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致动器和包括该相机致动器的相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441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相机致动器,其包括:壳体;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基于所述壳体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以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移动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线圈;以及面向所述驱动线圈的驱动磁体。所述驱动线圈包括:第一子线圈;第二子线圈;以及第三子线圈,所述第三子线圈布置在所述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子线圈、第三子线圈和所述第二子线圈沿着光轴顺序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三子线圈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子线圈和第二子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子线圈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相机致动器和包括该相机致动器的相机装置


技术介绍

1、相机是一种用于通过拍摄被摄体来制作图片或视频的装置,并且安装在移动设备、无人机、车辆等上。相机装置或相机模块可以具有:图像稳定(is)功能,其用于校正或防止由用户运动引起的图像抖动以便于改进图像质量;自动对焦(af)功能,其用于通过自动调整图像传感器和透镜之间的距离来对准透镜的焦距;以及变焦功能,其用于通过变焦透镜增大或减小远处被摄体的放大倍率来拍摄远处被摄体。

2、同时,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密度随着相机的分辨率增大而增大,并且因此像素的尺寸变得更小,并且随着像素变得更小,在相同时间内接收到的光量减小。因此,因为相机具有较高的像素密度,所以在黑暗环境中由于快门速度减小,手抖引起的图像抖动可能会更加严重。作为代表性的is技术,存在通过改变光路来校正运动的光学图像稳定器(ois)技术。

3、根据常见的ois技术,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等来检测相机的运动,并且透镜可以倾斜或移动,或者包括透镜和图像传感器的相机装置可以基于检测到的运动来倾斜或移动。当透镜或包括透镜和图像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机致动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三子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子线圈和所述第二子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子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子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子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子线圈和所述第二子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子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子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的总和大于所述驱动磁体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致动器,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相机致动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三子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子线圈和所述第二子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子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子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子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子线圈和所述第二子线圈中的至少一个子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子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的总和大于所述驱动磁体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致动器,其中,所述驱动线圈被形成有多个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子线圈包括第一线圈区域,所述第一线圈区域具有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机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区域包括与所述第三子线圈相邻的第一-第一线圈区域、以及沿着所述光轴与所述第一-第一线圈间隔开的第一-第二线圈区域,并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线圈区域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第一线圈区域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相竣郑泰真
申请(专利权)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