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937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包括防护基层,所述防护基层的两端分别包覆有PET无痕粘连层一和PET无痕粘连层二,且防护基层通过PET无痕粘连层二与着色层相连接,所述着色层上包覆有透明亮光层,且透明亮光层上包覆有PET无痕粘连层三,所述透明亮光层通过PET无痕粘连层三与聚四氟乙烯层相连接。该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设置有PE无痕粘连层三和聚四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具有优良的不粘性能,可以很好的避免污渍残留,方便对污渍进行清洗,并且当聚四氟乙烯层受损时,只需将PET无痕粘连层三撕下即可对聚四氟乙烯层进行更换,使得可以逐层更换,进而降低更换成本,并且在PET无痕粘连层三撕下后不会出现余胶残留,保证了后续更换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改色膜相关,具体为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的有车人士都会尝试对车身进行改色,车身改色膜是一种覆盖于车身的保护膜,不仅可以起到改变车身颜色的作用,还可保护车漆,避免原车漆受到剐蹭或飞石撞击而损坏。

2、目前,现有的改色膜通常由基层、着色层以及防护层多层复合组成,防护层处于最外侧,起到防剐蹭的作用,而当防护层受损但未伤及着色层时,现有的改色膜只能够对整张改色膜进行更换,其并不能够逐层更换,其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改色膜当防护层受损但未伤及着色层时,只能够对整张改色膜进行更换,其并不能够逐层更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包括防护基层,

3、所述防护基层的两端分别包覆有pet无痕粘连层一和pet无痕粘连层二,且防护基层通过pet无痕粘连层二与着色层相连接,所述着色层上包覆有透明亮光层,且透明亮光层上包覆有pet无痕粘连层三,所述透明亮光层通过pet无痕粘连层三与聚四氟乙烯层相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聚四氟乙烯层起到防护作用,当聚四氟乙烯层受损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将pet无痕粘连层三撕下来对聚四氟乙烯层进行更换,进而降低更换成本,当车身剐蹭严重需要对着色层进行更换时,还可撕下pet无痕粘连层二来对着色层进行更换,进而实现了逐层更换的目的,可大大降低更换成本,并且由于pet无痕粘连层二以及pet无痕粘连层三的自身特性,因此在撕下后不会残留余胶,保证了后续更换的便利性,有助于提高更换效率。

5、优选的,所述防护基层的厚度为50-80μm。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防护基层为丙烯酸纳米胶膜,丙烯酸纳米胶具有延伸性强、透明度高、持久强粘以及耐冲击等优点,可保证整体的柔软度以及耐碰撞性能,并且丙烯酸纳米胶其还可水洗反复利用,有利于回收处理。

7、优选的,所述pet无痕粘连层一、pet无痕粘连层二和pet无痕粘连层三的厚度均为5-10μm。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pet无痕粘连层一、pet无痕粘连层二和pet无痕粘连层三均为聚酯胶膜,聚酯胶膜具有张力强度高、不易断裂、透明度高和胶带绝不脱胶等优点,可保证在撕下聚四氟乙烯层或着色层时不会残留余胶,极大的方便了后续膜层的更换。

9、优选的,所述透明亮光层的厚度为10-20μm。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透明亮光层为pet亮光膜,pet亮光膜具有提升色泽以及耐高温等优点,可提高着色层的整体色泽,以提高着色层的明亮度。

11、优选的,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20-30μm。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聚四氟乙烯层为聚四氟乙烯膜,聚四氟乙烯膜具有强度高、耐磨、绝缘性好以及不粘性强等优点,当聚四氟乙烯层表面附着杂质时,可方便对杂质进行冲洗,有效避免污渍附着。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

14、(1)设置有pe无痕粘连层三和聚四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具有优良的不粘性能,可以很好的避免污渍残留,方便对污渍进行清洗,并且当聚四氟乙烯层受损时,只需将pet无痕粘连层三撕下即可对聚四氟乙烯层进行更换,使得可以逐层更换,进而降低更换成本,并且在pet无痕粘连层三撕下后不会出现余胶残留,保证了后续更换的便利性;

15、(2)设置有防护基层和透明亮光层,防护基层可以降低碰撞对车身原车漆的损伤,保证了整体的柔软度以及耐碰撞性能,并且透明亮光层可以显著提高着色层的整体色泽,保证了着色层在昏暗环境下的明亮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包括防护基层(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基层(1)的厚度为50-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无痕粘连层一(2)、PET无痕粘连层二(3)和PET无痕粘连层三(6)的厚度均为5-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亮光层(5)的厚度为10-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层(7)的厚度为20-3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包括防护基层(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基层(1)的厚度为50-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级的车身改色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无痕粘连层一(2)、pet无痕粘连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金洋
申请(专利权)人:广德蓝途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