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1666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G.hn变压器、同轴电缆接口电路和双绞线接口电路,所述G.hn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二初级绕组均连接外部的G.hn芯片,该G.hn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分别连接所述同轴电缆接口电路和双绞线接口电路,以使得该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同时适配接入同轴电缆和双绞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一台设备可同时实现双绞线网线和同轴电缆接入功能,可减少接入设备数量和种类,使得家庭网络布线方便,成本较低,且维护也方便,网络性能不受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用户对业务体验的追求持续提升,更高清晰度的视频、更大流量的传输数据需求都在不断增长,而旧有楼宇及家庭内网络布线困难,若要重新布线成本必然增加,在此背景下,G.hn二代技术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可以把已布设的双绞线、同轴电缆以及电源线(电力线)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基于现有管线资源提供高带宽、多业务的联网技术。
[0003]现有家庭网络布署时,因入户后不同用户端可能是通过双绞线实现数据传输,也可能是通过同轴线传输,则布线接线时针对接线不同的用户端需要两台分别支持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的接入设备,布署成本和维护成本均较高,而若仅用一台接入设备,因为双绞线和同轴线具有不同的频率和阻抗特性,不能直接互连,则需要布线者使用其他转接装置进行转接,布线接线麻烦,且不同种类的线存在适配性问题,会牺牲部分性能,例如,不同种类的线连接时,信号稳定性等性能容易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同时适配接入同轴电缆和双绞线的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G.hn变压器、同轴电缆接口电路和双绞线接口电路,所述G.hn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二初级绕组均连接外部的G.hn芯片,该G.hn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分别连接所述同轴电缆接口电路和双绞线接口电路,以使得该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同时适配接入同轴电缆和双绞线。
[0006]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同轴电缆接口电路包括第三电容和同轴电缆F接头,所述第三电容连接于所述G.hn变压器第一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和同轴电缆F接头的第1引脚之间,所述同轴电缆F接头的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连接所述G.hn变压器第一次级绕组的异名端,且所述同轴电缆F接头外露于壳体外表面,其第5引脚用于连接同轴电缆。
[0007]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双绞线接口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双绞线连接器,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G.hn变压器第二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和双绞线连接器的一数据交互引脚之间,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该G.hn变压器第二次级绕组的异名端和双绞线连接器的另一数据交互引脚之间,且所述双绞线连接器外露于壳体外表面,以连接双绞线。
[0008]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双绞线连接器为RJ45连接器,所述RJ45连接器的第5引脚连接第一电容,其第4引脚连接第二电容。
[0009]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外露于壳体表面且用于与外部的G.hn芯片连接的接入接口。
[0010]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中设置有初级侧和次级侧均为双绕组的G.hn变压器,G.hn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二初级绕组均连接外部的G.hn芯片,该G.hn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分别连接所述同轴电缆接口电路和双绞线接口电路,使得该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同时适配接入同轴电缆和双绞线,即使用一台本技术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可同时实现双绞线网线和同轴电缆接入功能,可减少接入设备数量和种类,使得家庭网络布线方便,成本较低,且维护也方便,网络性能不受影响。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
[0013]参照图1,图1为本技术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G.hn变压器T1、同轴电缆接口电路12和双绞线接口电路13,所述G.hn变压器T1的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二初级绕组均连接外部的G.hn芯片20,该G.hn变压器T1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分别连接所述同轴电缆接口电路12和双绞线接口电路13,以使得该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同时适配接入同轴电缆和双绞线。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可设置有外露于壳体表面且用于与外部的G.hn芯片20连接的接入接口。可理解地,本技术中的G.hn变压器T1中初级侧和次级侧均为双绕组,可通过调整绕组中线圈的匝数比来实现阻抗匹配,保证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接入可达到最佳性能,兼顾平衡式的双绞线和非平衡式的同轴电缆的使用场景。基于上述设计,使用一台本技术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可同时实现双绞线网线和同轴电缆接入功能,可减少接入设备数量和种类,使得家庭网络布线方便,成本较低,且维护也方便,网络性能不受影响。
[001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同轴电缆接口电路12包括第三电容C3和同轴电缆F接头CN2,所述第三电容C3连接于所述G.hn变压器T1第一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和同轴电缆F接头CN2的第1引脚之间,所述同轴电缆F接头CN2的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连接所述G.hn变压器T1第一次级绕组的异名端,且所述同轴电缆F接头CN2外露于壳体外表面,其第5引脚用于连接同轴电缆。本实施例中,所述同轴电缆F接头CN2的接口端外露于壳体外,以便于通过同轴电缆连接外部用户终端。
[0015]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双绞线接口电路13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双绞线连接器CN1,所述第一电容C1连接于所述G.hn变压器T1第二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和双绞线连接器CN1的一数据交互引脚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2连接于该G.hn变压器T1第二次级绕组的异名端和双绞线连接器CN1的另一数据交互引脚之间,且所述双绞线连接器CN1外露于壳体外表面,以连接双绞线。
[0016]具体地,所述双绞线连接器CN1为RJ45连接器,所述RJ45连接器的第5引脚连接第
一电容C1,其第4引脚连接第二电容C2。本实施例中,所述RJ45连接器的接口端外露于壳体外,以便于通过双绞线连接外部用户终端,实现数据传输。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中设置有初级侧和次级侧均为双绕组的G.hn变压器,G.hn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二初级绕组均连接外部的G.hn芯片,该G.hn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分别连接所述同轴电缆接口电路和双绞线接口电路,使得该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同时适配接入同轴电缆和双绞线,且可通过调整绕组线圈的匝数比来实现阻抗匹配,保证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接入可达到最佳性能,可知,使用一台本技术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可同时实现双绞线网线和同轴电缆接入功能,同时兼顾平衡式的双绞线和非平衡式的同轴电缆的使用场景,可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G.hn变压器、同轴电缆接口电路和双绞线接口电路,所述G.hn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绕组和第二初级绕组均连接外部的G.hn芯片,该G.hn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分别连接所述同轴电缆接口电路和双绞线接口电路,以使得该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同时适配接入同轴电缆和双绞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hn协议的通信网络接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接口电路包括第三电容和同轴电缆F接头,所述第三电容连接于所述G.hn变压器第一次级绕组的同名端和同轴电缆F接头的第1引脚之间,所述同轴电缆F接头的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连接所述G.hn变压器第一次级绕组的异名端,且所述同轴电缆F接头外露于壳体外表面,其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立全蒋碧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首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