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59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台,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升降台本体,所述升降台本体的顶面设置有载物板,所述升降台本体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自锁万向轮;防护组件,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载物板的顶面,通过设置的升降台本体、载物板、自锁万向轮、第一收纳槽、第二装设板、第二连接板、第二螺纹孔、第二收纳槽、第一连接板、第一螺纹孔、定位柱、定位孔、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定位槽、紧固孔、螺纹柱、复位弹簧、调节柱、第一装设板、限位柱和限位槽相互配合使用下,达到了对载物板表面的物流包裹进行防护,防止载物板表面的物流包裹在升降台本体和载物板移动时,物流包裹发生掉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升降台,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台。


技术介绍

1、升降台是一种垂直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也指在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的设备,升降台上往往还装有各种平面输送设备,作为不同高度输送线的连接装置,一般采用液压驱动,故称液压升降台,除作为不同高度的货物输送外,广泛应用于高空的安装、维修等作业,升降台自由升降的特点已经广泛运用于市政维修,码头、物流中心货物运输,建筑装潢等。

2、例如专利号为cn218201994u的中国专利,其中提出一种物流运输用自动化升降台,该专利通过手持推杆,将自动化升降台体向所需的位置推动,通过万向自锁轮移动至物流车厢处,打开车厢门,通过液压装置将叉剪升降架升高至所需高度,再将自动化升降台体调整,将脚架打开使底部稳固,将伸缩支架拉出,使可调节板伸长所需的长度,从而对自动化升降台体的长度进行增加,可以储存更多的物流包裹,若需将包裹之间投放至物流箱内,将伸缩支架伸长最大限制,使限位块与自动化升降台体分离,松动紧固螺栓,通过调节铰链将可调节板翻转向下倾斜,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再将伸缩支架收缩,使可调节板与自动化升降台体之间贴合,将物流包裹放置在自动化升降台体上,经过辊筒滑落至物流箱内存放即可,但是该方案中,由于自动化升降台体的两侧是没有遮挡的,进而当工作人员将物流包裹放置在自动化升降台体的表面,并推动升降台移动时,升降台可能会经过较为颠簸的路段,此时升降台可能会发生震动,进而包裹可能会由于震动,而从自动化升降台体的表面上发生掉落,从而可能会影响升降台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台,解决了自动化升降台体的两侧是没有遮挡的,进而当工作人员将物流包裹放置在自动化升降台体的表面,并推动升降台移动时,升降台可能会经过较为颠簸的路段,此时升降台可能会发生震动,进而包裹可能会由于震动,而从自动化升降台体的表面上发生掉落,从而可能会影响升降台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升降台,包括升降台本体,所述升降台本体的顶面设置有载物板,所述升降台本体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自锁万向轮;防护组件,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载物板的顶面,用于防止物流包裹从所述载物板的表面发生掉落,防护组件包括: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开设在所述载物板的顶面,所述第一收纳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装设板,所述第二装设板的底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纹孔,所述载物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二收纳槽,所述第二收纳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装设板,所述第一装设板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柱,所述第一装设板和所述第二装设板的顶面分别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圆壁面与所述定位柱活动套接,所述升降台本体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防护板,所述升降台本体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和所述第二防护板的顶面分别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底面开设有紧固孔,所述紧固孔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螺纹柱,所述定位槽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螺纹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柱,所述螺纹柱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装设板、所述第二装设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和所述第二防护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二收纳槽的内部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圆壁面与所述限位柱活动套接。

4、为了便于第一装设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以及第二装设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进行限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升降台,较佳的,所述定位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限位片。

5、为了将复位弹簧和调节柱进行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升降台,较佳的,所述调节柱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装设环,所述装设环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螺纹柱固定套接,所述装设环的底面与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安装。

6、为了对自锁万向轮进行减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升降台,较佳的,所述升降台本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装设块,所述装设块的顶面开设有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避震器,所述避震器的底面与所述自锁万向轮的顶面固定安装,所述装设块的底面开设有两个装设槽,所述装设槽的内部顶面固定安装有强力弹簧,所述装设槽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面与所述强力弹簧固定安装,所述压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面与所述自锁万向轮的顶面固定安装。

7、为了所述防止压板和装设槽之间发生错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升降台,较佳的,所述装设槽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限所述位环的内圆壁面与所述连接柱活动套接。

8、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转动调节柱时发生打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升降台,较佳的,所述调节柱的表面开设有滚花。

9、为了提高第一装设板、第二装设板、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使用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升降台,较佳的,所述第一装设板、所述第二装设板、所述第一防护板和所述第二防护板的表面涂有防滑涂层。

10、综上,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通过设置的升降台本体、载物板、自锁万向轮、第一收纳槽、第二装设板、第二连接板、第二螺纹孔、第二收纳槽、第一连接板、第一螺纹孔、定位柱、定位孔、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定位槽、紧固孔、螺纹柱、复位弹簧、调节柱、第一装设板、限位柱和限位槽相互配合使用下,达到了对载物板表面的物流包裹进行防护,防止载物板表面的物流包裹在升降台本体和载物板移动时,物流包裹发生掉落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限位片(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3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装设环(33),所述装设环(33)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轴承(34),所述轴承(34)的内环与所述螺纹柱(31)固定套接,所述装设环(33)的底面与所述复位弹簧(30)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本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装设块(4),所述装设块(4)的顶面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避震器(5),所述避震器(5)的底面与所述自锁万向轮(3)的顶面固定安装,所述装设块(4)的底面开设有两个装设槽(6),所述装设槽(6)的内部顶面固定安装有强力弹簧(7),所述装设槽(6)的内圆壁面活动套接有压板(8),所述压板(8)的顶面与所述强力弹簧(7)固定安装,所述压板(8)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的底面与所述自锁万向轮(3)的顶面固定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设槽(6)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限位环(10),所述限位环(10)的内圆壁面与所述连接柱(9)活动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32)的表面开设有滚花(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设板(16)、所述第二装设板(17)、所述第一防护板(18)和所述第二防护板(19)的表面涂有防滑涂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限位片(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3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装设环(33),所述装设环(33)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轴承(34),所述轴承(34)的内环与所述螺纹柱(31)固定套接,所述装设环(33)的底面与所述复位弹簧(30)固定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本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装设块(4),所述装设块(4)的顶面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圆壁面固定套接有避震器(5),所述避震器(5)的底面与所述自锁万向轮(3)的顶面固定安装,所述装设块(4)的底面开设有两个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皖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