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集成霰弹打击和催泪驱散的枪发非致命弹药制造技术_技高网

集成霰弹打击和催泪驱散的枪发非致命弹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394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集成霰弹打击和催泪驱散的枪发非致命弹药,包括弹壳组件和弹芯组件,所述弹壳组件包裹弹芯组件并实现对弹芯组件的抛射和点火,所述弹芯组件包括开瓣弹托、上层霰弹体和下层催泪体,通过巧妙设计长延时延期管和短延时延期管,梯次实现对上层扩爆药和下层扩爆药的引爆,通过上层推盘推动中空球形橡胶弹丸从射弹导向器可控激射,通过下层推盘推动OC刺激粉末从粉末导向器可控喷洒,既可实现对核心打击区域的有效面驱散,又可减小意外致伤概率,兼具霰弹动能打击和OC刺激粉末催泪驱散双重非致命作用功效;动能弹丸采用中空球形橡胶弹丸设计,冲击目标时具有较好延展性,打击动能大、比动能小,穿透概率低,采用无烟发射药设计,勤务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致命弹药,具体为集成霰弹打击和催泪驱散的枪发非致命弹药


技术介绍

1、非致命弹药作为遂行维稳、处突任务的主要装备,其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日益得到重视,传统非致命动能弹以橡皮弹、布袋弹为主,普遍存在有效射程近,远距离打击精度较低,且作用效果较差的问题。非致命动能弹药分独弹丸和霰弹两种,独弹丸主要用于打击单个目标,霰弹用于打击群体性目标,但射弹散布不可控,意外致伤概率较高。

2、为提高非致命动能弹对群体性目标的驱离驱散能力,需要增加其动能弹丸的数量,从独弹丸打击单个目标向霰弹打击群体目标转变,通过多弹丸打击致痛多目标,以提高其作战效能,但要减小意外伤害的概率还必须有效控制霰弹弹丸的释放,通过设计减小射弹散布,从而提高打击可控性。同时,为进一步提高作战效能,需要在动能打击的基础上集成催泪驱散、染色标记等其他非致命打击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集成霰弹打击和催泪驱散的枪发非致命弹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集成霰弹打击和催泪驱散的枪发非致命弹药,包括弹壳组件和弹芯组件,其特征在于:

3、所述弹壳组件包括弹壳体、发射装药和封口垫,所述弹壳体由不锈钢材料一体化加工制作,所述弹壳体包括弹壳座、弹筒、弹壳底缘、底火孔、高压室、传火孔、低压室、支撑台和弹壳内腔,所述弹筒和弹壳座上下串联连接,所述弹壳底缘是弹壳座底部外沿突出设置的圆柱体,所述弹壳座底部轴心处开设底火孔,所述弹壳座中部中轴线上开设呈碗状的高压室,所述高压室上端面被封盖,所述高压室上封盖轴心处开设传火孔,所述传火孔通过黄铜薄膜密封,所述弹壳座上部中轴线上开设低压室,所述低压室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空腔,所述弹壳座和弹筒连接部内侧设置支撑台,所述弹筒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体,所述弹筒围成弹壳内腔,所述弹壳座内装填有发射装药,所述发射装药包括底火和发射药,所述底火铆接在底火孔内,所述底火为机械撞击式底火,所述发射药装填在高压室内,所述发射药为散装无烟火药,所述弹筒上端口封盖有封口垫,所述封口垫与弹筒接触面采用胶粘连接;

4、所述弹壳内腔装填有弹芯组件,所述弹芯组件包括开瓣弹托、上层霰弹体和下层催泪体,所述开瓣弹托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开瓣弹托包括弹托底、弹托瓣和弹托缺口,所述弹托底下端面周边抵靠支撑台,所述弹托底下端部覆着耐高温涂层,所述弹托缺口将开瓣弹托的中上部分割为弹托瓣,所述弹托瓣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弹托瓣沿开瓣弹托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上层霰弹体和下层催泪体由开瓣弹托包裹,所述上层霰弹体包括上层弹体、中空球形弹丸、上层射弹导向器、上层推盘、上层扩爆腔和上层扩爆药,所述上层弹体为空心圆柱体,所述上层弹体內裹上层射弹导向器、中空球形弹丸和上层推盘,所述中空球形弹丸为规格一致的中空球形橡胶弹丸,所述上层射弹导向器为内部开设圆台空腔的圆柱体,所述上层射弹导向器包括射弹导向器侧壁、圆台状导向腔和射弹导向器出口,所述射弹导向器出口内径为中空球形弹丸外径的1.5倍,所述射弹导向器侧壁围成的圆台状导向腔实现对中空球形弹丸的可控散布,所述上层弹体底部承接上层推盘,所述上层推盘为轻质薄圆盘,所述上层推盘由轻质塑料加工制作,所述上层推盘下部设置上层扩爆腔,所述上层扩爆腔为圆柱形空腔,所述上层扩爆腔内装填上层扩爆药,所述上层扩爆药呈固态圆柱体状,所述上层霰弹体下部串联设置下层催泪体,所述下层催泪体包括下层弹体、oc刺激粉末、下层粉末导向器、下层推盘、下层扩爆腔、下层扩爆药、长延时延期管、传火管和短延时延期管,所述下层弹体为空心圆柱体,所述下层弹体內裹下层粉末导向器、oc刺激粉末和下层推盘,所述oc刺激粉末顶部由易碎薄盘封盖,所述下层粉末导向器包括粉末导向器侧壁、粉末导向腔和粉末导向器出口,所述粉末导向腔为下部做圆角处理的空心圆柱,所述下层弹体底部卡装下层推盘,所述下层推盘为轻质薄圆盘,所述下层推盘由轻质塑料加工制作,所述下层推盘下部设置下层扩爆腔,所述下层扩爆腔为圆柱形空腔,所述下层扩爆腔内装填下层扩爆药,所述弹托底中轴线上开孔,所述长延时延期管插入弹托底中轴线上开设的孔内,所述长延时延期管与弹托底接触面之间采用热熔胶密封,所述长延时延期管的延期时间为2s,所述下层推盘穿插传火管,所述传火管的数量为4根,4根所述传火管沿长延时延期管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4根所述传火管上部连通,所述长延时延期管尾部插入4根所述传火管上部连通部,4根所述传火管尾部插入下层扩爆腔,所述短延时延期管紧贴下层弹体内壁设置,所述短延时延期管两端折弯,所述短延时延期管为空心圆管,所述短延时延期管内装延期药,所述短延时延期管的延期时间为1s,所述短延时延期管上部弯头连通上层扩爆腔,所述短延时延期管下部弯头朝向低压室,所述传火管尾部和短延时延期管两端均通过热熔胶密封。

5、优选的,所述弹壳体、开瓣弹托和上层霰弹体均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弹壳体、开瓣弹托和上层霰弹体的中轴线重合。

6、优选的,所述底火受防暴枪击针撞击点燃发射药,所述发射药猛烈燃烧产生大量火药燃气冲破密封传火孔的黄铜薄膜,进入所述低压室,推动弹芯组件冲开封口垫并从弹筒脱离,所述长延时延期管和短延时延期管头部同时被点燃,所述短延时延期管经历1s延时后,所述短延时延期管尾部发火,点燃上层扩爆药,所述上层扩爆药猛烈燃烧产生大量燃气推动上层推盘挤压中空球形弹丸从上层射弹导向器可控喷出,所述长延时延期管经历2s的延时后,所述长延时延期管尾部发火,烧蚀密封传火管的热熔胶,点燃下层扩爆药,所述下层扩爆药猛烈燃烧产生大量燃气推动下层推盘挤压oc刺激粉末从下层粉末导向器可控喷出,先后实现对群体目标的动能打击和催泪驱散。

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8、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上层霰弹体和下层催泪体,上层霰弹体通过射弹导向器来实现对中空球形橡胶弹丸的可控散布,下层催泪体通过粉末导向器来实现对oc刺激粉末的可控喷洒,既可实现对核心打击区域的有效面驱散,又可减小意外致伤概率,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安全性和作战效能均大为提升;

9、2.本专利技术设计开瓣弹托,既减轻了弹托的质量,又增大了弹托的风阻,使得弹托和霰弹体可以尽早分离,以显著降低弹托意外致伤的概率;

10、3.本专利技术动能弹丸采用中空球形橡胶弹丸设计,且弹丸规格一致,打击目标时可有效延展,确保了高的动能和低的比动能,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出现穿透皮肤的概率大为降低;

11、4.本专利技术中弹壳组件包裹弹芯组件并实现对弹芯组件的抛射和点火,通过巧妙设计长延时延期管和短延时延期管,梯次实现对上层扩爆药和下层扩爆药的引爆,通过上层推盘推动动能弹丸可控激射,通过下层推盘推动oc刺激粉末可控喷洒,先后实现对群体目标的动能打击和催泪驱散,作战效能和战术灵活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12、5.本专利技术发射药采用无烟火药,可获得一致性较好的出口速度,同时枪口烟量较少,不会干扰使用人员正常的战术动作,本专利技术在枪管中不产生过量的火药残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集成霰弹打击和催泪驱散的枪发非致命弹药,包括弹壳组件(1)和弹芯组件(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霰弹打击和催泪驱散的枪发非致命弹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壳体(1-1)、开瓣弹托(2-1)和上层霰弹体(2-2)均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弹壳体(1-1)、开瓣弹托(2-1)和上层霰弹体(2-2)的中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霰弹打击和催泪驱散的枪发非致命弹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火(1-2-1)受防暴枪击针撞击点燃发射药(1-2-2),所述发射药(1-2-2)猛烈燃烧产生大量火药燃气冲破密封传火孔(1-1-6)的黄铜薄膜,进入所述低压室(1-1-7),推动弹芯组件(2)冲开封口垫(1-3)并从弹筒(1-1-2)脱离,所述长延时延期管(2-3-7)和短延时延期管(2-3-9)头部同时被点燃,所述短延时延期管(2-3-9)经历1s延时后,所述短延时延期管(2-3-9)尾部发火,点燃上层扩爆药(2-2-6),所述上层扩爆药(2-2-6)猛烈燃烧产生大量燃气推动上层推盘(2-2-4)挤压中空球形弹丸(2-2-2)从上层射弹导向器(2-2-3)可控喷出,所述长延时延期管(2-3-7)经历2s的延时后,所述长延时延期管(2-3-7)尾部发火,烧蚀密封传火管(2-3-8)的热熔胶,点燃下层扩爆药(2-3-6),所述下层扩爆药(2-3-6)猛烈燃烧产生大量燃气推动下层推盘(2-3-4)挤压OC刺激粉末(2-3-2)从下层粉末导向器(2-3-3)可控喷出,先后实现对群体目标的动能打击和催泪驱散。

...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霰弹打击和催泪驱散的枪发非致命弹药,包括弹壳组件(1)和弹芯组件(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霰弹打击和催泪驱散的枪发非致命弹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壳体(1-1)、开瓣弹托(2-1)和上层霰弹体(2-2)均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弹壳体(1-1)、开瓣弹托(2-1)和上层霰弹体(2-2)的中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霰弹打击和催泪驱散的枪发非致命弹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火(1-2-1)受防暴枪击针撞击点燃发射药(1-2-2),所述发射药(1-2-2)猛烈燃烧产生大量火药燃气冲破密封传火孔(1-1-6)的黄铜薄膜,进入所述低压室(1-1-7),推动弹芯组件(2)冲开封口垫(1-3)并从弹筒(1-1-2)脱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