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属于建筑结构实验模型,具体涉及一种反力墙加载孔安装精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涌现出来,改变了传统建筑施工的格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使各种新型结构、新型材料以及新的施工工艺不断出现。实验作为建筑物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主体,是保证建筑物结构质量的主要来源,实验的误差所导致的实验数据的错误,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实验模型技术的进步,精度的提高,对国家整个建筑行业的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国家、社会及高校对结构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及对实验模型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各类新型的施工方法逐渐进入到实验室当中,返工少,效率高,操作便利,效益明显的新型技术方法将会为整个实验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而反力墙作为贯穿整个抗震性能试验的主体,它的整体刚度,局部精度都是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力墙加载管预埋件的误差是反力墙精度控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国内的反力墙加载孔安装与施工中,不论是单体安装还是整体拼装,在误差调整时难度大、效率低,很难做到精度的细微控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力墙加载孔安装精度控制装置,其特征为:包括支撑架、加载孔预埋件、调整板、骑马螺栓,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沿纵向设置并分成前后两排的竖杆,两排竖杆一一相对并成矩阵排布,同一排竖杆上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横杆,前后的横杆一一相对且高度相同,高度相同的2根相对的横杆的外端面分别均匀分布有若干调整板,前后两组调整板一一相对,所述的调整板的顶端设有弧形槽,调整板的左右部对称设有沿纵向设置的第一腰型孔,所述的调整板通过穿过第一腰型孔的自攻螺丝与横杆的外壁固定连接,前后相对的横杆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角钢,多个第一角钢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角钢,所述的第二角钢沿平行于横杆的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力墙加载孔安装精度控制装置,其特征为:包括支撑架、加载孔预埋件、调整板、骑马螺栓,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沿纵向设置并分成前后两排的竖杆,两排竖杆一一相对并成矩阵排布,同一排竖杆上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横杆,前后的横杆一一相对且高度相同,高度相同的2根相对的横杆的外端面分别均匀分布有若干调整板,前后两组调整板一一相对,所述的调整板的顶端设有弧形槽,调整板的左右部对称设有沿纵向设置的第一腰型孔,所述的调整板通过穿过第一腰型孔的自攻螺丝与横杆的外壁固定连接,前后相对的横杆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角钢,多个第一角钢的底部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角钢,所述的第二角钢沿平行于横杆的方向设置,所述的第二角钢上分布有若干组安装孔,每组安装孔均包括2个并排排列且沿横向设置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的加载孔预埋件的两端搭设在2个相对的调整板的弧形槽上,加载板预埋件通过穿过第二腰型孔的骑马螺栓与第二角钢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力墙加载孔安装精度控制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横杆和竖杆在接触面相互焊接,所述的横杆和竖杆接触的部位形成十字交叉结构,所述的第一角钢的两端分别与前后2个相对的十字交叉结构上部的同侧直角处焊接,若干第一角钢的底端共面,所述的第二角钢的顶面与第一角钢的底面焊接,所述的第二角钢有2组,2组第二角钢关于第一角钢的横向中分面对称分布,2组第二角钢的顶面共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力墙加载孔安装精度控制装置,其特征为:所述的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的尺寸分别满足加载孔预埋件以孔心为起始位置沿纵向微调正负3mm、沿横向微调正负3mm的要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东霖,许卫晓,左言华,曲成平,崔维久,吴江龙,孙有建,王育晨,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