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体输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流量高耐磨柱塞泵。
技术介绍
1、生产制造业中,经常涉及到对一些液体或固液混合物的输送与应用,因此需要按工艺要求输送这些流体,输送流体是实现产品生产的重要环节。流体的种类多样,被输送流体的性质如密度、粘度、磨蚀性等各不相同,而且流体的需求压力和流量也不同。
2、现有流体输送机械一般为靠驱动机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输送流体的设备(如离心泵),以及靠电机带动执行机构推动流体进行输送的设备(如齿轮泵)。
3、现有流体输送设备(离心泵、齿轮泵)适用的流体粘度范围小,耐磨耐腐蚀性差,对中高粘度流体适用性差,流量范围不足。此外,流体输送设备的密封效果不好,流体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流量高耐磨柱塞泵,可以满足更大流量的涂胶工况,柱塞泵喉部使用三层泛塞封密封和双层注油,密封性能强,可有效减少流体溢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流量高耐磨柱塞泵,包括:泵缸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流量高耐磨柱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缸体(1)、柱塞杆(2)、活塞(3)、出口罩(4)、入口罩(5)、喉部组件(6)、入口止回阀(7)和引液杆(8),所述泵缸体(1)内设置有柱塞杆(2),所述柱塞杆(2)一端连接驱动机构、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活塞(3),所述泵缸体(1)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活塞(3)配合的活塞底座(31),所述活塞底座(31)上套设有活塞导套(32),所述活塞导套(32)接触所述泵缸体(1)内壁,所述泵缸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出口罩(4)和入口罩(5),所述出口罩(4)上侧设置有喉部组件(6),所述柱塞杆(2)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喉部组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高耐磨柱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缸体(1)、柱塞杆(2)、活塞(3)、出口罩(4)、入口罩(5)、喉部组件(6)、入口止回阀(7)和引液杆(8),所述泵缸体(1)内设置有柱塞杆(2),所述柱塞杆(2)一端连接驱动机构、相对的另一端连接活塞(3),所述泵缸体(1)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活塞(3)配合的活塞底座(31),所述活塞底座(31)上套设有活塞导套(32),所述活塞导套(32)接触所述泵缸体(1)内壁,所述泵缸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出口罩(4)和入口罩(5),所述出口罩(4)上侧设置有喉部组件(6),所述柱塞杆(2)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喉部组件(6)、所述出口罩(4),所述出口罩(4)一侧设置有流体排出流道(43),所述出口罩(4)和所述入口罩(5)之间设置有若干根螺栓(41),所述螺栓(41)沿所述泵缸体(1)的周向布置,所述螺栓(41)的杆体穿过所述出口罩(4)后螺纹连接在所述入口罩(5)上,所述入口罩(5)底部设置有流体入口(52),所述入口罩(5)内设置有内储料阀体(51),所述入口止回阀(7)设置在所述内储料阀体(51)内,所述引液杆(8)穿过所述入口止回阀(7),所述引液杆(8)一端连接所述活塞(3)、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引液勺(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流量高耐磨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喉部组件(6)包括喉芯(61)、油杯(62)和喉部压圈(63),所述喉芯(61)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油杯(62)、所述喉部压圈(63),所述油杯(62)和所述喉芯(61)之间设置有第一喉部泛塞封(621),所述喉芯(61)内由上至下设置有沿轴线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二喉部泛塞封(611)、隔环(612)和第三喉部泛塞封(613),所述第三喉部泛塞封(613)接触所述喉部压圈(6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流量高耐磨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喉芯(61)两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上层注油管路(614),所述上层注油管路(614)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喉部泛塞封(611)上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青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迪泰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