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坎迪公司专利>正文

洗衣干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126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烘干回路的洗衣干衣机(1),所述烘干回路具有通过烘干管(16)而彼此连通的引入单元(17,18)、热交换器(10)及加热单元(21),其中,烘干回路进一步包括吸收设备(23),并且洗衣干衣机(1)配置成使得:在烘干程序中,烘干空气(22)被传送成穿过所述热交换器(10)以便通过冷凝进行除湿以及穿过吸收设备(23)以便通过吸收材料进行吸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洗涤并烘干衣物的家用洗衣干衣机
技术介绍
家用洗衣干衣机已知包括支撑及外壳结构,其中容纳了洗涤桶,洗涤桶设有前开 口,前开口可以通过铰接于外壳前部的舷窗门关闭。在洗涤桶内,绕水平或倾斜轴线可枢转 地容纳有洗涤篮,以便待容置在其中的衣物能洗涤和/或烘干。洗涤篮也限定了前开口,该 前开口定位成与洗涤桶的开口相适配,以便放入/取出衣物。洗涤桶适于在洗衣步骤中容纳洗涤液体以及在衣物烘干步骤中作为烘干回路的 一部分。设置可以连接到水源的洗涤水输送系统,以便将自来水、清洁剂物质和辅助物质 装到洗涤桶。在洗涤桶的底部上,排水管设有与之相联的排水泵,用以从洗涤桶排出液体并 且与供给电阀一起控制洗涤桶内的液位。为了在各种洗涤与漂洗步骤中实现洗涤液体的再 循环,可设置结合有再循环泵的再循环管,其具有连接于洗涤桶底部以能够获取洗涤液体 以进行再循环的第一引入端,以及布置成接近于洗涤篮的上部并用于将液体再供给到衣物 篮的第二再供给端。设置布置在桶壁与衣物篮之间的间隙中的电阻,以加热容纳在洗涤桶 中的洗涤液体。现有技术的洗衣干衣机的烘干回路典型地包括引入单元、热交换器和带有电阻的 加热单元,它们通过烘干管彼此连通。在这种循环回路中,引入单元产生的气流被电阻加热并被吹到洗涤篮,在洗涤篮 处当气流穿过湿的衣物时气流使织物中含有的水分蒸发。在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一般 是与洗涤桶分开并设有喷洒嘴的容器——中,湿空气被冷水流冷却。由于这种冷却,蒸气冷 凝并被收集而后与冷却水一同被排出。然后除湿后的空气被引入单元再次抽吸并再循环。冷却水通常通过带有专用电阀——该专用电阀控制至热交换器(冷凝器)的自来 水的加载——的冷却管而被供给至热交换器。现有技术的烘干设备,尽管在很多方面令人满意,但是在烘干步骤中耗电高及耗 冷却水多。同样在家用电器领域,进一步已知的是使用沸石来吸湿。沸石是具有规则晶体多 微孔结构的矿物,包括大量的微空穴以及很大的总表面和晶体内的巨大空腔。由于所述结 构,沸石适于通过在其多微孔结构的广阔表面上吸收水分子而容纳大量的水分。通过随后 加热沸石矿物,水分子以水蒸气的形式解吸和释放。在洗碗机上使用沸石除湿设备的经验并未有利地适用于处理衣物的洗衣干衣机, 原因在于,烘干空气穿过一个或更多沸石单元的流动会引起相当大的流动阻力及相应的引 入单元的功率增加和功率消耗。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标是提供一种洗衣干衣机,其具有在烘干步骤中增加烘干功率 同时减低能耗和水耗的特性。此目标及其他目标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干衣机达到。有利的实施方式 是从属权利要求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洗衣干衣机包括适于容纳洗涤液体的洗涤桶;适于容 置衣物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洗涤桶内的洗涤篮;烘干回路,其具有通过烘干管彼此连通的引 入单元、热交换器和加热单元,并且,被配置成传送烘干气流穿过洗涤篮,其中,烘干回路进 一步包括吸收设备,吸收设备具有吸收腔,其限定用于烘干气流的通道,沸石筒,其布置在与该烘干气流接触的吸收腔中,从而从该烘干气流吸收水分, 加热装置,其布置成与沸石筒处于热交换关系,并适于促使水分从沸石筒释放,其中,洗衣干衣机配置成使得,在烘干程序中,烘干空气被传送成同时穿过热交换 器以便通过冷凝进行除湿和穿过吸收设备以便借助于沸石筒进行吸湿。由于冷凝和借助于沸石的吸收的组合使用,一方面,实现了节省冷却水,另一方 面,与只基于沸石吸收的除湿相比,实现了显著减少沸石量并因此而减小尺寸和流动阻力。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该洗衣干衣机包括再循环管及与再循环管相联的再循环 泵,其适于从洗涤桶底部获取洗涤液体并将洗涤液再供给于洗涤篮,其中,再循环管布置成 与吸收设备的沸石筒处于热交换关系,并且,洗衣干衣机配置成使得在洗涤步骤中,被加 热并再循环的洗涤液体加热沸石筒以使后者释放之前吸收的水分。因此,洗涤液体的热能被用来“再生”沸石筒,从而使后者做好准备以在后续的烘 干步骤中吸收水分。附图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认识其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通过非 限制性示例在下文描述,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侧割视图;图2是图1的洗衣干衣机的截面的细部的放大图;图3是根据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细部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烘干回路的主视示意图;图4A显示了图4的细节;图5是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烘干回路的主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洗衣干衣机的烘干回路的主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洗衣干衣机包括支撑及外壳结构2,其中容纳了洗涤桶3,洗涤桶3设有 前开口,该前开口可以通过铰接于外壳前部的舷窗门关闭。在洗涤桶3内,绕水平或倾斜轴 线可枢转地容纳有洗涤篮,以便待容置在其中的衣物能洗涤和/或烘干。洗涤篮5也限定 了前开口,其定位成与洗涤桶的开口相适配,以便放入/取出衣物。洗涤桶3适于在洗衣步骤中容纳洗涤液体以及在衣物烘干步骤中作为烘干回路的一部分。在洗涤桶3的底部13,排水管14设有与之相联的排水泵15,用于从洗涤桶3排出 洗涤液体并且与供给电阀6 —起控制洗涤桶3内的液位。为加热容纳在洗涤桶3内的洗涤液体,提供线圈电阻11,电阻11布置在洗涤桶3 内,特别是布置在洗涤桶3的底部13上、位于桶壁3与衣物篮5之间的间隙中。洗衣干衣机1进一步包括闭环烘干回路,其带有抽吸单元,如由电机18驱动的风 扇叶轮17,以及热交换器10和带有电阻21的加热单元,它们通过烘干管16彼此连通。在这种环式回路中,抽吸单元17、18产生的气流22被电阻21加热并被吹到洗涤 篮5,在洗涤篮5处当气流22穿过湿的衣物时气流22使织物内的水蒸发。热交换器10布 置在衣物篮5下游(相对于烘干气流22的方向),并冷却从洗涤篮5流出的空气。由于这种冷却,蒸气冷凝并被收集而后排出,如与冷却水体一起。然后除湿后的空 气被抽吸单元17、18吸回并再循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烘干回路进一步包括适于从烘干空气22吸收水分的吸 收设备23。吸收设备23包括限定了用于烘干气流22的通道25的吸收腔24,以及布置在 吸收腔24中的沸石筒26,沸石筒26与烘干气流22接触,从而从烘干气流22吸收水分。吸收设备23进一步包括布置成与沸石筒26处于热交换关系、并适于使水分从沸 石筒26中释放的加热装置27 (沸石矿物的热“再生”)。洗衣干衣机1因而配置成使得在烘干程序中,烘干空气22被传送而穿过热交换 器10以便借助于冷凝而进行除湿以及穿过吸收设备23以便通过沸石筒26进行吸湿。由于在同一烘干回路中组合使用冷凝和使用借助于沸石筒的吸湿,与仅基于沸石 的吸湿相比,一方面实现了冷却水的节省,另一方面则实现显著减少沸石量并因此而明显 减小尺寸和流动阻力。为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在整个说明书中将参照“含有至少一个沸 石筒的吸收设备”。但是专利技术人并非意图将本专利申请限制于沸石矿物。沸石矿物是适于 响应于加热而释放水分的吸湿物质的优选但非限制性的示例。因此,对于“沸石”材料的任 何特别论述都可自动认为所提及的是一或多种等同吸收及热再生材料。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上文描述的特性的洗衣干衣机,并且该 洗衣干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洗涤和烘干衣物的洗衣干衣机(1),包括:  洗涤桶(3),其适于容纳洗涤液体;  洗涤篮(5),其适于容置衣物并以可枢转方式支撑于所述洗涤桶(3)内;  烘干回路,其具有通过烘干管(16)而彼此连通的引入单元(17,18)、热交换器(10)和加热单元(21),所述烘干回路适于输送穿过所述洗涤篮(5)的烘干气流(2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回路进一步包括吸收设备(23),所述吸收设备(23)具有:  吸收腔(24),其与所述烘干管(16)连通并限定用于烘干气流(22)的通道(25),  吸收材料的筒(26),所述吸收材料特别是沸石,所述筒(26)布置在所述吸收腔(24)中并与所述通道(25)接触,  加热装置(27),其布置成与所述吸收材料的筒(26)处于热交换关系并适于促使水分从所述筒(26)释放,  其中,所述洗衣干衣机(1)配置成使得:在烘干程序中,烘干空气(22)被传送成穿过所述热交换器(10)以便借助于冷凝进行除湿以及穿过所述吸收设备(23)以便借助于所述吸收材料进行吸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尔瓦诺富马加利
申请(专利权)人:坎迪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