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9349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湿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包括对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规划鸟类友好型生态湿地,打造不同类型及尺度恰当的鸟类栖息湿地生境,形成丰富多样的稻田湿地生境;构建鸟类友好型稻田生境,丰富稻田的生物多样性,为鸟类提供适宜栖息地及食物;采用合理控制稻田水位、合理施肥及绿色防控的综合鸟类友好种植技术方式;制定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综合管理方式,制定冬季稻田管理模式;评估科学监测;分析生态种植效益。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以友好型生产方式打造鸟类栖息地实现鸟类保护,开发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湿地生态修复,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1、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20世纪中后期由于湿地围垦、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过度利用等不合理利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造成湿地功能降低甚至丧失。近些年,我国多措并举保护修复湿地生态环境,但目前的湿地生态修复方式多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主要以生态效益为主,很少考虑经济效益。然而湿地也是人类赖以物质基础,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尤其是中国滨海区域,其作为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如何推动滨海候鸟栖息地的保护与发展,实现滨海湿地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时代交给我们的命题。因此,如何增加湿地保护修复生态建设活力,既保护当地区域珍稀鸟类及生物多样性,又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

2、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目前的湿地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鸟类资源调查应结合历史资料和现状观测,对待种植区域及周边的鸟类分布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梳理鸟类变化趋势,为湿地生境规划设计提供思路及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生态化配套设施占稻田面积的比例在10%-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稻田有机种植模式,严格按照GB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鸟类资源调查应结合历史资料和现状观测,对待种植区域及周边的鸟类分布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梳理鸟类变化趋势,为湿地生境规划设计提供思路及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生态化配套设施占稻田面积的比例在10%-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稻田有机种植模式,严格按照gbt19630-2019《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和管理体系要求》的有关要求,确保鸟类栖息环境及食物的安全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水稻种植密度在基于综合常规水稻种植密度及水鸟活动空间需求,适当降低种植密度,既保证稻田的正常生产,又为鸟类提供栖息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稻田水位管理,结合不同生育期用水需求及水鸟栖息需求,稻田采用常年灌溉,插秧期保持水位在5-6cm,分蘖期保持水位2-3cm,孕穗期保持水位5-6cm,抽穗期保持水位3~5cm,成熟期保持水位在3-4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湿地生态修复的鸟类友好型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珍闫泽群张亚楠冉全倪清源辛至然张海吴其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黄海湿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