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耐磨高压复合软管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5249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复合软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耐磨高压复合软管及其生产方法。其包括耐磨复合芯层、减震缓冲层、承压层、复合物内护层以及橡胶外护层;耐磨复合芯层由HNBR基体橡胶制成,根据配比组分差异,其由内至外依次为耐磨内胶层、黄色预警层和红色极限层,耐磨复合芯层的外部设置芳纶缠绕层,或者耐磨复合芯层内部各层之间设置芳纶缠绕布;减震缓冲层为多层涤纶或锦纶丝纤维布;承压层采用多层钢丝或复合材料编织布缠绕成型,其层间具有中胶粘合层;复合物内护层为多层浸胶复合材料织布。该复合软管具有多层级的耐磨内芯,抗磨损性能强并便于监测识别磨损情况且通过多层增强承压结构提高抗高压性能,特别适用于油井压裂技术使用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软管,具体的讲涉及一种超耐磨高压复合软管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石油钻采、化工、油气等输送用管道多为钢材管道或玻璃钢等硬质管道,不但重量重、造价高,而且连接不便,稳定性差,为克服以上这些问题,重量轻、柔韧性好、耐腐蚀的橡胶软管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钻采技术,特别是压裂技术的迅猛发展,油井现场应用的管道需要满足超高压、高流速、高耐磨等严苛使用条件,就目前来讲,增强橡胶软管的耐磨性成了复合软管使用中的卡脖子问题。

2、现有的复合胶管的管体结构一般由多层功能性聚合物膜及合成纤维织物加强层构成,内外两层螺旋金属线缠绕坚固,其综合了金属和塑料的两方面的优点,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耐腐蚀性、耐破裂性,但是并不适合油井钻采使用场景,由于现在的钻井工况正面临着地层高压力、高含硫、地质状况恶劣等因素,循环出的岩屑量大、不规则、硬度高,这对循环管线的耐磨性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同时新的压裂技术正在推广应用,连续高压力持续的泵入高磨耗支撑物质,这也要求提高压裂软管的综合性能,特别是增强耐磨性,不能因此中断作业。面对复杂的使用情况,一般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耐磨高压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复合芯层、减震缓冲层、承压层、复合物内护层以及橡胶外护层;其中,所述耐磨复合芯层由HNBR基体橡胶制成,根据配比组分差异,其由内至外依次为耐磨内胶层、黄色预警层和红色极限层,所述耐磨复合芯层的外部设置芳纶缠绕层,或者所述耐磨复合芯层内部各层之间设置芳纶缠绕布;所述减震缓冲层为多层涤纶或锦纶丝纤维布;所述承压层采用多层钢丝或复合材料编织布缠绕成型,其层间具有中胶粘合层;所述复合物内护层为多层浸胶复合材料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磨高压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耐磨复合芯层的原料及其重量份组成包括:40-50的半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耐磨高压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复合芯层、减震缓冲层、承压层、复合物内护层以及橡胶外护层;其中,所述耐磨复合芯层由hnbr基体橡胶制成,根据配比组分差异,其由内至外依次为耐磨内胶层、黄色预警层和红色极限层,所述耐磨复合芯层的外部设置芳纶缠绕层,或者所述耐磨复合芯层内部各层之间设置芳纶缠绕布;所述减震缓冲层为多层涤纶或锦纶丝纤维布;所述承压层采用多层钢丝或复合材料编织布缠绕成型,其层间具有中胶粘合层;所述复合物内护层为多层浸胶复合材料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磨高压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耐磨复合芯层的原料及其重量份组成包括:40-50的半饱和hnbr1020;3-5的葵二酸二辛脂dos;3-5的氧化锌;3-5的硬脂酸;2-4的古马隆;0.5-1.5的分散流动助剂add-212;1-3的防老剂md/rd;1-2的过氧化硫化剂二乙丙苯;3-4的促进剂;0.5-2的硫磺s-60;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锡磊刘冬玲刘锡多王书义蒋光强唐娜郭凤军多志刚张桂香梁金宝张长军李忠胜王书峰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景渤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