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95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该工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场地平整后承载力不应低于120Kpa;步骤二:确定桩位控制点;步骤三:埋设预制桩;步骤四:沉管;步骤五:插入钢筋笼与注浆管;步骤六:浇灌混凝土;步骤七:注浆管试水与开塞;步骤八:压浆及成桩。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钻孔机机无法成孔的软弱底层,适用于管径较小的灌注桩,在保证成桩质量的同时,提高持力层土体强度,保证基坑安全性或满足主体结构地基承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弱地层的桩孔成形及施工工法,具体涉及一种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及超高层建筑开发应用如火如荼的开展,桩基工程在施工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在浐河三级阶地地区,细砂层底深度为22.8~30.3m,中砂层底深度为28.5~35.7m,粗砂层底深度为32.5~36.5m,砂层的比重较大,部分砂层为流沙。

2、传统施工工艺在砂层施工过程中存在成孔难、桩孔易塌陷等质量安全事故,同时存在成桩后砂层紧固力不足,作为基础桩时承载力不足,导致间(构)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作为围护桩时,由于桩间土体紧固力不足,桩间土易坍塌,影响基坑侧壁安全性。

3、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法可实现在砂层、富含地下水等软弱地层地质条件下成孔与混凝土灌注工艺,但施工偶然性因素较多,软弱地层中成桩质量不稳定,易发生断桩、缩颈、塌孔等事故。且振动沉管桩机沉管至持力层部分时,由于机械振动较大,更容易使砂层失去原有稳定性,也易对刚打的桩体进行扰动和破坏,影响桩体效果,埋下断桩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该工法施工成型的桩成孔质量高,混凝土密实性好,无桩孔塌陷、缩径、断桩及桩间土体坍塌等现象,在保证成桩质量的同时,提高持力层土体强度,保证基坑安全性或满足主体结构地基承载力。

2、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该工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3、步骤一:场地平整后承载力不应低于120kpa;

4、步骤二:确定桩位控制点;

5、步骤三:埋设预制桩;

6、步骤四:沉管;

7、步骤五:插入钢筋笼与注浆管;

8、步骤六:浇灌混凝土;

9、步骤七:注浆管试水与开塞;

10、步骤八:压浆及成桩。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采用全站仪用“角度交汇法”确定桩位控制点,其误差不大于12",经复核无误后,采用钢尺用量距法,根据桩位平面图定出每个桩位点,并进行编组、排号,点位误差不大于20mm;确定好桩位后用φ=200mm的钢钎打孔300~400mm深,向孔内灌入白灰粉,做好桩位标记,并做好放线记录,验收合格后成孔。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沉管的步骤包括:将桩管对准桩位中心,放松钢丝绳,利用振动机及桩管自重,压桩尖一同沉入土中。开动振动箱,桩管即在强迫振动下迅速沉入土中;沉管过程中,利用加压方法来调整土的自振频率,桩尖压力改变利用卷扬机把桩架的部分重量传至桩管上加压;根据桩管沉入速度,随时调整离合器;开启振动装置进行沉管,沉管速度不宜太快,如遇土层较硬时,通过卷扬机滑轮组对桩管加压,使其顺利通过硬土层,沉管期间严禁将桩管提起后再行沉管;桩管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停机,检查管内有无泥浆或渗水,同时确认孔深。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插入钢筋笼与注浆管的步骤包括:钢筋笼为现场制作,清孔后将钢筋笼整体吊装放入桩管中,用钢丝绳系住钢筋笼的笼身,使其在拔管时确保钢筋笼在设计的高度处;

14、注浆管随钢筋笼一起下放,注浆喷管是指在桩底或中部,沿钢筋笼外侧布置,绕桩身环形布置;注浆喷管为内径φ25mm带钢丝的柔性高压塑料管,在工地集中加工成注浆喷管;

15、桩底注浆管采用选用2根声测管做注浆管,采用堵头封堵,防止杂物进入,底部采用三通连接(25mm*25mm*25m),三通另两端连接φ25mm注浆喷管(插入注浆管内,形成联通的灌浆管路);

16、桩侧注浆管根据桩长布置原则为:设置两道侧注浆管,最下面的一道距离桩底12m~18m,最上面一道距离桩顶8m~15m,每道侧注浆管竖向间距为12m;注浆管采用直径dn25mm钢管,两头套丝,中间用对应管箍连接,顶端伸出地面,并采用堵头封堵;钢管绑扎布置在钢筋笼外侧,采用铅丝十字绑扎于钢筋笼外侧的固定方法,绑扎应牢固,绑扎点应均匀,随钢筋笼一起下孔,注浆管端部采用三通(25mm*25mm*25m),连接φ25mm注浆喷管;

17、注浆管试水:每节注浆管随钢筋笼下放时应做试水试验,发现水柱下降或水柱消失,则应检查注浆管是否有砂眼、螺纹连接是否密封;若存在二次清孔,则在二次清孔后须检查管内水面,无异常后用堵头封闭注浆管上口。

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压灌混凝土的过程包括: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应联系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为200±20mm,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30mm;当混凝土罐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开始启动泵车压灌混凝土,同时开动激振器,进行边振动边拔管,在拔管过程中继续向管内浇筑混凝土,直至桩管全部拔出地面之上形成混凝土桩身;提钻与压灌混凝土同步进行,保持钻头没入混凝土中1m左右,直至设计标高。

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七的注浆管试水与开塞过程包括:每节压浆管随钢筋笼下放时应做试水试验,若发现水柱或水柱小时,则应检查压浆管是否有砂眼,丝扣连接是否密封;待成桩混凝土浇筑完毕7天左右,使用高压清水或浆液开环,将出浆口的封堵材料冲开,使整个压浆线路通畅;开塞采用逐步升压法,当压力骤降,流量突增时,表明通道已经开通,立即停机,防止清水涌入地下,如采用浆液开塞则不用停机;如果压力超过设计或者规范的最大值10mpa,也应立即停机;开环后立即进行注浆,随开随注,不允许普遍开环,压浆应连续进行。

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八的压浆过程包括:后压浆在桩身的超声波检测工作结束后进行,7天左右压浆施工,先桩侧注浆,后桩底注浆,桩侧注浆顺序为先上后下,先外围后中间,桩侧注浆和桩底注浆时间间隔3~6小时;

21、灌注桩后压浆宜采取压浆量与压力双控,以压浆量控制为主,压力控制为辅。采用3sns灌浆泵压浆,压力表选取2.5级16mpa量程为宜的抗震压力表;若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压力,并能持续时间不小于5分钟,同时达到设计压浆量的80%以上,可以满足要求;桩侧注浆压力为2~2.5mpa;桩底注浆压力为2~4mpa;注浆流量为75l/min;

22、注浆浆液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采用0.6:1,搅拌时间不小于2分钟,浆液采用纯水泥浆;

23、对桩底采用开放式后压浆时,压浆宜分3次进行,且宜依次按40%、40%、20%的压浆量循环压入;每次循环压浆完成后,立即采用清水将压浆清洗干净,再关闭阀门压浆停顿时间超过30分钟,应对管路进行清洗;3次循环压浆完毕后,在阀门关闭1小时后方可拆除阀门。

24、有益效果:

25、1、本专利技术的工法适用于富含地下水、砂层、淤泥质土、杂填土等地软弱地层,适用地层范围广,由于采用沉管成桩,因此适用桩径较小,一般不大于800mm。

26、2、本专利技术的工法桩基承载力高,变形小,用做基坑支护可紧固流沙,地基处理后可使整体刚度均匀,提高工程的安全质量。

27、3、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该工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采用全站仪用“角度交汇法”确定桩位控制点,其误差不大于12",经复核无误后,采用钢尺用量距法,根据桩位平面图定出每个桩位点,并进行编组、排号,点位误差不大于20mm;确定好桩位后用φ=200mm的钢钎打孔300~400mm深,向孔内灌入白灰粉,做好桩位标记,并做好放线记录,验收合格后成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沉管的步骤包括:将桩管对准桩位中心,放松钢丝绳,利用振动机及桩管自重,压桩尖一同沉入土中。开动振动箱,桩管即在强迫振动下迅速沉入土中;沉管过程中,利用加压方法来调整土的自振频率,桩尖压力改变利用卷扬机把桩架的部分重量传至桩管上加压;根据桩管沉入速度,随时调整离合器;开启振动装置进行沉管,沉管速度不宜太快,如遇土层较硬时,通过卷扬机滑轮组对桩管加压,使其顺利通过硬土层,沉管期间严禁将桩管提起后再行沉管;桩管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停机,检查管内有无泥浆或渗水,同时确认孔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插入钢筋笼与注浆管的步骤包括:钢筋笼为现场制作,清孔后将钢筋笼整体吊装放入桩管中,用钢丝绳系住钢筋笼的笼身,使其在拔管时确保钢筋笼在设计的高度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压灌混凝土的过程包括: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应联系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为200±20mm,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30mm;当混凝土罐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开始启动泵车压灌混凝土,同时开动激振器,进行边振动边拔管,在拔管过程中继续向管内浇筑混凝土,直至桩管全部拔出地面之上形成混凝土桩身;提钻与压灌混凝土同步进行,保持钻头没入混凝土中1m左右,直至设计标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的注浆管试水与开塞过程包括:每节压浆管随钢筋笼下放时应做试水试验,若发现水柱或水柱小时,则应检查压浆管是否有砂眼,丝扣连接是否密封;待成桩混凝土浇筑完毕7天左右,使用高压清水或浆液开环,将出浆口的封堵材料冲开,使整个压浆线路通畅;开塞采用逐步升压法,当压力骤降,流量突增时,表明通道已经开通,立即停机,防止清水涌入地下,如采用浆液开塞则不用停机;如果压力超过设计或者规范的最大值10Mpa,也应立即停机;开环后立即进行注浆,随开随注,不允许普遍开环,压浆应连续进行。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的压浆过程包括:后压浆在桩身的超声波检测工作结束后进行,7天左右压浆施工,先桩侧注浆,后桩底注浆,桩侧注浆顺序为先上后下,先外围后中间,桩侧注浆和桩底注浆时间间隔3~6小时;

...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该工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采用全站仪用“角度交汇法”确定桩位控制点,其误差不大于12",经复核无误后,采用钢尺用量距法,根据桩位平面图定出每个桩位点,并进行编组、排号,点位误差不大于20mm;确定好桩位后用φ=200mm的钢钎打孔300~400mm深,向孔内灌入白灰粉,做好桩位标记,并做好放线记录,验收合格后成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沉管的步骤包括:将桩管对准桩位中心,放松钢丝绳,利用振动机及桩管自重,压桩尖一同沉入土中。开动振动箱,桩管即在强迫振动下迅速沉入土中;沉管过程中,利用加压方法来调整土的自振频率,桩尖压力改变利用卷扬机把桩架的部分重量传至桩管上加压;根据桩管沉入速度,随时调整离合器;开启振动装置进行沉管,沉管速度不宜太快,如遇土层较硬时,通过卷扬机滑轮组对桩管加压,使其顺利通过硬土层,沉管期间严禁将桩管提起后再行沉管;桩管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停机,检查管内有无泥浆或渗水,同时确认孔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弱地层条件下振动沉管后压浆复合桩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插入钢筋笼与注浆管的步骤包括:钢筋笼为现场制作,清孔后将钢筋笼整体吊装放入桩管中,用钢丝绳系住钢筋笼的笼身,使其在拔管时确保钢筋笼在设计的高度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为君梁存君赵慧霞李明印李诗浩王岩松任同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