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压测量式无线密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259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压测量式无线密度计,包括设置在上端的表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压测量式无线密度计


[0001]本技术属于密度计

,
特别涉及一种差压测量式无线密度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液体密度计,传统的多采用的玻璃管式的,相对数字化广泛应用的今天来讲,功能单一,不能存储,作业不方便,携带

使用都很不方便

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1、
现有密度测量方法有静态测量方法,一般是通过对采集样品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其密度
,
这种方式费用低
,
方法简单
,
且测量精度高
,
分辨力高
,
但它不能实时地反映密度的变化
,
且存在人为因素影响大和效率低的缺点
,
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计量的需要;
2、
现有在线式密度计多采用电容式差压传感器,精度差,不能满足高精度的测量需求;现有在线式密度计,对于远距离

大范围密度测量,需铺设长传输电缆,较为浪费,且后续信息处理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进行温度补偿,精度高,可靠性好,安装使用简单,可广泛使用的差压测量式无线密度计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差压测量式无线密度计,包括设置在上端的表头

连接在表头下方的差压传感器以及连接在差压传感器下方的差压量杆;所述差压量杆包括连接在差压传感器下方的连接筒
A、
连接在连接筒
A
下端的基座
A、
连接在基座
A
下端的连接筒
B
以及连接在连接筒
B
下端的基座
B
;在基座
A
表面设置有负压端波纹膜片,在基座
B
表面设置有正压端波纹膜片;在连接筒
A
内设置有负压传端充油毛细管,在差压量杆内设置有正压传端充油毛细管;在差压传感器的两个测量膜片处分别设置有负压端夹块和正压端夹块,负压端夹块和一测量膜片之间形成负压传端腔体,正压端夹块和另一测量模块之间形成正压传端腔体;所述正压传端充油毛细管上端与正压传端腔体连通,其下端与正压端波纹膜片相连;所述负压传端充油毛细管上端与负压传端腔体连通,其下端与负压端波纹膜片相连;分别在正压传端腔体和正压传端充油毛细管以及负压传端腔体和负压传端充油毛细管内充满硅油;所述差压传感器与表头电连接

[0006]本方案的正负压端通过毛细管与差压传感器导通,其中连接部分通过激光或氩弧焊接进行密封

压力可通过正负压端的波纹膜片传递至差压传感器,差压传感器输出毫伏信号,与差压值成正比

差压传感器与信号调理电路板导线连接,利用
P=
ρ
gh
,已知差压值
P
,正负压端高度差
h
,重力加速度
g
,计算出密度
ρ
,信号通过数字补偿技术,获得高精度密度值

[0007]进一步,还包括安装法兰,所述负压端夹块固定在安装法兰上方,所述正压端夹块固定安装在负压端夹块上,所述差压量杆固定在安装法兰下方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筒
A、
基座
A、
连接筒
B
基座
B
相互连通且密封;在基座
A
内设置有过油管
A
,所述过油管
A
一端与负压端波纹膜片中部的空腔正对,另一端与负压传端充油毛细
管连通;在基座
B
内设置有过油管
B
,所述过油管
B
一端与正压端波纹膜片中部的空腔正对,另一端与正压传端充油毛细管连通

[0009]优选的,在正压传端夹块和负压传端夹块上分别设置有充油孔

正负压端的过油管与毛细管及差压传感器组成的密封腔体在高真空状态下充灌硅油

[0010]优选的,所述表头包括无线表壳

设置在无线表壳内部的蓄电池和信号调理电路板;所述信号调理电路板上设置有与差压传感连接的接收模块

处理模块和发射模块;所述蓄电池分别与信号调理电路板和差压传感器电连接

[0011]本技术的信号调理电路板

接收模块

处理模块和发射模块等相关的处理

发送以及接收等程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选择,属于现有技术,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就能得出的技术方案,不属于本技术保护的客体

[0012]信号调理电路板通过表壳内装的锂电池进行供电,通过无线模块进行数字通讯,将密度值实时传输至数据平台

信号调理电路板将采集到的差压值
P
带入电路自身计算软件中,利用
P=
ρ
gh
计算公式,将密度
ρ
进行计算,并在生产过程中,对差压信号进行温度及压力补偿校正,使产品精度提升

[0013]差压测量式无线密度计根据介质在一定垂直距离上的差压值算出密度值,即使用
P=
ρ
gh
,然后转换为标准数字型号,通过通讯技术将密度型号传递至信息平台,让客户监测所测介质的密度值

密度计采用安装法兰

充油毛细管和单晶硅差压传感器焊接结构,并自动进行温度补偿,精度高,可靠性好,安装使用简单广泛使用于石灰石浆液

石膏浆液

泥浆

沥青等复杂介质的密度测量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5]1、
本技术密度计可在现场实时动态测量介质密度,大大减少了取样监测密度的人为影响和监测效率低下,在自控领域可实时反馈密度值,调整设备运行参数

[0016]2、
本技术采用无线传输,提高了平台兼容性,减少现场布线作业

[0017]3、
本技术无线传输形式采用锂电池供电,型号传输频次可远程调整

[0018]4、
本技术无线传输形式,较当下的数字输出产品传输距离远,可于移动及电信平台通讯,数据可保留,可利用大数据进行现场工况分析

附图说明
[0019]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20]图1是实施例无线密度计正视示意图;
[0021]图2是实施例无线密度计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差压测量式无线密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上端的表头(1)

连接在表头(1)下方的差压传感器(2)以及连接在差压传感器(2)下方的差压量杆;所述差压量杆包括连接在差压传感器(2)下方的连接筒
A
(3)

连接在连接筒
A
(3)下端的基座
A
(4)

连接在基座
A
(4)下端的连接筒
B
(5)以及连接在连接筒
B
(5)下端的基座
B
(6);在基座
A
(4)表面设置有负压端波纹膜片(7),在基座
B
(6)表面设置有正压端波纹膜片(8);在连接筒
A
(3)内设置有负压传端充油毛细管(9),在差压量杆内设置有正压传端充油毛细管(
10
);在差压传感器(2)的两个测量膜片处分别设置有负压端夹块(
11
)和正压端夹块(
12
),负压端夹块(
11
)和一测量膜片之间形成负压传端腔体(
13
),正压端夹块(
12
)和另一测量模块之间形成正压传端腔体(
14
);所述正压传端充油毛细管(
10
)上端与正压传端腔体(
14
)连通,其下端与正压端波纹膜片(8)相连;所述负压传端充油毛细管(9)上端与负压传端腔体(
13
)连通,其下端与负压端波纹膜片(7)相连;分别在正压传端腔体(
14
)和正压传端充油毛细管(
10
)以及负压传端腔体(
13
)和负压传端充油毛细管(9)内充满硅油;所述差压传感器(2)与表头(1)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压测量式无线密度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法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宾艳张建辉牛敏亮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西部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