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1052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1:59
提供一种不引起重量增加就能够实现节能,且能够抑制噪声的电动阀。电动阀具有:由电机驱动进行旋转,并且在轴线方向上移动的阀轴;在阀室内具备阀座和导向部件,并且将所述阀轴保持为能够旋转的阀主体;及与所述阀轴连接的阀芯单元,所述阀芯单元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部件的中空筒部沿着所述阀主体的轴线方向滑动的套筒;及与所述套筒连结,落座于所述阀座或者从所述阀座离开的座部件,当所述座部件从所述阀座离开最大距离时,所述座部件与所述导向部件抵接。述导向部件抵接。述导向部件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阀。

技术介绍

[0002]例如,电机驱动型的电动阀具有使由步进电动机驱动进行旋转的阀轴的外螺纹部与设置于阀主体的内螺纹孔螺合而成的螺纹机构。通过该螺纹机构,使阀轴一边绕轴线旋转,一边在轴线方向上位移,使阀芯与阀座的间隙增减来控制流量。
[0003]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动阀中,配置有能够相对于固定于阀主体的中空筒状的保持架进行相对移动的座部件,该座部件与阀轴连结且安装于相对于保持架能够滑动的套筒的下端。通过阀轴进行升降,形成于座部件的锥状的座面落座于阀座从而成为闭阀状态,或者座面从阀座离开从而成为开阀状态。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

110450号公报
[0007]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根据专利文献1的电动阀,在开阀状态下,从供给侧圆管进入阀室内的制冷剂通过座面与阀座之间的间隙而制冷剂向排出侧圆管流动。此时,由于座部件悬臂状地支承于套筒的下端且配置于与供给侧圆管相对的位置,因此从供给侧圆管流入的制冷剂与座部件直接接触,有引起座部件的振动而由此产生噪声的担忧。为了抑制这样的座部件的振动,一种方法是提高各部的刚性或者缩小套筒与保持架的间隙,但是提高各部的刚性会引起重量增加,另外当缩小套筒与保持架的间隙时,滑动阻力会增大,为了驱动阀轴需要较大的力,有无法实现节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引起重量增加就能够实现节能,且能够抑制噪声的电动阀。
[0010]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本技术的电动阀,具有:
[0012]阀轴,该阀轴由电机驱动进行旋转,并且在轴线方向上移动;
[0013]阀主体,该阀主体在阀室内具备阀座和导向部件,并且将所述阀轴保持为能够旋转;以及
[0014]阀芯单元,该阀芯单元与所述阀轴连接,
[0015]所述阀芯单元具有套筒和座部件,该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部件的中空筒部沿着所述阀主体的轴线方向滑动,该座部件与所述套筒连结,落座于所述阀座或者从所述阀座离开,
[0016]当所述座部件从所述阀座离开最大距离时,所述座部件与所述导向部件抵接。
[0017]技术的效果
[0018]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不引起重量增加就能够实现节能,且能够抑制噪声的电动阀。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闭阀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
[0020]图2是表示中间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
[0021]图3是表示开阀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
[0022]图4是放大表示中间状态下的膨胀阀的阀芯单元附近的纵剖视图。
[0023]符号说明
[0024]1 电动阀;
[0025]10 阀主体;
[0026]11 阀座部件;
[0027]11e阀座;
[0028]15导杆;
[0029]15b中空筒部;
[0030]15e 第一锥面;
[0031]21 阀轴;
[0032]30 转子;
[0033]35 闭阀方向用可动止动件;
[0034]36 开阀方向用可动止动件;
[0035]50 定子;
[0036]53 定子线圈;
[0037]55 闭阀方向用固定止动件;
[0038]56 开阀方向用固定止动件;
[0039]70 阀芯单元;
[0040]71 套筒;
[0041]71c连通孔;
[0042]72座部件;
[0043]72c座面;
[0044]72g 第二锥面;
[0045]73 垫圈;
[0046]74 上侧螺旋弹簧;
[0047]76 弹簧支架部件;
[0048]77 下侧螺旋弹簧;
[0049]VC 阀室;
[0050]T1第一配管;
[0051]T2第二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3]图1是表示闭阀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闭阀状态与开阀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开阀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动阀的纵剖视图。在此,上方是指电动阀1中的转子侧,下方是指相对于转子的阀座侧。
[0054](电动阀的结构)
[0055]电动阀1具备:上端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阀主体10;有顶圆筒状的壳体45,该壳体45的下端部通过焊接等而与阀主体10的上端面密封接合;导杆(导向部件)15,该导杆15固定于阀主体10的内侧;阀轴21,该阀轴21配设于导杆15的内侧;转子30,该转子30能够一体转动地连结固定于阀轴21;以及定子50,该定子50外嵌于壳体45的外周,以驱动转子30旋转。在此,由转子30和定子50构成步进电动机。将电动阀1的轴线设为L。
[0056]阀主体10是将中空圆筒部10a和底壁部10b相连设置而成的。中空圆筒部10a与底壁部10b的壁厚大致相等。
[0057]在底壁部10b的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开口10d,阀座部件11通过钎焊等固定于开口10d。阀座部件11是将各自中空的缩径圆筒部11a和扩径圆筒部11b在轴线L方向上相连设置而成的,缩径圆筒部11a的壁厚比扩径圆筒部11b的壁厚薄。缩径圆筒部11a与开口10d嵌合。在形成于扩径圆筒部11b的下端的环状凹部11c嵌插有第一配管T1的端部并通过钎焊等而连接。
[0058]在缩径圆筒部11a与扩径圆筒部11b的中央形成有节流孔11d,在节流孔11d的上端(缩径圆筒部11a的上端内周)形成有阀座11e。节流孔11d的内径在阀座11e侧的下端侧缩径。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杆15和阀座部件11固定于阀主体10并成为其一部分。
[0059]在阀主体10的中空圆筒部10a形成有入口开口10e,在入口开口10e嵌插有第二配管T2的端部并通过钎焊等而连接。将入口开口10e的轴线设为O。
[0060]壳体45的下端抵靠在阀主体10的上端并通过焊接接合,从而在阀主体10与壳体45密闭的状态下一体化。另外,在阀主体10的上端,在壳体45的下端内侧配置有凸缘状圆盘18。优选的是,凸缘状圆盘18在阀主体10与壳体45焊接时同时被焊接。在凸缘状圆盘18设置有多个贯通孔,使制冷剂(流体)能够在阀主体10的内部与壳体45的内部之间流出和流入。
[0061]在图1中,在壳体45的外侧配置有磁轭51、线圈架52以及定子线圈53而形成定子50,定子50的外周被树脂模压罩盖58覆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树脂模压罩盖58覆盖包含壳体45的上部的定子50的整体,但也可以仅覆盖磁轭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阀,其特征在于,具有:阀轴,该阀轴由电机驱动进行旋转,并且在轴线方向上移动;阀主体,该阀主体在阀室内具备阀座和导向部件,并且将所述阀轴保持为能够旋转;以及阀芯单元,该阀芯单元与所述阀轴连接,所述阀芯单元具有套筒和座部件,该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部件的中空筒部沿着所述阀主体的轴线方向滑动,该座部件与所述套筒连结,落座于所述阀座或者从所述阀座离开,当所述座部件从所述阀座离开最大距离时,所述座部件与所述导向部件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筒部具有第一锥面,所述座部件具有第二锥面,当所述座部件从所述阀座离开最大距离时,所述第二锥面落座于所述第一锥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主体具有供流体流入所述阀主体内的配管,在所述阀主体的轴线方向上,所述中空筒部的阀座侧的端部相比所述配管的内侧端的内周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泽将志菅沼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