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系统通气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426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40
本技术公开一种排水系统通气结构,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以解决排洪隧洞内出现负压的问题。所述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包括:支护结构、竖井溢洪道、通气管道以及排洪隧洞,所述支护结构位于地层内,所述支护结构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竖井溢洪道和所述通气管道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通气管道用于将所述排洪隧洞与外界连通。本技术提供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用于改善尾矿库排水系统水流流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系统通气结构


技术介绍

1、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一般由尾矿堆存系统、尾矿坝排渗系统、尾矿库截排洪系统、尾矿库回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2、排洪隧洞和竖井溢洪道是尾矿库截排洪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排洪隧洞内的高速水流会对洞顶余幅空间内的空气形成拖曳作用,除了少量空气掺入水体以外,大部分空气都将随水流排出洞外,洞内将会出现较大的负压,过大的负压将会影响排洪隧洞内掺气设施的掺气减蚀效果,增加空化的可能性,增大排洪隧洞底板、边墙等泄流结构空蚀破坏的风险,危及工程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系统通气结构,用于改善尾矿库排水系统水流流态。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排水系统通气结构,用于改善尾矿库排水系统水流流态,包括:支护结构、竖井溢洪道、通气管道以及排洪隧洞,所述支护结构位于地层内,所述支护结构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竖井溢洪道和所述通气管道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通气管道用于将所述排洪隧洞与外界连通。

4、进一步,所述通气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沿着所述地层的深度增加方向分布;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排洪隧洞连通。

5、进一步,所述通气管道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在所述地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段部分位于所述地层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段设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6、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α,50°≤α≤70°。

7、进一步,第三连接段具有第一排水管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上的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第三连接段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轴向延长线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轴向延长线相交。

8、进一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内径自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逐渐增大。

9、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周设有防腐涂层。

10、进一步,所述通气管道的进口具有防水盖。

11、进一步,所述竖井溢洪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的轴线延长线与所述竖井溢洪道的轴向延长线垂直相交;所述第二排水孔内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远离所述竖井溢洪道的一端设有第二过滤件。

12、进一步,所述竖井溢洪道与所述通气管道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空隙内填充有混凝土。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中,支护结构位于地层内,所述支护结构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竖井溢洪道和所述通气管道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而由于通气管道与设置于竖井溢洪道下方的排洪隧洞连通,因此,当通过竖井溢洪道和排洪隧洞排水时,通气管道与外部空气连通,使排洪通道内的气压与大气气压相同,以减小排洪隧洞内的负压,提升排洪隧洞在排洪时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排水效率。另外,竖井溢洪道和所述通气管道均设于支护结构的容纳空间内,因此,可以一次开挖竖井孔洞,然后在竖井内壁整体构筑支护结构,接着在支护结构具有的容纳空间内构筑竖井溢洪道和通气管道,从而降低施工难度、施工效率以及施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系统通气结构,用于改善尾矿库排水系统水流流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结构、竖井溢洪道、通气管道以及排洪隧洞,所述支护结构位于地层内,所述支护结构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竖井溢洪道和所述通气管道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通气管道用于将所述排洪隧洞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沿着所述地层的深度增加方向分布;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排洪隧洞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在所述地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段部分位于所述地层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段设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α,50°≤α≤7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段具有第一排水管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排水管上的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第三连接段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轴向延长线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轴向延长线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段的内径自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外周设有防腐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的进口具有防水盖。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溢洪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的轴线延长线与所述竖井溢洪道的轴向延长线垂直相交;所述第二排水孔内设置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远离所述竖井溢洪道的一端设有第二过滤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井溢洪道与所述通气管道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空隙内填充有混凝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系统通气结构,用于改善尾矿库排水系统水流流态,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结构、竖井溢洪道、通气管道以及排洪隧洞,所述支护结构位于地层内,所述支护结构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竖井溢洪道和所述通气管道均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通气管道用于将所述排洪隧洞与外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沿着所述地层的深度增加方向分布;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排洪隧洞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在所述地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段部分位于所述地层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段设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α,50°≤α≤7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系统通气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平史添翼王又武袁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