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具体涉及一种盘条轧后控冷方法。
技术介绍
1、超过90%的高碳钢盘条在进行使用前都要经过冷拔等后续深加工处理,这就对其强度的均匀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若盘条强度波动过大,会导致拉拔中张力波动大,影响钢丝拉拔,导致成品钢丝力学性能波动大,影响钢丝的合格率。为此,下游钢丝深加工企业要求原始高碳钢盘条的组织与强度波动越小越好。
2、高碳钢盘条的生产流程一般为:方坯加热→热轧→吐丝→控冷。目前最为常见的高速线材轧后控冷系统为斯太尔摩线,盘条经过吐丝成圈后进入斯太尔摩辊道进行运输,状态为后面的线圈落在前面的线圈上面,辊道下吹风对其进行加速冷却。但因吐丝后的盘条在斯太尔摩线上两侧搭接点位置堆积较密,中间部位堆积疏松,会出现两侧冷却慢、中间冷却快的情况,以至于横向和纵向的冷却都不均匀,进而导致了盘条同圈强度的不均匀,吐丝成圈后的盘条具有横向堆积不均匀、纵向多级变截面的特点。
3、现有技术中,多使用佳灵装置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调节斯太尔摩辊道横向上的风量分配,以两侧搭接点位置风量大、中间部位风量小的方式使盘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条轧后控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斯太尔摩辊道,在相变结束之前,使盘条在辊道前进方向上呈左右摇摆状态,相变结束之前的辊道分为若干辊道段,从入口段起,使辊道的前进速度呈慢、快、慢、快交替分布,相邻两段辊道段的速度变化幅度为1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条轧后控冷方法,其特征在于,盘条在辊道前进方向上呈现的左右摇摆状态,摆动幅度为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条轧后控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辊道前进方向,盘条相变结束之后在辊道前进方向上恢复位于一条直线上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条轧后控冷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斯太尔摩辊道,在相变结束之前,使盘条在辊道前进方向上呈左右摇摆状态,相变结束之前的辊道分为若干辊道段,从入口段起,使辊道的前进速度呈慢、快、慢、快交替分布,相邻两段辊道段的速度变化幅度为1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条轧后控冷方法,其特征在于,盘条在辊道前进方向上呈现的左右摇摆状态,摆动幅度为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条轧后控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辊道前进方向,盘条相变结束之后在辊道前进方向上恢复位于一条直线上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盘条轧后控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斯太尔摩辊道出口段的速度为0.6~0.8m/s。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陆超,李月云,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荣盛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