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99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44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包括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底部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左侧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设置有理线组件;所述理线组件包括线管、通槽。本技术通过设置通槽和线管,操作人员在对电瓶车组装时,可以将电瓶车前部的电线设置在线管的内部,从而对线束进行隐藏,增加了美观,且在电瓶车受到撞击时,线管也能对其内部的电线起到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电线因挤压和摩擦而损坏,减震弹簧和阻尼器的设置,减震弹簧能够将颠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阻尼器能够对减震弹簧的回弹起进行限制,缓慢的将减震弹簧回弹的力释放出来,从而对蓄电池起着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具体为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1、电动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并且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2、根据检索,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cn203975077u,公开了一种电瓶车车架,本方案通过支撑管的第一竖部,该第一竖部之前端向前管方向弯折并连接在前管两侧,且第一竖部末端为沿向后和向上的方向弯折的横部,以及在横部的末端为沿向上和向后方向弯折的第二竖部;所述第二竖部末端与第一水平管连接;由于支撑管从前管两侧一直延伸至第一水平管上,当电瓶车摔倒或碰撞时可以有效的保护电瓶车,通过所述后座架两根第二水平管端部分别与在同侧的第一水平管连接;所述两第一水平管与同侧的平叉支架通过减震器连接;且第一水平管一端连接立管,另一端连接后座架;此时后座架和立管均不与减震器直接连接,而是通过后座支撑框间接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削减电瓶车颠簸时产生的震动。但是该电瓶车车架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缺陷,电瓶车没有设置相应的走线槽,在安装电线时电线裸露在外,不美观,并且在电瓶车受到撞击时,电线容易受到摩擦从而导致线路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通过设置通槽和线管,使得在组装电瓶车的时候,可以将电线设置在通槽的内部,从而对电线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且增加了美观,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包括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的左右两侧之间安装有顶架,所述顶架的上端安装有坐垫架,所述车架主体的一端安装有前轮架,所述车架主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坐垫架,所述车架主体底部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左侧开设有圆槽,且圆槽开设有四个,所述圆槽的内部设置有理线组件;

5、所述理线组件包括线管、通槽,所述车架主体和顶架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线管,所述线管的另一端开设有四个分支,所述线管的四个分支分别设置在四个圆槽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车架主体的右侧安装有后轮架,所述前轮架之间安装有前车轮,所述后轮架之间安装有后车轮。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前轮架的设置便于前车轮进行安装。

8、优选的,所述顶架下端面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后轮架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左侧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安装在固定座的内部。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架的设置便于对减震器进行安装。

10、优选的,所述保护箱内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上端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外侧设置有减震组件。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的材质是橡胶。

12、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阻尼器、减震弹簧,所述蓄电池的左右两侧和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阻尼器,且阻尼器共设置有九个,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保护箱的内侧,所述阻尼器的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保护箱的内侧,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蓄电池的外侧。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尼器能够在减震弹簧回弹时起到限制的作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本技术通过设置通槽和线管,操作人员在对电瓶车组装时,可以将电瓶车前部的电线设置在线管的内部,从而对线束进行隐藏,增加了美观,且在电瓶车受到撞击时,线管也能对其内部的电线起到保护的作用,从而防止电线因挤压和摩擦而损坏,减震弹簧和阻尼器的设置,减震弹簧能够将颠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阻尼器能够对减震弹簧的回弹起进行限制,缓慢的将减震弹簧回弹的力释放出来,从而对蓄电池起着保护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包括车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1)的左右两侧之间安装有顶架(2),所述顶架(2)的上端安装有坐垫架(3),所述车架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前轮架(15),所述车架主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坐垫架(3),所述车架主体(1)底部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保护箱(4),所述保护箱(4)的左侧开设有圆槽(10),且圆槽(10)开设有四个,所述圆槽(10)的内部设置有理线组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1)的右侧安装有后轮架(18),所述前轮架(15)之间安装有前车轮(16),所述后轮架(18)之间安装有后车轮(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下端面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3),所述后轮架(18)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架(17),所述连接架(17)的左侧安装有减震器(14),所述减震器(14)的另一端安装在固定座(1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箱(4)内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5),所述防滑垫(5)的上端面开设有放置槽(6),所述放置槽(6)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7),所述蓄电池(7)的外侧设置有减震组件(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21)包括阻尼器(8)、减震弹簧(9),所述蓄电池(7)的左右两侧和上端面固定设置有阻尼器(8),且阻尼器(8)共设置有九个,所述阻尼器(8)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保护箱(4)的内侧,所述阻尼器(8)的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9),所述减震弹簧(9)的一端固定设置在保护箱(4)的内侧,所述减震弹簧(9)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蓄电池(7)的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包括车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1)的左右两侧之间安装有顶架(2),所述顶架(2)的上端安装有坐垫架(3),所述车架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前轮架(15),所述车架主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坐垫架(3),所述车架主体(1)底部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保护箱(4),所述保护箱(4)的左侧开设有圆槽(10),且圆槽(10)开设有四个,所述圆槽(10)的内部设置有理线组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主体(1)的右侧安装有后轮架(18),所述前轮架(15)之间安装有前车轮(16),所述后轮架(18)之间安装有后车轮(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线束的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2)下端面的右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座(13),所述后轮架(18)的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峰姜建斌周燚张建武张文军刘燕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海立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