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4203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38
本技术涉及LED引线框架技术领域,公开了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包括LED引线框架,LED引线框架呈回形,且内腔中间相对的两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机构,第一滑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滑槽和多个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槽分别开设于连接板相对的两侧壁上,且相互对称,两个第二滑槽内腔均滑动安装有多个两两相互对称的第二滑块。本技术,当圆形框向前移动时,此时能够让活动杆进行移动,使得活动杆能够推动第一滑动机构进行移动,使得第一滑动机构中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滑块将能够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此时将能够带动两两之间的圆形框相互远离,从而实现有效的梳理距离,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led引线框架,具体地说,涉及防护型led引线框架。


技术介绍

1、经检索cn218498071u公开了防护型led引线框架,该防护型led引线框架,led引线框架是led的配套部分,对于led等小器件引线框架的制造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为通过蚀刻来制造引线框架,另一种则是通过冲压来制造引线框架;本技术通过引线框架组件的设置,可以对发光二极管的使用位置进行安装固定,并通过梳理板对发光二极管的引线进行有序排列,以防止引线聚集引起发热状况,且在每组定位槽的底部均配套开设散热槽,可以提升其散热效果,本装置梳理板与pcb线路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可有有助于散热,且引线框架组件通过缓冲连接组件安装在pcb线路板上,可以防止因颠簸造成发光二极管出现松动,有效对发光二极管起到了缓冲防护的作用。

2、但是经本专利技术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3、根据上述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其在进行调解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锁紧组件内的机构进行调解,才能够将发光二极管卡接固定在安装架上,但是其在调解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拉动或拧动锁紧组件,从而导致这个过程较为繁琐,且无法人工判断是否调解的距离为有效的梳理距离。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其在进行调解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锁紧组件内的机构进行调解,才能够将发光二极管卡接固定在安装架上,但是其在调解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拉动或拧动锁紧组件,从而导致这个过程较为繁琐,且无法人工判断是否调解的距离为有效的梳理距离的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包括led引线框架,所述led引线框架呈回形,且内腔中间相对的两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滑槽和多个第二滑块,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分别开设于连接板相对的两侧壁上,且相互对称,两个所述第二滑槽内腔均滑动安装有多个两两相互对称的第二滑块。通过旋转旋转钮,而旋转钮啮合连接于led引线框架,从而让螺纹丝杆能够进行旋转,且能够进行移动,而螺纹丝杆于圆形框将能够进行活动连接,从而能够让圆形框能够在第二滑动机构的辅助下能够进行移动,而每个圆形框均通过伸缩杆相互连接,从而使得每个圆形框均能够向前移动,当圆形框向前移动时,此时能够让活动杆进行移动,使得活动杆能够推动第一滑动机构进行移动,使得第一滑动机构中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滑块将能够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此时将能够带动两两之间的圆形框相互远离,从而实现有效的梳理距离。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第二滑块一端上均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多个活动杆,每个所述活动杆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二滑块上,且两个相互对称的活动杆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圆形框。当圆形框向前移动时,此时能够让活动杆进行移动,使得活动杆能够推动第一滑动机构进行移动。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圆形框和第二滑块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万向节,且两两相对的万向节内腔均卡接安装有活动杆。保证了活动杆能够进行活动,从而和收跌第一滑动机构能够进行移动。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圆形框远离第一滑动机构的一侧壁均活动安装有螺纹丝杆,且螺纹丝杆啮合连接于圆形框上,所述螺纹丝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钮。通过旋转旋转钮,而旋转钮啮合连接于led引线框架,从而让螺纹丝杆能够进行旋转,且能够进行移动,而螺纹丝杆于圆形框将能够进行活动连接,从而能够让圆形框能够在第二滑动机构的辅助下能够进行移动。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圆形框相对的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且两个靠近于led引线框架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二滑动机构。确定了每个圆形框的连接关系。确定了第二滑动机构的位置,以及位置关系。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四个第一滑槽,四个所述第一滑槽分别开设于led引线框架相对的两侧壁,且每个第一滑槽相互对称,每个所述第一滑槽内腔均滑动安装有滑竿,且滑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圆形框。

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通过旋转旋转钮,而旋转钮啮合连接于led引线框架,从而让螺纹丝杆能够进行旋转,且能够进行移动,而螺纹丝杆于圆形框将能够进行活动连接,从而能够让圆形框能够在第二滑动机构的辅助下能够进行移动,而每个圆形框均通过伸缩杆相互连接,从而使得每个圆形框均能够向前移动,当圆形框向前移动时,此时能够让活动杆进行移动,使得活动杆能够推动第一滑动机构进行移动,使得第一滑动机构中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二滑块将能够相互远离,从而使得此时将能够带动两两之间的圆形框相互远离,从而实现有效的梳理距离。

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包括LED引线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引线框架(1)呈回形,且内腔中间相对的两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滑槽(9)和多个第二滑块(10),两个所述第二滑槽(9)分别开设于连接板(7)相对的两侧壁上,且相互对称,两个所述第二滑槽(9)内腔均滑动安装有多个两两相互对称的第二滑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滑块(10)一端上均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多个活动杆(12),每个所述活动杆(12)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二滑块(10)上,且两个相互对称的活动杆(12)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圆形框(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形框(8)和第二滑块(10)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万向节(11),且两两相对的万向节(11)内腔均卡接安装有活动杆(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形框(8)远离第一滑动机构的一侧壁均活动安装有螺纹丝杆(6),且螺纹丝杆(6)啮合连接于圆形框(8)上,所述螺纹丝杆(6)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钮(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形框(8)相对的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4),且两个靠近于LED引线框架(1)的一侧壁设置有第二滑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四个第一滑槽(2),四个所述第一滑槽(2)分别开设于LED引线框架(1)相对的两侧壁,且每个第一滑槽(2)相互对称,每个所述第一滑槽(2)内腔均滑动安装有滑竿(3),且滑竿(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圆形框(8)。

...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包括led引线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引线框架(1)呈回形,且内腔中间相对的两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滑槽(9)和多个第二滑块(10),两个所述第二滑槽(9)分别开设于连接板(7)相对的两侧壁上,且相互对称,两个所述第二滑槽(9)内腔均滑动安装有多个两两相互对称的第二滑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滑块(10)一端上均设置有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多个活动杆(12),每个所述活动杆(12)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二滑块(10)上,且两个相互对称的活动杆(12)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圆形框(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型led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形框(8)和第二滑块(10)相对的两侧壁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