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洁供热,尤其涉及一种地热耦合混水技术的大温差分区供热换热站。
技术介绍
1、近年来,自各地方政府清洁采暖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以各种清洁低碳技术路线(清洁燃煤、天然气、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核能、工业余热等)作为热源的供暖形式应用逐渐广泛,这类系统运行效率高、调节灵活、供热成本低、有效缓解环境污染,因而受到大力推广。地热供暖作为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利用方式直接的清洁供暖手段,可作为清洁供暖重要推广技术路线之一,利用地热供暖,不仅能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还能以极低成本进行可持续供能。目前集中供热系统在融入清洁供暖元素的发展过程中,面临技术制约与地理环境等因素限制,现阶段新建建筑均为节能建筑,老旧建筑外围结构保温层差,而且旧建筑多采用散热器作为末端供暖设备,新建筑多采用地暖作为末端供暖设备,二者运行时供回水温度与流量不同导致热网运行调节困难。在清洁化供暖的大背景下,上述热网系统也并不能顺利融入清洁供暖元素,使供暖低碳化、低成本化进程停滞不前。
技术实现思路
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耦合混水技术的大温差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耦合混水技术的大温差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17)的工质侧与发生器(15)的工质侧连接;所述吸收器(17)的工质侧与冷凝器(19)的工质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耦合混水技术的大温差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17)的工质侧与发生器(15)的工质侧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膨胀阀(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耦合混水技术的大温差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9)与蒸发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耦合混水技术的大温差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耦合混水技术的大温差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17)的工质侧与发生器(15)的工质侧连接;所述吸收器(17)的工质侧与冷凝器(19)的工质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耦合混水技术的大温差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17)的工质侧与发生器(15)的工质侧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膨胀阀(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耦合混水技术的大温差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19)与蒸发器(2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膨胀阀(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耦合混水技术的大温差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热用户供水管与地热用户回水管之间设置有混水旁路;所述混水旁路上设置有逆止阀(13),变频式混水泵(12)和球阀(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耦合混水技术的大温差分区供热换热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爱明,贺凯,王泽广,王延生,隋凯,郑剑平,王玉龙,张诚玮,于秀波,尚海军,王钰泽,史耀辉,康敬德,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五零零供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