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宇亭专利>正文

一种手持设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1227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持设备支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手持设备支架,该手持设备支架中脱离开关自脱离壳的一侧可朝向第一空间移动,密封件穿套于脱离开关的一端;脱离壳包括用于限位脱离开关的限位通道,脱离开关与限位通道间隙设置,密封件与限位通道的内壁相抵;脱离开关可受力沿限位通道向第一空间移动并使密封件自限位通道内移入第一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按压支撑杆与限位通道之间的缝隙不受到阻隔,空气可从缝隙中流入第一空间,从而通过第一空间流向上吸附盖与手持设备之间,从而使得上吸附盖对手持设备的吸附力逐渐消失,手持设备可从吸附主体上脱落,避免了用户需要花费较大力才能将手持设备取出,同时也避免产生碰撞,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用户的使用体验。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设备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手持设备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手持设备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的普及率快速提升,汽车和智能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已密不可分,因这些移动终端电子产品中很多都安装了各种应用软件(如导航,各种控制APP等等)。但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因震动较大导致这些电子设备使用的不能有效固定或固定较为麻烦,需要用到支架来进行固定。
[0003]目前现有的吸附式手持设备支架是通过空气负压,把手机或电子通讯设备吸附于另外的设备上,这种结构的手持设备支架在用户将手机或其他手持设备装入后,通常具备较强的吸附力,以使手机能稳定吸附于手持设备支架上,避免其掉落。然而这种结构的手持设备支架通常不具备取出功能,当用户想要将手机从支架上取下时,往往需要耗费较大力气,并且在一些狭小的空间内(如车内)容易产生碰撞,从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4]基于此,亟需研发出一种手持设备支架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取出手机的手持设备支架。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手持设备支架,用于对手持设备进行吸附固定,包括吸附主体,所述吸附主体包括:
[0008]上吸附盖,用于支撑所述手持设备;
[0009]气泵,具有第一空间,所述气泵用于对所述上吸附盖和所述手持设备之间的空气进行抽真空;
[0010]电机,连接于所述气泵;/>[0011]主控板,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运转;
[0012]脱离组件,包括脱离壳、脱离开关和密封件,所述脱离壳安装于所述气泵,所述脱离开关自所述脱离壳的一侧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移动,所述密封件穿套于所述脱离开关的一端;
[0013]所述脱离壳包括用于限位所述脱离开关的限位通道,所述脱离开关与所述限位通道间隙设置,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限位通道的内壁相抵;
[0014]所述脱离开关可受力沿所述限位通道向所述第一空间移动并使所述密封件自所述限位通道内移入所述第一空间。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脱离开关包括脱离按钮和按压支撑杆,所述脱离按钮螺纹连接于所述按压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空间的一端;
[0016]所述按压支撑杆远离所述脱离开关的一端向周侧凸伸出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
述脱离壳的侧壁相抵。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脱离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弹性件,所述按压支撑杆朝向所述第一空间凸伸出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贯穿所述弹性件并与所述弹性件活动连接。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支撑杆与所述限位通道间隙设置,定义所述按压支撑杆和所述限位通道之间所产生的缝隙为第一间隙;
[0019]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范围在所述限位通道宽度的1/9~1/10之间。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采用弹簧。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主体还包括下吸附盖,所述上吸附盖和所述下吸附盖合围形成收容腔,所述气泵和所述脱离组件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
[0022]所述上吸附盖和所述下吸附盖的一侧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配合孔,所述脱离按钮经由所述按压支撑杆支撑自所述配合孔凸伸与所述收容腔的外侧。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泵在所述第一空间内还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与所述延伸部对向设置;
[0024]所述延伸部可随着所述按压支撑杆的移动对所述抽气口进行堵塞或分离。
[00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贴设于所述抽气口的外周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空间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支撑杆上还设有限位槽,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限位槽内;
[0027]所述限位槽的深度范围在所述密封件的内侧壁到外侧壁长度的2/3~3/5之间。
[002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抽气口直径的长度范围在所对应的所述延伸部直径的3/4~4/5之间。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用户想要从手持设备支架上取下手持设备时,通过按压脱离按钮使得按压支撑杆受力沿限位通道向第一空间移动,当脱离按钮被按压到位后,密封件自限位通道内随着按压支撑杆的移动从而移入第一空间,此时密封件与限位通道内壁的抵接关系改变为相互分离关系,使得按压支撑杆与限位通道之间的缝隙不受到阻隔,空气可从缝隙中流入第一空间,从而通过第一空间流向上吸附盖与手持设备之间,从而使得上吸附盖对手持设备的吸附力逐渐消失,手持设备可从吸附主体上脱落,避免用户需要费力将手持设备从手持设备支架上取出,同时也避免产生碰撞,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一种手持设备支架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1]图2为图1中吸附主体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图2中收容腔内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吸附主体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0034]图5为本技术吸附主体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0035]图6为图5中脱离开关与气泵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技术吸附主体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0037]图8为本技术一种手持设备支架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
[0039]100、手持设备支架;10、手持设备;11a、收容腔;20、吸附主体;21、电机;
[0040]31、上吸附盖;311、第一穿孔;312、第二穿孔;
[0041]32、下吸附盖;313、配合孔;
[0042]321、抵接杆;
[0043]41、主控板;411、第一开关;412、第二开关;
[0044]51、气压反馈件;511、反馈壳;512、气囊;
[0045]61、气泵;611、推杆;612、第一单向阀;613、第二单向阀;
[0046]621、气缸;61a、第一空间;61b、第二空间;61c、第三空间;
[0047]71、脱离组件;711、第三穿孔;712、第四穿孔;714、密封件;715、弹性件;716、抽气口;
[0048]713、脱离开关;731、脱离按钮;
[0049]732、按压支撑杆;741、限位部;742、延伸部;743、限位槽;
[0050]81、排气壳;811、第五穿孔;
[0051]721、脱离壳;72a、限位通道;
[0052]91、支撑架;911、支撑杆;912、第一转轴;913、第二转轴;914、底座;
[0053]921、扭接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设备支架,用于对手持设备进行吸附固定,包括吸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主体包括:上吸附盖,用于支撑所述手持设备;气泵,具有第一空间,所述气泵用于对所述上吸附盖和所述手持设备之间的空气进行抽真空;电机,连接于所述气泵;主控板,用于控制所述电机运转;脱离组件,包括脱离壳、脱离开关和密封件,所述脱离壳安装于所述气泵,所述脱离开关自所述脱离壳的一侧可朝向所述第一空间移动,所述密封件穿套于所述脱离开关的一端;所述脱离壳包括用于限位所述脱离开关的限位通道,所述脱离开关与所述限位通道间隙设置,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限位通道的内壁相抵;所述脱离开关可受力沿所述限位通道向所述第一空间移动并使所述密封件自所述限位通道内移入所述第一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开关包括脱离按钮和按压支撑杆,所述脱离按钮螺纹连接于所述按压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空间的一端;所述按压支撑杆远离所述脱离开关的一端向周侧凸伸出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脱离壳的侧壁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弹性件,所述按压支撑杆朝向所述第一空间凸伸出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贯穿所述弹性件并与所述弹性件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支撑杆与所述限位通道间隙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宇亭
申请(专利权)人:盛宇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