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锂离子电池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锂离子电池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3382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Li<subgt;5</subgt;FeO<subgt;4</subgt;/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预锂化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如下步骤:S1:按质量比称取蔗糖和纳米氧化铁,然后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蒸干;S2:将步骤S1得到的材料放进管式炉内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煅烧,得到Fe<subgt;3</subgt;O<subgt;4</subgt;@C材料;S3:将步骤S2得到的Fe<subgt;3</subgt;O<subgt;4</subgt;@C材料与氧化锂混合研磨,并压制成小圆片;S4:将经步骤S3后得到的材料放进管式炉内,再次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Li<subgt;5</subgt;FeO<subgt;4</subgt;/C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材料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得到的Li<subgt;5</subgt;FeO<subgt;4</subgt;/C正极补锂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将其应用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其首次充电容量得到提升并且不会对电池的循环性能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预锂化,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libs)因其高能量密度、无记忆效应和环境友好性,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一些有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如licoo2、limn2o4、linixmnycozo2和lifepo4)已被广泛应用于商用锂离子电池中。然而,负极侧sei膜的形成会在首次充电过程中消耗正极侧的活性锂,导致电池容量下降和初始库仑效率(ice)降低,这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sei膜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锂离子电池首次充电过程中,负极表面的有机电解质会被还原分解,从而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

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预锂化技术由此而提出。通过在正极或负极材料中加入适量的预锂化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抵消形成sei膜造成的不可逆锂损失,提高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而li5feo4材料因其制备材料简单,来源广泛,比容量高(理论容量为867mah g-1),补锂效果显著而备受关注。但是li5feo4材料空气稳定性差,并且电导率低,几乎属于一种绝缘体化合物,导致li5feo4材料的总体导电能力极差,致使其容量得不到发挥。因此提高材料的导电性是当下研究的重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以克服上述现存的某种或某些技术缺陷,所制备的li5feo4/c正极预锂化试剂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导电性好,比容量高的特点。并将其用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能明显地提高电池的首次充电比容量,并且不会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按质量比称取蔗糖和纳米氧化铁,然后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蒸干;

4、s2:将步骤s1得到的材料放进管式炉内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煅烧,得到fe3o4@c材料;

5、s3:将步骤s2得到的fe3o4@c材料与氧化锂混合研磨,并压制成小圆片;

6、s4:将经步骤s3后得到的材料放进管式炉内,再次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li5feo4/c材料。

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中的质量比为蔗糖碳化后的碳质量比上氧化铁的质量,比值为10:1~20:1。

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1中去离子水的体积为100~200ml,蒸干温度为80~100℃。

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2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烧结温度为300℃~500℃,升温速度为1~5℃/min,煅烧时间为3~6h。

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3中fe3o4@c和氧化锂的摩尔比为7.5:1~8.5:1。

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3中压制成小圆片的直径为14mm~16mm。

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4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中的一种,烧结温度为300~500℃,升温速率为1~5℃/min,煅烧时间为10~20h。

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通过上述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材料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并不需要繁琐的制备流程和烧结工艺,而且材料来源广泛,经过改性后的li5feo4材料的导电性有所改善,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有利于提高正极材料的充电容量。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补锂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且其充电容量为719.95mah g-1,满足工业化要求,并将其添加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发现磷酸铁锂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86.68mah g-1,首次充电比容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说明li5feo4/c正极补锂材料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电池在循环100周后容量几乎不衰减,说明li5feo4/c正极补锂材料的添加并不会对电池的循环性能产生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中的质量比为蔗糖碳化后的碳质量比上氧化铁的质量,比值为10:1~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中去离子水的体积为100~200ml,蒸干温度为8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2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烧结温度为300℃~500℃,升温速度为1~5℃/min,煅烧时间为3~6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3中Fe3O4@C和氧化锂的摩尔比为7.5:1~8.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3中压制成小圆片的直径为14mm~16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4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中的一种,烧结温度为300~500℃,升温速率为1~5℃/min,煅烧时间为10~20h。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的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中的质量比为蔗糖碳化后的碳质量比上氧化铁的质量,比值为10:1~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1中去离子水的体积为100~200ml,蒸干温度为8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li5feo4/c正极预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2中惰性气体为氮气或氩气,烧结温度为300℃~500℃,升温速度为1~5℃/min,煅烧时间为3~6h。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友刘晓林李芝刘加丽胡辉陈嘉睿刘泓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