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碳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新型碳铵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9077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向碳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新型碳铵生产系统,解决现有技术碳铵生产时原料二氧化碳浓度适应范围窄,导致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生产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向碳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新型碳铵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碳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新型碳铵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碳酸氢氨,简称碳氨,是一种白色斜方晶系或单斜晶系结晶体,无毒,有氨臭

其能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不溶于乙醇,主要用于农业作为高氮肥料

我国碳氨的生产多联合三聚氰胺主装置,利用三胺尾气提供碳氨生产所需的氨和部分二氧化碳

现有技术中,
CN103523799A
中利用三胺尾气联产碳氨,但三胺产能增大后容易出现两个装置之间物料不平衡的问题,由于吸氨的同时吸收了部分二氧化碳,导致碳氨生产的氨水碳化度高,对碳氨结晶产生不利影响
。CN103183362A
中也出现以上问题,以上两个专利着重于处理浓氨水的碳化度带来的问题,却未提及原料气二氧化碳的浓度

压力以及尾气循环利用
。ZL200920020981.0
中公布一种常压下利用锅炉排放尾气经富集后的碳铵生产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面向碳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新型碳铵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碳化塔
(1)
,预碳化塔
(2)
,接入至主碳化塔
(1)
底部的原料气输送管
(3)
,从主碳化塔
(1)
接出的稠厚分离机构,从稠厚分离机构接出的碳酸氢铵产品外输线
(4)
和稠厚分离液处理系统,以及从预碳化塔
(2)
顶部接出的尾气处理系统;预碳化塔
(2)
塔底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
(38)
,预碳化塔
(2)
塔底出液口通过输液管
(6)
接入至主碳化塔
(1)
塔顶进液口,稠厚分离液处理系统与预碳化塔
(2)
塔顶进液口之间连接有氨母液输送管
(7)
,原料气输送管
(3)
上设有第一压缩机
(31)
;所述主碳化塔
(1)
的冷却水箱为冷却换热模块或
/
和冷冻换热模块;所述预碳化塔
(2)
的冷却水箱为冷却换热模块或
/
和冷冻换热模块;尾气处理系统包括从预碳化塔
(2)
顶部接出的尾气洗涤塔
(18)
;主碳化塔
(1)
塔顶出气口连接有输气管
(5)
,输气管
(5)
与进气管
(38)
相连接;或者主碳化塔
(1)
塔顶出气口与尾气洗涤塔
(18)
连接;当主碳化塔
(1)
塔顶出气口与尾气洗涤塔
(18)
连接时,原料气输送管
(3)
上接出有有第二原料气支管
(36)
和用于提浓二氧化碳气体的第一原料气支管
(34)
,第一原料气支管
(34)
接入至第一压缩机
(31)
,第一原料气支管
(34)
上设有二氧化碳捕集装置
(35)
;第二原料气支管
(36)
与进气管
(38)
相连接,第二原料气支管
(36)
上设有第二压缩机
(3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碳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新型碳铵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尾气洗涤塔
(18)
为填料塔或填料塔与筛板组合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碳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新型碳铵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稠厚分离机构包括从主碳化塔
(1)
底部接出的稠厚器
(8)、
以及从稠厚器
(8)
接出的离心机
(9)
,碳酸氢铵产品外输线
(4)
从离心机
(9)
接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碳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新型碳铵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稠厚分离液处理系统包括分别从稠厚器
(8)
和离心机
(9)
接出的母液缓存桶
(10)
,从母液缓存桶
(10)
接出的吸氨器
(11)
,以及从吸氨器
(11)
接出的氨母液缓存桶
(12)
;吸氨器
(11)
接入有氨原料气输送管
(13)
,氨母液输送管
(7)
从氨母液缓存桶
(12)
接出并接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峰黄旭邓敏邓君金亚男孙博刘宏郭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