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及3D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191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及3D打印设备,该通过在支撑玻璃与离型膜之间设有离型结构,在成型平台带动成型固化层相对支撑玻璃运动时,离型结构使得离型膜与成型固化层之间的紧密性被破坏而产生间隙,进而使得成型固化层局部且逐渐全部地与离型膜分离,即使得成型固化层实现从一个局部或多个局部方式与离型膜分离,减缓离型膜与支撑玻璃之间的真空吸附作用,可有效避免成型固化层和离型模在剥离过程中受到损坏,确保成型固化层的打印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增材制造设备,尤其是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及3d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光固化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常以液态光敏树脂、光敏聚合物等材料为固化材料,将要打印3d模型划分为多个2d横截层,然后通过逐层光固化2d图案的方式构建3d实体。光固化3d打印设备成型精度高,在定制商品、医疗治具、异形机械结构等多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2、然而,现阶段的光固化3d打印设备受单层成型速度和精度的影响,达不到更高的精度和速度。3d打印设备中形成成型固化层有典型的二种,一种是自流平或刮平,另一种是采用离型膜。但是采用自流平或刮平存在精度低,速度慢的缺陷;而离型膜是一种很薄的弹性膜,不需要刮平机构和刮平时间,成型速度快,精度高,其方式是离型膜由支撑玻璃整面精密接触的方式,这就使得成型固化层与离型膜及支撑玻璃之间是真空状态,存在较大的粘结力,在离型时离型膜不能弹性形变,使成型固化层与离型膜硬脱离,容易导致成型固化层出现拉丝或形变,分离不净,无法分离等现象并限制了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成型速度和精度,影响最终打印效果。

3、为此,本技术即针对上述离型问题而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及3d打印设备,通过在支撑玻璃与离型膜之间设有离型结构(凹凸纹和透明液体),在成型平台带动成型固化层相对支撑玻璃运动时,离型结构使得离型膜与成型固化层之间的紧密性容易产生间隙,进而使得成型固化层局部且逐渐全部地与离型膜分离,即使得成型固化层实现从一个局部或多个局部方式与离型膜分离,减缓离型膜与支撑玻璃之间的真空吸附作用,可有效避免成型固化层和离型模在剥离过程中受到损坏,确保成型固化层的打印质量。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所述离型组件5包括支撑玻璃51和位于支撑玻璃51一面上且可弹性形变的离型膜52,所述支撑玻璃51与离型膜52之间设有离型结构53;所述离型组件5在打印工作状态下时,所述离型膜52远离支撑玻璃51的一面用于与成型固化层紧密接触;且成型平台3欲带动或带动成型固化层相对支撑玻璃51运动时,所述离型结构53使得离型膜52与成型固化层之间的紧密性被破坏而产生间隙,进而使得成型固化层局部且逐渐全部地与离型膜52分离。

4、如上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所述离型结构53包括设在支撑玻璃51朝向离型膜52的一面上的凹凸纹531以及填充于支撑玻璃51与离型膜52之间的透明液体532;或者所述离型结构53包括设在离型膜52朝向支撑玻璃51的一面上的凹凸纹531以及填充于支撑玻璃51与离型膜52之间的透明液体532;或者所述离型结构53包括分别设在支撑玻璃51和离型膜52相对面上的凹凸纹531以及填充于支撑玻璃51与离型膜52之间的透明液体532。

5、如上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所述凹凸纹531之凸纹的顶点5311位于透明液体532的液面上。

6、如上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所述凹凸纹531沿支撑玻璃51任一方向均匀间隔地设置。

7、如上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所述凹凸纹531随机均匀分布于支撑玻璃51上,使得相邻两所述凹凸纹531之间的密度能够支撑离型膜52平整,同时使得凹凸纹531的深度能保证透明液体532的流动性。

8、如上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所述透明液体532为水。

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上拉式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包括:

10、机架;

11、材料盛放槽1,所述材料盛放槽1位于机架上,所述材料盛放槽1底设有如上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

12、3d打印光机系统2,所述3d打印光机系统2用于产生图像并照射材料盛放槽1的材料以得到成型固化层;

13、成型平台3,所述成型平台3位于材料盛放槽1上方以用于在工作状态下附着在材料盛放槽1中的材料以光固化形成的成型固化层;

14、平台驱动机构4,所述平台驱动机构4位于机架上以用于驱使成型平台3相对材料盛放槽1升降运动,进而使得持续附着于成型平台3上的成型固化层积累形成3d构件。

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下沉式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包括:

16、机架;

17、材料盛放槽1,所述材料盛放槽1位于机架上;

18、3d打印光机系统2,所述3d打印光机系统2位于材料盛放槽1上方以用于产生图像并投影照射材料盛放槽1的材料以得到成型固化层;

19、成型平台3,所述成型平台3位于材料盛放槽1与3d打印光机系统2之间以用于在工作状态下附着在材料盛放槽1中的材料以光固化形成的成型固化层;

20、平台驱动机构4,所述平台驱动机构4位于机架上以用于驱使成型平台3相对材料盛放槽1升降运动,进而使得持续附着于成型平台3上的成型固化层积累形成3d构件;

21、所述机架上且位于3d打印光机系统2与成型平台3之间设有如上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

2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23、1、本技术中离型组件通过在支撑玻璃与离型膜之间设有离型结构,在成型平台带动成型固化层相对支撑玻璃运动时,离型结构使得离型膜与成型固化层之间的紧密性被破坏而产生间隙,进而使得成型固化层局部且逐渐全部地与离型膜分离,即使得成型固化层实现从一个局部或多个局部方式与离型膜分离,减缓离型膜与支撑玻璃之间的真空吸附作用,可有效避免成型固化层和离型模在剥离过程中受到损坏,确保成型固化层的打印质量。

24、2、所述凹凸纹之凸纹的顶点位于透明液体的液面上,即凸纹的顶点所处平面与透明液体的液面所处平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则使得凸纹的顶点与离型膜直接接触,同时位于凹纹处充满透明液体,所述透明液体折射率与支撑玻璃相近或匹配液体,由于液体的流动性,方便离型膜在离型时弹性形变,同时保证了离型膜与支撑玻璃之间支撑稳定。

25、3、本技术中通过在支撑玻璃朝向离型膜的一面上设有凹凸纹,增加了支撑玻璃朝向离型膜的一面的粗糙度;或者将凹凸纹设在离型膜朝向支撑玻璃的一面上,增加离型膜朝向支撑玻璃的一面的粗糙度,能够降低支撑玻璃与离型模之间的离型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组件(5)包括支撑玻璃(51)和位于支撑玻璃(51)一面上且可弹性形变的离型膜(52),所述支撑玻璃(51)与离型膜(52)之间设有离型结构(53);所述离型组件(5)在打印工作状态下时,所述离型膜(52)远离支撑玻璃(51)的一面用于与成型固化层紧密接触;且成型平台(3)欲带动或带动成型固化层相对支撑玻璃(51)运动时,所述离型结构(53)使得离型膜(52)与成型固化层之间的紧密性被破坏而产生间隙,进而使得成型固化层局部且逐渐全部地与离型膜(52)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结构(53)包括设在支撑玻璃(51)朝向离型膜(52)的一面上的凹凸纹(531)以及填充于支撑玻璃(51)与离型膜(52)之间的透明液体(5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纹(531)之凸纹的顶点(5311)位于透明液体(532)的液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纹(531)沿支撑玻璃(51)任一方向均匀间隔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纹(531)随机均匀分布于支撑玻璃(51)上,使得相邻两所述凹凸纹(531)之间的密度能够支撑离型膜(52)平整,同时使得凹凸纹(531)的深度能保证透明液体(532)的流动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液体(532)为水。

7.一种上拉式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下沉式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组件(5)包括支撑玻璃(51)和位于支撑玻璃(51)一面上且可弹性形变的离型膜(52),所述支撑玻璃(51)与离型膜(52)之间设有离型结构(53);所述离型组件(5)在打印工作状态下时,所述离型膜(52)远离支撑玻璃(51)的一面用于与成型固化层紧密接触;且成型平台(3)欲带动或带动成型固化层相对支撑玻璃(51)运动时,所述离型结构(53)使得离型膜(52)与成型固化层之间的紧密性被破坏而产生间隙,进而使得成型固化层局部且逐渐全部地与离型膜(52)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剥离力光固化3d打印设备用离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结构(53)包括设在支撑玻璃(51)朝向离型膜(52)的一面上的凹凸纹(531)以及填充于支撑玻璃(51)与离型膜(52)之间的透明液体(5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低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孙保福宋素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横琴华辰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