接,座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座杆组件的前部和后车架组件的上部铰接,所述的座杆组件、靠背组件、后车架组件和座杆连杆组成第一四边形折叠结构;所述前车架组件的后端与后车架组件上部铰接,前车架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座杆连杆的中部和前车架组件的前部铰接,所述的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前车架连杆和座杆连杆组成第二四边形折叠结构,所述的自锁组件安装在后车架组件上用于锁定靠背组件、后车架组件和座杆连杆。

4、优选地,所述的靠背组件和座杆组件均为u型管,后车架组件为h型管;后车架组件上端与靠背组件下端之间设有两个第一铰接部,所述的自锁组件设于两个第一铰接部之间。

5、优选地,所述的自锁组件包括解锁拉杆、锁定挂钩,扭簧和限位销,所述解锁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锁定挂钩与两个第一铰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的锁定挂钩包括转动件和挂钩,转动件通过扭簧与第一铰接部转动连接,转动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销从第一铰接部外侧穿过第一铰接部与限位槽配合,挂钩下方与座杆连杆上的锁定凸台配合。

6、优选地,所述的靠背组件的上部连接有扶手组件,扶手组件与后端通过转动自锁件与靠背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的扶手组件与座杆组件平行设置。

7、优选地,所述的前车架组件的前端安装前轮组件,前车架组件的尾部安装后轮组件。

8、优选地,所述的前车架组件的前端可折叠连接脚踏组件。

9、优选地,所述的前车架组件为u型管,前车架组件的两平行管之间设有连杆转轴,所述的前车架连杆与连杆转轴固定连接,连杆转轴与前车架组件的两平行管转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后车架组件的内侧设有第二铰接部,前车架组件的后端和座杆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部与后车架组件连接。

11、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2、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活动组件组合形成两个可折叠四边形结构,并通过一个自锁组件控制整个轮椅的折叠,大幅度简化了折叠的结构,通过操控一个自锁组件就能实现整个轮椅的折叠,使用也更加简单省力,而且折叠后的轮椅,其高度只有原来的一半,大幅度减小占用的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靠背组件、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座杆组件、座杆连杆、前车架连杆和自锁组件;所述座杆组件的后端与靠背组件的中部铰接,后车架组件的上端与靠背组件的下端部铰接,座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座杆组件的前部和后车架组件的上部铰接,所述的座杆组件、靠背组件、后车架组件和座杆连杆组成第一四边形折叠结构;所述前车架组件的后端与后车架组件上部铰接,前车架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座杆连杆的中部和前车架组件的前部铰接,所述的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前车架连杆和座杆连杆组成第二四边形折叠结构,所述的自锁组件安装在后车架组件上用于锁定靠背组件、后车架组件和座杆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组件和座杆组件均为U型管,后车架组件为H型管;后车架组件上端与靠背组件下端之间设有两个第一铰接部,所述的自锁组件设于两个第一铰接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锁组件包括解锁拉杆、锁定挂钩,扭簧和限位销,所述解锁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锁定挂钩与两个第一铰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的锁定挂钩包括转动件和挂钩,转动件通过扭簧与第一铰接部转动连接,转动件上设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销从第一铰接部外侧穿过第一铰接部与限位槽配合,挂钩下方与座杆连杆上的锁定凸台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组件的上部连接有扶手组件,扶手组件与后端通过转动自锁件与靠背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的扶手组件与座杆组件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架组件的前端安装前轮组件,前车架组件的尾部安装后轮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架组件的前端可折叠连接脚踏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车架组件为U型管,前车架组件的两平行管之间设有连杆转轴,所述的前车架连杆与连杆转轴固定连接,连杆转轴与前车架组件的两平行管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组件的内侧设有第二铰接部,前车架组件的后端和座杆连杆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部与后车架组件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靠背组件、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座杆组件、座杆连杆、前车架连杆和自锁组件;所述座杆组件的后端与靠背组件的中部铰接,后车架组件的上端与靠背组件的下端部铰接,座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座杆组件的前部和后车架组件的上部铰接,所述的座杆组件、靠背组件、后车架组件和座杆连杆组成第一四边形折叠结构;所述前车架组件的后端与后车架组件上部铰接,前车架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座杆连杆的中部和前车架组件的前部铰接,所述的前车架组件、后车架组件、前车架连杆和座杆连杆组成第二四边形折叠结构,所述的自锁组件安装在后车架组件上用于锁定靠背组件、后车架组件和座杆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组件和座杆组件均为u型管,后车架组件为h型管;后车架组件上端与靠背组件下端之间设有两个第一铰接部,所述的自锁组件设于两个第一铰接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锁组件包括解锁拉杆、锁定挂钩,扭簧和限位销,所述解锁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锁定挂钩与两个第一铰接部转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孟军陈灿赵玉龙王日新
申请(专利权)人:伊凯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