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亚鹏专利>正文

一种大坝拦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5008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14
本技术涉及大坝拦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坝拦污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柱;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柱之间拦截板;位于在拦截板的上游侧且沿拦截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集污箱,集污箱包括:沿拦截板长度方向上贯穿集污箱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布设的集污口,位于集污口下方且转动连接于集污箱的旋转轴,用于驱动旋转轴旋转的第一电机,控制第一电机运行的第一电机控制器,固定于旋转轴径向方向的梳状导扇,以及位于集污口下方且固定于集污箱上以供梳状导扇穿过的固定梳齿。本技术能够对拦截板格挡的污染物进行一次性清除,提高对漂浮污染物的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坝拦污,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坝拦污装置


技术介绍

1、伴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城市河流中的污染物越来越多,水库中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水库的大坝上水面上会漂浮着一些污染物,不仅会对水库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2、公告号为cn21856226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清渣拦污装置,该专利利用第一拦板对污染物进行格挡,利用第二拦板和旋转板移动,将污染物导入到旋转板的一侧,进一步将污染物汇集到岸边,实现清污的目的。然而该专利中第二拦板和旋转板成90度设置,在对污染物汇集过程中,堆积的污染物很容易从旋转板远离第二拦板的一侧跑出,致使难以一次性将漂浮的污染物清理干净,造成清理效率差。

3、鉴于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对拦板一侧的漂浮污染物难以一次性清理彻底的现状,提高对漂浮污染物的清理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大坝拦污装置,能够对拦截板格挡的污染物进行一次性清除,提高对漂浮污染物的清理效率。

2、为了能够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坝拦污装置,包括:

3、两个固定柱;

4、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柱之间拦截板;

5、位于在拦截板的上游侧且沿所述拦截板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的集污箱,所述集污箱包括:沿所述拦截板长度方向上贯穿所述集污箱的其中一个侧壁上布设的集污口,位于所述集污口下方且转动连接于所述集污箱的旋转轴,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的第一电机,控制所述第一电机运行的第一电机控制器,固定于所述旋转轴径向方向的梳状导扇,以及位于所述集污口下方且固定于所述集污箱上以供所述梳状导扇穿过的固定梳齿。

6、进一步地,所述梳状导扇为多组,多组所述梳状导扇沿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成圆周阵列分布。

7、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梳状导扇包括沿旋转轴的轴线方向成线性阵列分布的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包括:位于所述旋转轴径向延长线上的且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直线杆和与所述直线杆远离旋转轴的一端相切固定的第一弧形杆,所述第一弧形杆用于引导污染物朝向所述集污口翻转。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梳齿靠近集污箱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污齿,所述拦污齿为包括垂直于所述旋转轴且分别与所述固定梳齿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水平杆和第二弧形杆,远离所述固定梳齿的所述水平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弧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靠近所述固定梳齿的所述水平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弧形杆的一端上下间隔设置,将远离所述固定梳齿的所述第二弧形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轴线的距离定义为第一长度,将所述直线杆远离旋转轴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轴线的距离定义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相等。

9、进一步地,位于所述集污口下方所述集污箱的侧壁铰接有清污扇的上端,所述清污扇的下端与所述集污箱的侧壁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拦截板的上游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集污箱的箱底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11、所述拦截板的上游侧壁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拦截板长度方向设置,靠近所述拦截板的所述旋转轴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齿条下方,所述第三齿轮与齿条传动啮合。

12、进一步地,靠近所述拦截板的所述集污箱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靠近所述拦截板的所述旋转轴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

13、进一步地,所述集污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箱,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斜撑杆。

14、进一步地,所述拦截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螺纹块,两个所述固定柱的相对侧壁上布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螺纹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块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固定柱的顶板且与所述螺纹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有第二电机控制器,第二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机运行。

15、进一步地,所述拦截板和所述集污箱上均设置有漏水孔。

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7、使用时,将固定柱固定在大坝的上游位置,通过调整拦截板的高度,保证部分拦截板位于水位上方,以对水体中漂浮的污染物进行拦截,当拦截板的拦截到一定量的污染物后,控制集污箱在水体中的高度,使集污箱的旋转轴与水体液面平齐,通过第一电机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单向旋转,利用梳状导扇将漂浮的污染物翻入到集污箱内部,当梳状导扇翻转过程中或梳状导扇与固定梳齿相对靠近过程中,污染物能够从梳状导扇上脱出,同时,带动集污箱沿拦截板长度方向进行滑动,以此实现对污染物的收集过程,本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污染物从集污口跑出,收集完成后,使用者仅需从集污箱内取出收集的污染物即可,本技术能够实现将拦截板上游侧的漂浮污染物一次性清理,提高了对漂浮污染物的清理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状导扇为多组,多组所述梳状导扇沿所述旋转轴(4)的轴线成圆周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梳状导扇包括沿旋转轴(4)的轴线方向成线性阵列分布的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包括:位于所述旋转轴(4)径向延长线上的且与所述旋转轴(4)固定连接直线杆(7)和与所述直线杆(7)远离旋转轴(4)的一端相切固定的第一弧形杆(8),所述第一弧形杆(8)用于引导污染物朝向所述集污口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梳齿(6)靠近集污箱(3)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污齿,所述拦污齿为包括垂直于所述旋转轴(4)且分别与所述固定梳齿(6)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水平杆(9)和第二弧形杆(10),远离所述固定梳齿(6)的所述水平杆(9)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弧形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靠近所述固定梳齿(6)的所述水平杆(9)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弧形杆(10)的一端上下间隔设置,将远离所述固定梳齿(6)的所述第二弧形杆(10)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4)轴线的距离定义为第一长度,将所述直线杆(7)远离旋转轴(4)一端与所述旋转轴(4)轴线的距离定义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集污口下方所述集污箱(3)的侧壁铰接有清污扇(11)的上端,所述清污扇(11)的下端与所述集污箱(3)的侧壁通过螺栓(12)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板(2)的上游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3),两个支撑杆(13)之间固定连接有滑轨(14),所述集污箱(3)的箱底固定连接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与滑轨(14)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拦截板(2)的所述集污箱(3)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9),靠近所述拦截板(2)的所述旋转轴(4)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0),所述第一锥齿轮(19)和第二锥齿轮(20)啮合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箱(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浮箱(21),所述支撑杆(13)的下方设置有斜撑杆(2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板(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螺纹块(23),两个所述固定柱(1)的相对侧壁上布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与螺纹块(23)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4),所述螺纹杆(24)与螺纹块(23)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柱(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5),第二电机(25)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固定柱(1)的顶板且与所述螺纹杆(24)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5)电性连接有第二电机控制器,第二电机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机(25)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板(2)和所述集污箱(3)上均设置有漏水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状导扇为多组,多组所述梳状导扇沿所述旋转轴(4)的轴线成圆周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梳状导扇包括沿旋转轴(4)的轴线方向成线性阵列分布的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包括:位于所述旋转轴(4)径向延长线上的且与所述旋转轴(4)固定连接直线杆(7)和与所述直线杆(7)远离旋转轴(4)的一端相切固定的第一弧形杆(8),所述第一弧形杆(8)用于引导污染物朝向所述集污口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梳齿(6)靠近集污箱(3)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污齿,所述拦污齿为包括垂直于所述旋转轴(4)且分别与所述固定梳齿(6)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水平杆(9)和第二弧形杆(10),远离所述固定梳齿(6)的所述水平杆(9)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弧形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靠近所述固定梳齿(6)的所述水平杆(9)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弧形杆(10)的一端上下间隔设置,将远离所述固定梳齿(6)的所述第二弧形杆(10)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轴(4)轴线的距离定义为第一长度,将所述直线杆(7)远离旋转轴(4)一端与所述旋转轴(4)轴线的距离定义为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和第二长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坝拦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集污口下方所述集污箱(3)的侧壁铰接有清污扇(11)的上端,所述清污扇(11)的下端与所述集污箱(3)的侧壁通过螺栓(12)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亚鹏吴锐陈敬煜马峰
申请(专利权)人:冯亚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