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彭铮专利>正文

一种海绵城市自动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167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36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自动排水结构,包括道路单元、第一种植单元和第二种植单元,道路单元包括设有腔体的排水箱体,排水箱体顶部设置有路面板,排水箱体内设置有将腔体分隔为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蓄水腔的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蓄水腔连通,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材质,第一种植单元与第一过滤腔之间设置有自动浇灌结构,第二种植单元与第二过滤腔之间设置有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的自动浇灌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多层过滤结构过滤雨水积蓄雨水,同时将过滤过程中不同过滤阶段的雨水分别输出至不同浇灌需求的植株内来实现了海绵城市系统中对雨水的“吸水渗水、净水、蓄水”,并加以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自动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1、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质,即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现有的海绵城市循环结构多是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将雨水导入至种有植株的土壤内,另一种是将雨水完全过滤后积蓄起来,在需要时导入至种有植株的土壤内。前一种模式的问题是,每一类植株所需的浇灌水不同,并不是所有雨水都能直接用于植株的浇灌,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导致植株的死亡;后一种模式的问题在于整个循环过程较长,不能做到及时的疏导和浇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海绵城市自动排水结构。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海绵城市自动排水结构,由至少一个排水单元组成,排水单元包括道路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道路单元两侧的第一种植单元和第二种植单元,所述道路单元包括设有腔体的排水箱体,排水箱体顶部设置有一端向下倾斜的路面板,路面板靠下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垂直朝下的第一进水孔;排水箱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将腔体分隔为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蓄水腔的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第一横隔板远离第一进水孔一端设置有若干垂直朝下的第二进水孔,第二横隔板远离第二进水孔一端设置有若干垂直朝下的第三进水孔,第一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材质,第二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二过滤材质;第一种植单元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种植槽,第一种植槽内设置有种植有植物的土壤;第一种植单元与第一过滤腔之间设置有自动浇灌结构,所述自动浇灌结构包括开口朝向第一过滤腔的调节槽、设置在调节槽内且可沿着调节槽横向移动的调节块、设置在调节块与调节槽之间的调节弹簧,调节槽靠近第一种植槽一侧开有若干第一浇灌孔,调节块上开有若干第二浇灌孔;调节槽与第二过滤腔之间设置有调节管道,调节弹簧一端将调节块抵住在调节槽槽口,调节块底部覆盖在调节管道一端且将调节管道该端堵住;第二种植单元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二种植槽,第二种植槽内设置有种植有植物的土壤;第二种植单元与第二过滤腔之间设置有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的自动浇灌结构。

4、优选的,第一种植单元底部设置有水泵装置,水泵装置将第一种植槽及蓄水腔连通。

5、优选的,第二种植单元底部设置有水泵装置,水泵装置将第二种植槽及蓄水腔连通。

6、优选的,路面板上分布有若干渗透孔。

7、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多层过滤结构过滤雨水积蓄雨水,同时将过滤过程中不同过滤阶段的雨水分别输出至不同浇灌需求的植株内来实现了海绵城市系统中对雨水的“吸水渗水、净水、蓄水”,并加以循环利用;针对不同浇灌需求的植株提供不同过滤效果下的雨水进行浇灌,在雨水循环利用的同时保证了植株能够更好的生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自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个排水单元组成,排水单元包括道路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道路单元两侧的第一种植单元和第二种植单元,所述道路单元包括设有腔体的排水箱体,排水箱体顶部设置有一端向下倾斜的路面板,路面板靠下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垂直朝下的第一进水孔;排水箱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将腔体分隔为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蓄水腔的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第一横隔板远离第一进水孔一端设置有若干垂直朝下的第二进水孔,第二横隔板远离第二进水孔一端设置有若干垂直朝下的第三进水孔,第一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材质,第二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二过滤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自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种植单元底部设置有水泵装置,水泵装置将第一种植槽及蓄水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自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种植单元底部设置有水泵装置,水泵装置将第二种植槽及蓄水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所述的海绵城市自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路面板上分布有若干渗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自动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个排水单元组成,排水单元包括道路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道路单元两侧的第一种植单元和第二种植单元,所述道路单元包括设有腔体的排水箱体,排水箱体顶部设置有一端向下倾斜的路面板,路面板靠下的一端设置有若干垂直朝下的第一进水孔;排水箱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将腔体分隔为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蓄水腔的第一横隔板、第二横隔板,第一横隔板远离第一进水孔一端设置有若干垂直朝下的第二进水孔,第二横隔板远离第二进水孔一端设置有若干垂直朝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彭铮
申请(专利权)人:章彭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