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对至少双轴的车辆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用于对至少双轴的车辆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5213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至少双轴的车辆的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具有:装配或能装配在车辆的第一车轴处的第一车轴单元(10)以及装配或能装配在车辆的第二车轴处的且与第一车轴单元(10)液压地分开地构造的第二车轴单元,其中,第一车轴单元(10)是双回路的第一车轴单元(10),其包括第一制动回路(12a)和第二制动回路(12b),该第一制动回路具有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第一车轮制动缸(16a)和第一出口阀(18a),该第二制动回路具有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b)、第二车轮制动缸(16b)和第二出口阀(18b),其中,第一制动回路(12a)和第二制动回路(12b)分别如此构造,使得借助于其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14b)的运行能够将制动液从所连接的制动液贮存器(20)转移到其车轮制动缸(16a、16b)中,并且能够将制动液通过其出口阀(18a、18b)从其车轮制动缸(16a、16b)排出到所连接的制动液贮存器(20)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至少双轴的车辆的制动系统。同样,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至少双轴的车辆进行制动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由现有技术、如例如de 102016208529 a1已知用于双轴的车辆的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具有分别带有两个车轮制动缸的刚好两个制动回路,其中每个车轮制动缸与相同的制动回路的其他车轮制动缸液压地连接,并且通过相应的制动系统的主制动缸来与制动系统的其他制动回路的两个另外的车轮制动缸液压地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至少双轴的车辆的制动系统以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9的特征的用于对至少双轴的车辆进行制动的方法。

2、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用于至少双轴的车辆的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具有相对而言紧凑的结构并且能够以相对低的制造成本生产。如根据下文中的说明变得明显的那样,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系统中,在相应装备有制动系统的车辆的至少两个车轴之间省去了传统的液压管路。这引起了在相应的车辆处节省相对多的结构空间。附加地,因此也使得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系统在相应的车辆处的装配变得容易。

3、如根据下文中的说明此外变得明显的那样,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系统中,能够全自动/全自主地、也就是说在没有通过驾驶员所提供的驾驶员制动力来设定该制动系统的第一车轴单元的车轮制动缸中的相应的制动压力。这也能够被称为全自动/全自主的压力调节。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系统的第一车轴单元的两个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之一的故障此外能够容易地借助于(强化地或替代地)使用两个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中的其他的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来补偿。因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系统有利地适用于使用在用于自主行驶的车辆类型中。

4、此外,通过第一车轴单元的双回路的构造方案改善了第一车轴单元的相对于在其制动回路之一处出现泄漏的稳健性。即使当在装备有该第一车轴单元的车辆的自主/自动行驶期间在第一车轴单元的两个制动回路之一处出现泄漏时,装备有该第一车轴单元的车辆也能够至少仍然转移到其可靠的停止中。

5、第一车轴单元优选是“前轴单元”。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系统中,因此能够全自动/全自主地、也就是说在没有通过相应的车辆的驾驶员所提供的驾驶员制动力的情况下来设定作为前轴-车轮制动缸使用的第一车轮制动缸中的第一制动压力以及同样作为前轴-车轮制动缸使用的第二车轮制动缸中的第二制动压力。可选地,第一车轴单元然而也能够是“后轴单元”,其具有作为后轴-车轮制动缸使用的第一车轮制动缸以及作为后轴-车轮制动缸使用的第二车轮制动缸。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车轮制动缸中的第一制动压力以及第二车轮制动缸中的第二制动压力也能够全自动/全自主地设定。

6、优选第一车轴单元如此与第二车轴单元液压地分开地构造,使得第一车轴单元和第二车轴单元最多通过至少一个信号线路和/或总线线路来彼此连接。因此,在制动系统的这里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在装备有这里所描述的制动系统的车辆的第一车轴与第二车轴之间省去了传统的液压管路。

7、在制动系统的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车轴单元的第一制动回路和第二制动回路通过具有布置在其中的解耦阀的制动回路连接管路来彼此连接,其中,制动回路连接管路的在第一制动回路处的第一通口位于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与第一车轮制动缸之间,并且制动回路连接管路的在第二制动回路处的第二通口位于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与第二车轮制动缸之间。具有制动回路连接管路的制动系统的这里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的构造方案能够实现共同使用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连同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以用于增加存在于第二车轮制动缸中的第二制动压力,以及共同使用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连同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以用于增加第一车轮制动缸中的第一制动压力。

8、作为有利的改进方案,第一制动回路还能够具有布置在制动回路连接管路的第一通口与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之间的第一止回阀,该第一止回阀如此定向,使得借助于第一止回阀来阻止沿从第一通口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的方向的制动液转移。制动系统的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而后能够利用补偿式地使用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来对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的故障作出反应,由此尽管存在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的故障仍然能够构建/增加第一车轮制动缸中的第一制动压力。作为替代方案或补充方案,第二制动回路也能够具有布置在制动回路连接管路的第二通口与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之间的第二止回阀,该第二止回阀如此定向,使得借助于第二止回阀来阻止沿从第二通口到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的方向的制动液转移。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在第一车轴单元的“非机械的”后备层级中实现第二车轮制动缸中的主动的压力构建,其方式为:借助于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来构建/增加第二车轮制动缸中的第二制动压力。这里要明确指出的是,借助于制动系统装备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这一方式引起了“非机械的”后备层级,在该后备层级中尽管存在两个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之一的故障,仍然能够通过第一车轴单元的两个车轮制动缸中的压力构建来实现相应的车辆的自主/自动的制动。

9、在制动系统的另外的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动回路具有布置在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与第一车轮制动缸之间的第一离合阀,并且/或者第二制动回路具有布置在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与第二车轮制动缸之间的第二离合阀。这能够实现第一车轴单元的两个车轮制动缸中的车轮个性化的压力调节。这也能够解释为这里所描述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系统的第一车轴单元的车轮制动缸中的车轮个性化的全自动/全自主的压力调节。然而要指出的是,第一离合阀和/或第二离合阀的用于车轮制动缸中的车轮个性化的全自动/全自主的压力调节而进行的切换通常仅对于调制、如例如esp-或abs-调节是必要的。因此,在这里所描述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系统的运行期间出现相对少的阀切换噪声。因此也称之为这里所描述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制动系统的良好的nvh特性(noisevibration harshness-charakteristik: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特性)。

10、作为另外的有利的改进方案,第一制动回路能够具有并行于第一离合阀布置的第三止回阀,该第三止回阀如此定向,使得借助于第三止回阀来阻止沿从第一车轮制动缸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的方向的制动液转移,并且/或者第二制动回路能够具有并行于第二离合阀布置的第四止回阀,该第四止回阀如此定向,使得借助于第四止回阀来阻止沿从第二车轮制动缸到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的方向的制动液转移。在制动系统的这里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第二离合阀“夹紧”到其闭合状态的情况下,第一/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能够尽管如此仍然将制动液通过第三/第四止回阀转移到第一/第二车轮制动缸中。制动系统附加地装备有第三止回阀和/或第四止回阀这一方式因此提高了相应的制动系统的安全标准。

11、以有利的方式,第一车轴单元还能够附加地包括主制动缸,车辆的制动操纵元件与该主制动缸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至少双轴的车辆的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车轴单元(10)如此与所述第二车轴单元液压地分开地构造,使得所述第一车轴单元(20)和所述第二车轴单元最多通过至少一个信号线路和/或总线线路来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车轴单元(10)的第一制动回路(12a)和第二制动回路(12b)通过具有布置在其中的解耦阀(24)的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来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的在第一制动回路(12a)处的第一通口位于所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与所述第一车轮制动缸(16a)之间,并且所述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的在第二制动回路(12b)处的第二通口位于所述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b)与所述第二车轮制动缸(16b)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制动回路(12)具有布置在所述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的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之间的第一止回阀(32a),该第一止回阀如此定向,使得借助于所述第一止回阀(32a)来阻止沿从所述第一通口到所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的方向的制动液转移,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制动回路(12b)具有布置在所述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的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b)之间的第二止回阀(32b),该第二止回阀如此定向,使得借助于所述第二止回阀(32b)来阻止沿从所述第二通口到所述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b)的方向的制动液转移。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制动回路(12a)具有布置在所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与所述第一车轮制动缸(16a)之间的第一离合阀(26a),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制动回路(12b)具有布置在所述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b)与所述第二车轮制动缸(16b)之间的第二离合阀(26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制动回路(12a)具有并行于所述第一离合阀(26a)布置的第三止回阀(34a),该第三止回阀如此定向,使得借助于所述第三止回阀(34a)来阻止沿从所述第一车轮制动缸(16a)到所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的方向的制动液转移,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制动回路(12b)具有并行于所述第二离合阀(26b)布置的第四止回阀(34b),该第四止回阀如此定向,使得借助于所述第四止回阀(34b)来阻止沿从所述第二车轮制动缸(16b)到所述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b)的方向的制动液转移。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车轴单元(10)附加地包括主制动缸(36),所述车辆的制动操纵元件(38)与该主制动缸如此连接或能连接,使得能够借助于通过所述车辆的驾驶员对制动操纵元件(38)的操纵来调整所述主制动缸(36)的对主制动缸(36)的至少一个腔室进行限定的至少一个活塞,并且其中,所述主制动缸(36)的至少一个腔室通过至少一个无阀的或配备阀的连接管路(40)来与所述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所述第一制动回路(12a)和/或所述第二制动回路(12b)液压地连接。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二车轴单元是双回路的第二车轴单元,其包括第三制动回路和第四制动回路,该第三制动回路具有第三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配属于所述第二车轴的第一车轮的第三车轮制动缸以及第三出口阀,该第四制动回路具有第四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配属于所述第二车轴的其他车轮的第四车轮制动缸以及第四出口阀,其中,所述第三制动回路和所述第四制动回路分别如此构造,使得借助于其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的运行能够将制动液从所述制动液贮存器或其他所连接的制动液贮存器转移到其车轮制动缸中,并且能够将制动液通过其出口阀从其车轮制动缸排出到所连接的制动液贮存器中。

9.用于对至少双轴的车辆进行制动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下述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增加所述第二制动压力,其方式为:借助于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的运行来将制动液从所连接的制动液贮存器(20)通过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转移到所述第二车轮制动缸(16b)中,该制动回路连接管路具有:布置在其中的且至少部分地打开地所控制的解耦阀(24);所述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的在第一制动回路(12a)处的第一通口,该第一通口位于所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与所述第一车轮制动缸(16a)之间;以及所述制动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用于至少双轴的车辆的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车轴单元(10)如此与所述第二车轴单元液压地分开地构造,使得所述第一车轴单元(20)和所述第二车轴单元最多通过至少一个信号线路和/或总线线路来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车轴单元(10)的第一制动回路(12a)和第二制动回路(12b)通过具有布置在其中的解耦阀(24)的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来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的在第一制动回路(12a)处的第一通口位于所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与所述第一车轮制动缸(16a)之间,并且所述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的在第二制动回路(12b)处的第二通口位于所述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b)与所述第二车轮制动缸(16b)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制动回路(12)具有布置在所述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的第一通口与所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之间的第一止回阀(32a),该第一止回阀如此定向,使得借助于所述第一止回阀(32a)来阻止沿从所述第一通口到所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的方向的制动液转移,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制动回路(12b)具有布置在所述制动回路连接管路(22)的第二通口与所述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b)之间的第二止回阀(32b),该第二止回阀如此定向,使得借助于所述第二止回阀(32b)来阻止沿从所述第二通口到所述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b)的方向的制动液转移。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制动回路(12a)具有布置在所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与所述第一车轮制动缸(16a)之间的第一离合阀(26a),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制动回路(12b)具有布置在所述第二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b)与所述第二车轮制动缸(16b)之间的第二离合阀(26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制动回路(12a)具有并行于所述第一离合阀(26a)布置的第三止回阀(34a),该第三止回阀如此定向,使得借助于所述第三止回阀(34a)来阻止沿从所述第一车轮制动缸(16a)到所述第一机动化的制动压力构建设备(14a)的方向的制动液转移,并且/或者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曼科普夫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