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贴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400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29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贴膜装置,贴膜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调节组件、承载组件与吸附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和支撑座;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第三调节座与转盘,第一调节座位于底座上;第二调节座滑动连接于第一调节座上;第三调节座滑动连接于第二调节座上;转盘转动连接于第三调节座上;承载组件包括承载座和限位件,限位件设于承载座上以对镜片进行限位固定;承载组件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吸附组件包括安装板与吸附孔板,安装板用于与支撑座定位连接,吸附孔板与安装板之间形成有腔室,吸附孔板通过腔室能够形成负压,以将待贴附膜吸附在吸附孔板上;吸附组件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通过调节组件能够与第二定位结构对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虚拟现实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贴膜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各方面压力的存在,使得人们更多的关注日常保健设备,同时随着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vr头戴设备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vr头戴设备能够将人们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通过在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

2、目前的头戴设备形式各样,产品的外观、结构、性能和使用方式间也有差异吗,但所有的头戴设备中,用以成像的部件在头戴设备的功能实现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改善成像部件的性能。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膜装置,改善了镜片与模片贴附的精度。

2、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贴膜装置,该贴膜装置包括:

4、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于所述底座上;

5、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第三调节座与转盘,所述第一调节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调节座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座上,且相对所述第一调节座能够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第三调节座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座上,且相对所述第二调节座能够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转盘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调节座上,且相对所述第三调节座能够进行周向上的转动;

6、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座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承载座上,以对镜片进行限位固定;所述承载组件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

7、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安装板与吸附孔板,所述安装板用于与所述支撑座定位连接,所述吸附孔板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形成有腔室,所述吸附孔板通过所述腔室能够形成负压,以将待贴附膜吸附在所述吸附孔板上;所述吸附组件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通过所述调节组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齐。

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能够与镜片上的定位结构对齐;所述吸附孔板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能够与待贴附膜上定位结构对齐;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吸附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齐。

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孔板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的第一侧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吸附孔板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的最小间距。

1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孔板所在平面与所述承载座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

11、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孔板朝向所述承载组件的一面的边缘区域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为0.5mm~1.5mm。

12、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凸起在所述吸附孔板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13、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靠近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凸起的高度小于远离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高度。

1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设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调节组件相对的两侧;

15、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位于所述吸附孔板相对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臂与两个所述支撑座定位连接。

1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多个所述限位件,多个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承载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承载座可拆卸连接。

1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凹陷或凸起,所述凹陷或凸起为指向性结构,以通过所述凹陷或凸起形成防呆结构。

18、本公开提供的贴膜装置,承载组件包括承载座和限位件,限位件设于承载座上,以对镜片进行限位固定;承载组件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镜片通过第一定位结构实现在承载组件上的定位;吸附组件包括安装板与吸附孔板,安装板用于与支撑座定位连接,吸附孔板与安装板之间形成有腔室,吸附孔板通过腔室能够形成负压,以将待贴附膜吸附在吸附孔板上;吸附组件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待贴附膜通过第二定位结构实现在吸附组件上的定位;当镜片与待贴附膜分别完成定位后,接着通过调节组件对转盘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转动方向上进行调整,以使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对齐,从而实现承载组件与吸附组件的预对位;然后将预贴附光学膜的镜片取下,用滚轮压覆使光学膜与镜片完全覆合;接着对预贴附的光学膜与镜片进行检测,判断光学膜和镜片的同心度;根据同心度的精度对调节组件调节承载组件与吸附组件之间的位置形成反馈,以使通过承载组件与吸附组件贴附的光学膜和镜片的同心度满足要求;提高了光学膜与镜片的贴附精度,同时提高了光学膜与镜片的贴附效率。

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能够与镜片上的定位结构对齐;所述吸附孔板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能够与待贴附膜上定位结构对齐;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吸附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板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的第一侧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吸附孔板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的最小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板所在平面与所述承载座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板朝向所述承载组件的一面的边缘区域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的高度为0.5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在所述吸附孔板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凸起的高度小于远离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设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调节组件相对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多个所述限位件,多个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承载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承载座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形成有凹陷或凸起,所述凹陷或凸起为指向性结构,以通过所述凹陷或凸起形成防呆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上设有所述第一定位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能够与镜片上的定位结构对齐;所述吸附孔板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定位结构能够与待贴附膜上定位结构对齐;所述承载组件与所述吸附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板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的第一侧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吸附孔板上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与所述承载座之间的最小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板所在平面与所述承载座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板朝向所述承载组件的一面的边缘区域上,设有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晓强全旭东韩娜王晨如董瑞君张浩陈丽莉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