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行业中,现有动力电池包内电芯与汇流排大多通过激光焊接实现连接,工序复杂且繁琐,并且焊接完成后电芯与汇流排就会固定死,电芯间无法拆卸,随着ctp技术(cell to pack)的发展,取消了模组,一旦某个电芯短路或者损坏,由于电芯与汇流排无法拆卸,从而导致整个电池包报废,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其能够实现汇流排和电芯极柱之间的可拆卸配合连接,既能实现电芯间可拆卸功能,方便更换电芯,又能省掉汇流排焊接工序的风险和繁琐,方便安装和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线束总成和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的顶面具有电芯极柱,所述电芯极柱上设置有卡持凹槽,所述线束总成包括汇流排,所述汇流排的底侧设置有卡持凸块,所述卡持凸块对应滑动卡入所述卡持凹槽,以使所述汇流排与所述电芯极柱电接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总成(110)和电芯本体(130),所述电芯本体(130)的顶面具有电芯极柱(131),所述电芯极柱(131)上设置有卡持凹槽(133),所述线束总成(110)包括汇流排(150),所述汇流排(150)的底侧设置有卡持凸块(151),所述卡持凸块(151)对应滑动卡入所述卡持凹槽(133),以使所述汇流排(150)与所述电芯极柱(131)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凸块(151)的形状与所述卡持凹槽(133)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卡持凹槽(133)延伸至所述电芯极柱(131)的边缘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总成(110)和电芯本体(130),所述电芯本体(130)的顶面具有电芯极柱(131),所述电芯极柱(131)上设置有卡持凹槽(133),所述线束总成(110)包括汇流排(150),所述汇流排(150)的底侧设置有卡持凸块(151),所述卡持凸块(151)对应滑动卡入所述卡持凹槽(133),以使所述汇流排(150)与所述电芯极柱(131)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凸块(151)的形状与所述卡持凹槽(133)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卡持凹槽(133)延伸至所述电芯极柱(131)的边缘侧壁,且所述卡持凹槽(133)的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卡持凸块(151)在所述电芯本体(130)的顶面上的投影宽度,以防止所述卡持凸块(151)朝向远离所述电芯本体(130)的方向脱出所述卡持凹槽(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总成(1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芯本体(130)上的线束板(170),所述线束板(170)上设置有容纳口(171),所述容纳口(171)与所述电芯极柱(131)对应,所述汇流排(150)嵌设在所述线束板(170)上并覆盖所述容纳口(171),所述卡持凸块(151)伸出所述容纳口(171)并向下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板(170)上设置有容纳槽(173),所述汇流排(150)装配在所述容纳槽(173)中,所述容纳口(171)开设在所述容纳槽(173)的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板(170)上设置有止挡板(175),所述止挡板(175)位于所述容纳口(171)的一侧,并抵持在所述电芯极柱(131)的侧壁上,且所述止挡板(175)的内侧对应接合于所述卡持凹槽(133)的端面,并构成所述容纳口(171)的一侧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马姜浩,李梦甜,高小虎,占杨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