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34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44
本公开提出一种继电器,其包括壳体、接触组件以及磁路组件,接触组件和磁路组件分别设置于壳体,接触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簧片,分别为第一簧片及第二簧片,第一簧片位于第二簧片朝向磁路组件的一侧,两个簧片分别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一簧片沿第二方向的一端朝向第二簧片的一侧设置有动触点,第二簧片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朝向第一簧片的一侧设置有动触点;两个触点引出端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第一引出端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簧片,第二引出端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簧片,两个触点引出端的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壳体沿第三方向的同一侧,分别弯折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由壳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同一个第一壳壁引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电控制器件,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1、在现有继电器的设计方案中,接触组件采用单触点结构,即接触组件的第一簧片仅具有一个动触点且第二簧片仅具有一个静触点,该动触点和静触点构成接触组件的一组单触点结构。为改善上述触点结构,部分继电器的接触组件采用双触点结构,即接触组件包括分别位于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两端的两组触点结构。在此基础上,如何实现采用双触点结构的接触组件的引出端设计和磁路组件的引出端设计,目前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采用双触点结构且触点引出端布置合理的继电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壳体、接触组件以及磁路组件,所述接触组件和所述磁路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接触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簧片,分别为第一簧片及第二簧片,所述第一簧片位于所述第二簧片朝向所述磁路组件的一侧,两个所述簧片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继电器,包括壳体、接触组件以及磁路组件,所述接触组件和所述磁路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接触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簧片,分别为第一簧片及第二簧片,所述第一簧片位于所述第二簧片朝向所述磁路组件的一侧,两个所述簧片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端位于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三方向一侧的部分开设有检测窗口,所述检测窗口的位置对应于邻近的一组所述触点结构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二簧片的动触点显露于所述检测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包括壳体、接触组件以及磁路组件,所述接触组件和所述磁路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接触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簧片,分别为第一簧片及第二簧片,所述第一簧片位于所述第二簧片朝向所述磁路组件的一侧,两个所述簧片分别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端位于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三方向一侧的部分开设有检测窗口,所述检测窗口的位置对应于邻近的一组所述触点结构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二簧片的动触点显露于所述检测窗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壁沿所述第三方向朝向所述触点引出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触点引出端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并经由所述第一避让槽伸出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组件包括线圈,所述线圈连接有线圈引出端;其中,所述线圈引出端与所述触点引出端分别位于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三方向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一壳壁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仲波代文广蔡雅婧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