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棒法成型预制体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381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轴棒法成型预制体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属于碳纤维立体织物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于移动平台上的横向夹紧装置、纵向压紧装置和周向翻转装置,横向夹紧装置包括抱持机构,抱持机构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开合实现预制体的横向夹紧;纵向压紧装置包括托盘,托盘安装于横向板底部,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带动升降实现预制体的纵向压紧;周向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轴,翻转轴旋转实现纵向压紧装置和横向夹紧装置的旋转,进而实现预制体的翻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对编织机编织完成的轴棒法成型预制体进行预制体件与工装的分离,以便对预制体再次加工,从而减少了轴棒法成型预制体整个生产过程中人工的干预,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纤维立体织物成型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棒法成型预制体分离设备及其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1、三维立体织物是纱线在厚度方向产生交织的一种织物种类,也是近30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由复合材料织制成型的织物,是复合材料中异军突起的一支新秀。它以三维立体织物为增强体,其立体结构显著改善了复合材料多方面的力学特性,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层合板层间剪切强度低而且易分层的缺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由碳纤维复合的各种型材,可应用于工程设计制造的高性能重要位置。碳纤维三维立体织物复合成的新型材料,强度能够达到钢的7倍左右,重量却是钢材的约1/4,并具有耐酸、耐高温、耐腐蚀、抗冲击的特点。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自动化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三维织物的成型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编织完成的三维立体织物需要从编织机工装中分离进行下一步加工工作,长期以来编织成型的三维预制体织物都采用人工分离的方式进行,而编织成型的预制体加上工装重达150-200公斤,需要4-5个工人协调配合同时操作进行预制体分离,而且分离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对工人的团队配合和团队默契要求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棒法成型预制体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夹紧装置、纵向压紧装置、周向翻转装置以及移动平台,所述横向夹紧装置、纵向压紧装置、周向翻转装置均安装于移动平台上,所述横向夹紧装置包括抱持机构,所述抱持机构安装在的第一滚珠丝杠的第一导轨滑块上,该抱持机构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开合实现预制体的横向夹紧;所述第一滚珠丝杠安装于横向板上;所述纵向压紧装置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安装于横向板底部,所述横向板安装于第二滚珠丝杠的第三导轨滑块上,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横向板上的托盘升降实现预制体的纵向压紧;所述第二滚珠丝杠安装于纵向板上;所述周向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轴,所述翻转轴输出端与纵向板相连,该翻转轴通过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棒法成型预制体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夹紧装置、纵向压紧装置、周向翻转装置以及移动平台,所述横向夹紧装置、纵向压紧装置、周向翻转装置均安装于移动平台上,所述横向夹紧装置包括抱持机构,所述抱持机构安装在的第一滚珠丝杠的第一导轨滑块上,该抱持机构通过第一伺服电机驱动开合实现预制体的横向夹紧;所述第一滚珠丝杠安装于横向板上;所述纵向压紧装置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安装于横向板底部,所述横向板安装于第二滚珠丝杠的第三导轨滑块上,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横向板上的托盘升降实现预制体的纵向压紧;所述第二滚珠丝杠安装于纵向板上;所述周向翻转装置包括翻转轴,所述翻转轴输出端与纵向板相连,该翻转轴通过第三伺服电机驱动旋转实现纵向压紧装置和横向夹紧装置的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棒法成型预制体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滑块设置有两个,所述抱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抱持组件,对称的抱持组件一一对应安装于位于两侧的第一导轨滑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棒法成型预制体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持组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垂直安装于第一滑块座的第一滑块板上,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抱持板,两个第一抱持板对称安装于两个第二导轨滑块上,两个第二导轨滑块间隔安装于第一侧板的导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棒法成型预制体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持板与第二导轨滑块之间设置有抱持板安装架,所述抱持板安装架包括相连的第二滑块板、安装侧板和安装板,所述第二滑块板安装于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九志陈云军蒋蕾蔚飞高子乔耿健蒋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