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486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水系统,所述集水系统包括集水装置,集水装置具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用于集存渗水;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至少部分设在第一腔室内以用于搅拌第一腔室内的渗水的沉积;密封装置,密封装置设在搅拌装置和第一腔室之间以使第一腔室内的水不易渗出;水封装置,水封装置具有接出组件和第二腔室,接出组件连通密封装置和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内的水通过接出组件流入密封装置并在密封装置和搅拌装置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水封;清除装置,清除装置的至少部分与第一腔室连通以清除第一腔室内的渗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水系统具有生产效率高,可定期无人清理集水装置底部的沉积,节省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矿井渗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水系统


技术介绍

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矿井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渗水,矿山井下设有集水池以用于集存渗水,渗水中常含有以泥沙为主的大量杂质,杂质沉淀在集水池底部会减小集水装置的有效容积,因此需要对集水池内的淤泥进行定期清理。

2、相关技术中,通过人员下到集水池池底,利用铁锹将淤泥铲入吊桶,再吊出集水池,进而清理集水池淤泥,然而,人工清理池底淤泥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耗费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集水系统,该集水系统生产效率高,无操作人员,可定期清理集水池底部的淤泥,节省人力物力;该集水系统自制清水形成水封水系统,使系统简单,提高了可靠性。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水系统,包括: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具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用于集存渗水;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第一腔室内以用于搅拌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渗水;密封装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2)包括本体(321)、连接部(322)和延伸部(323),所述本体(321)围绕所述搅拌轴(23)的外周面布置,所述本体(32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连通孔(3211)位于所述本体(321)上,所述连接部(322)设在所述本体(321)邻近所述支承件(31)的一端,且所述连接部(322)围绕所述本体(3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3)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2)包括本体(321)、连接部(322)和延伸部(323),所述本体(321)围绕所述搅拌轴(23)的外周面布置,所述本体(321)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连通孔(3211)位于所述本体(321)上,所述连接部(322)设在所述本体(321)邻近所述支承件(31)的一端,且所述连接部(322)围绕所述本体(321)的外周面设置且与所述支承件(31)相连,所述延伸部(323)设在所述本体(321)邻近所述支承件(31)的一端的内周面上且与所述搅拌轴(23)的外周面之间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3)还包括密封件(33),所述密封件(33)位于所述支承件(31)和所述连接件(32)之间,所述密封件(33)围绕所述搅拌轴(23)的外周面布置,所述密封件(33)的内周面与所述搅拌轴(23)的外周面之间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3)还包括设在所述预设空间(324)内且依次布置的第一填料(34)、水封件(35)和第二填料(36),所述水封件(35)与所述连通孔(3211)连通,所述水封件(35)具有水环空间,所述水环空间与所述接出组件(41)连通,所述第一填料(34)的一端抵在所述延伸部(323)背离所述支承件(31)的一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福朱轩韩瑞军刘景玉刘作利杨志国刘晓宇徐长磊付建勋乔若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