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及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99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1:4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及蓄电池,其中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包括蓄电池盖、极柱、藏油环槽和热缩套管;蓄电池盖设有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的底部开设有极柱孔;极柱插设于密封空间,所述极柱的下部贯穿并伸出所述极柱孔;藏油环槽开设于所述极柱的外周面;所述热缩套管外周面与所述极柱孔的内壁抵接配合,所述热缩套管的内周面密封覆盖所述藏油环槽,所述藏油环槽与所述热缩套管之间形成藏油空间,所述藏油空间填充有憎水介质。本技术提供的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憎水介质和热缩套管形成双重密封,有效的阻断电解液的爬酸路径,避免电解液和端子接触,提高了蓄电池盖的密封效果和挡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蓄电池生产,具体涉及一种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及蓄电池


技术介绍

1、端子爬酸是困扰众多蓄电池生产厂家的难题,端子爬酸指的是电池电解液沿端子表面向上延伸,在途经端子表面的过程中,电解液与端子表面合金成分发生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的现象。

2、目前常用的端子密封方式为先由一个橡胶密封圈靠物理挤压的方式将壳体与端极柱之间的缝隙密封,然后上部用树脂胶灌注,由于橡胶密封圈与极柱和壳体之间是物理挤压贴合,贴合度不高,密封距离也短,电解液会从薄弱点进入,与极柱表面合金反应生成化合物,而金属化合物体积比金属体积大且疏松,会将橡胶密封圈挤压,形成更大爬酸通道,电解液不断向上腐蚀,最终腐蚀层延伸至外部端子,现有的端子密封方式无法解决端子爬酸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及蓄电池,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端子密封效果差,无法阻止电解液腐蚀端子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包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憎水介质在所述藏油环槽内的填充量大于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藏油环槽沿所述极柱的轴向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藏油环槽的边缘相互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套管和所述密封空间的侧壁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间内填充有密封胶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憎水介质在所述藏油环槽内的填充量大于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藏油环槽沿所述极柱的轴向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藏油环槽的边缘相互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套管和所述密封空间的侧壁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空间内填充有密封胶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端子爬酸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下部覆盖有热熔胶层,所述热缩套管套设于所述热熔胶层的外周,且所述热熔胶层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会杰王建刚吴学谦张猛李玲李利通刘潇李永乐张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