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凹模活动斜楔退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447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适用于汽车工业及五金制件的一种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凹模活动斜楔退料结构。该结构包括:驱动部分和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其中驱动部分是冲压设备的上模,上模设置驱动块,驱动面前端为斜角度,后侧为垂直接触面,垂直接触面的长度需大于下模上翻孔、翻边斜楔组件的垂直行程,且有一定余量;其中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安装在上模压料板上,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包括限位组件,导向组件及弹簧回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后凹模卡料,带料影响了制件精度的情况,尤其在精度高、工序少、空间小等情况下,既可以保证制件的精度要求,又没有增加工序,节约了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适用于汽车工业及五金制件的一种非垂直 向上翻孔、翻边凹模活动斜楔退料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冲压工艺的日渐成熟,制件的形状越来越复杂,精度要求 不断提高,同时,鉴于成本压力的增大,就需要冲压工序、模具大小和机床的使用数量不断 减少,来节约成本,这就致使很多时候出现设计空间小,制件精度要求高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工序少时出现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造成影响制件精度的情况, 对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后,模具开模后凹模造成的卡料,带料影响了制件精度的情况进行 修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凹模活动斜楔退料结构,该结构包括驱动部分和活动 凹模工作部分;其中驱动部分是冲压设备的上模,上模设置驱动块,驱动面前端为斜角度, 后侧为垂直接触面,垂直接触面的长度需大于下模上翻孔、翻边斜楔组件的垂直行程,且有 一定余量;其中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安装在上模压料板上,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包括限位组件, 导向组件及弹簧回程组件。上述限位组件是限位螺栓。上述导向组件是导套。上述弹簧回程组件是回程弹簧。进一步的,在活动凹模工作部分设有耐磨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后凹模卡料,带料影响了 制件精度的情况,尤其在精度高、工序少、空间小等情况下,既可以保证制件的精度要求,又 没有增加工序,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在压料板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1.上模2.上模压料板3.压料板镶块4.上模驱动块5.活动凹模6.限位 螺栓7.回程弹簧8.导套9.耐磨板10.下模11.凸模镶块12.下模上翻孔、翻 边斜楔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公开一种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凹模活动斜楔退料结构。其结构包括驱动部分和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其中驱动部分是冲压设备的上模1,上模1设置驱动块4, 驱动面前端为斜角度,后侧为垂直接触面,斜角度是为使活动凹模到达工作位置,垂直接触 面的长度需大于下模上翻孔、翻边斜楔组件12的垂直行程,且有一定余量,因为活动凹模 需要先到位后下模上翻孔组件才可以翻孔,因此垂直接触面的长度需大于上翻孔的垂直行 程;由于考虑到加工问题,其中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安装在上模压料板2压料板镶块3上,活 动凹模工作部分包括限位组件,导向组件及弹簧回程组件。限位组件是限制凹模活动翻孔、 翻边的行程,导向组件是使活动凹模在不断活动工作中,仍能保持活动凹模5在工作时的 精度,弹簧回程组件是使活动凹模在翻孔,翻边后回程的制件与凹模不干涉。所述的限位组 件是限位螺栓6,导向组件是导套8,弹簧回程组件是回程弹簧7。限位螺栓6限制凹模活动 行程,导套8的导向得以确保活动凹模5的翻孔精度,回程弹簧7使工作后将活动凹模5回 程。此外,还可设有耐磨板9。耐磨板9主要作用是防侧向力,确保活动凹模5在长时 间工作中仍保持精度要求。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本技术在上模压料板2压到制件后,上模驱动块4开始接触活动凹模5,由于 上模驱动块4前端为斜面,与活动凹模5的接触面也为斜面会推动活动凹模5,活动凹模5 沿导套向下移动,回程弹簧7压缩,待活动凹模5到达指定工作位置后,上模驱动块4继续 向下,此时接触活动凹模5斜面的是垂直导向面,不会影响活动凹模5的位置,垂直接触面 的长度需大于下模上翻孔、翻边斜楔组12的垂直行程,且有一定余量。下模上翻孔、翻边 斜楔组12和凸模镶块11安装在下模10上,且凸模镶块11和下模上翻孔、翻边斜楔组12 的凸模需设置导向关系,保证精度和寿命,然后下模上翻孔、翻边斜楔组12开始工作,翻孔 后,下模上翻孔、翻边斜楔组12先回程,待下模上翻孔、翻边斜楔组12回程后,上模驱动块 4回退完垂直接触面头部斜面开始接触活动凹模5,活动凹模5受到弹簧7压缩力的作用, 接触上模驱动块4的斜面开始回程,上模驱动块4斜面脱离活动凹模5时,活动凹模5回程 结束,然后压料板2上移,制件不会带料、卡料,完成了一个工作周期。权利要求一种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凹模活动斜楔退料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驱动部分和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其中驱动部分是冲压设备的上模(1),上模(1)设置驱动块(4),驱动面前端为斜角度,后侧为垂直接触面,垂直接触面的长度需大于下模上翻孔、翻边斜楔组件(12)的垂直行程,且有一定余量;其中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安装在上模压料板(2)上,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包括限位组件,导向组件及弹簧回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凹模活动斜楔退料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限位组件是限位螺栓(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凹模活动斜楔退料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导向组件是导套(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凹模活动斜楔退料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弹簧回程组件是回程弹簧(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凹模活动斜楔退料结构,其特征 在于,活动凹模工作部分设有耐磨板(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适用于汽车工业及五金制件的一种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凹模活动斜楔退料结构。该结构包括驱动部分和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其中驱动部分是冲压设备的上模,上模设置驱动块,驱动面前端为斜角度,后侧为垂直接触面,垂直接触面的长度需大于下模上翻孔、翻边斜楔组件的垂直行程,且有一定余量;其中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安装在上模压料板上,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包括限位组件,导向组件及弹簧回程组件。本技术解决了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后凹模卡料,带料影响了制件精度的情况,尤其在精度高、工序少、空间小等情况下,既可以保证制件的精度要求,又没有增加工序,节约了成本。文档编号B21D19/00GK201644669SQ201020171408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周平 申请人: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华庄模具有限公司;上海科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垂直向上翻孔、翻边凹模活动斜楔退料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驱动部分和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其中驱动部分是冲压设备的上模(1),上模(1)设置驱动块(4),驱动面前端为斜角度,后侧为垂直接触面,垂直接触面的长度需大于下模上翻孔、翻边斜楔组件(12)的垂直行程,且有一定余量;其中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安装在上模压料板(2)上,活动凹模工作部分包括限位组件,导向组件及弹簧回程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
申请(专利权)人:亿森上海模具有限公司上海华庄模具有限公司上海科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