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折弯式外壳插脚的加宽型立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071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折弯式外壳插脚的加宽型立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折弯式外壳插脚的加宽型立式Type

c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折弯式外壳插脚的加宽型立式
Type

c
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Type

c
连接器是一种可盲插的电信号传输接口,具有这类接口的连接结构不需要区分正反面,实现了正反两面可插,这样
Type

c
连接器可通过
Type

c
接口在外部设备和内部设备
(
比如手机

电脑等
)
之间进行电信号传输

[0003]目前,市面上的立式
Type

c
连接器一般可以设有金属外壳

绝缘本体

端子组等部件,端子组嵌埋在绝缘本体的内部,金属外壳罩设在绝缘本体的外部,绝缘本体的底部可以设有定位柱与电路板进行定位安装

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加强连接器与电路板的连接强度,金属外壳
100
的底部可以设有外壳插脚
101
,但是外壳插脚
101
容易在生产电镀或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需要人工导正之后才能对准插入到电路板的插孔中,不利于外壳插脚
101
与电路板之间安装,并且现有的立式
Type

c
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平稳性仍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带折弯式外壳插脚的加宽型立式
Type

c
连接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折弯式外壳插脚的加宽型立式
Type

c
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

绝缘本体

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嵌埋在绝缘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的对接部位在绝缘本体的舌板部位表面伸出,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的焊脚部位在绝缘本体的底部折弯伸出,所述金属外壳罩设在绝缘本体的外部,所述绝缘本体的左右两边分别成型有加宽底座,每个加宽底座的底部前后两侧分别沿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凸出于该绝缘本体,从而使加宽底座的截面形状呈倒
T
形,所述金属外壳的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位于左右两边的折弯插脚,每个加宽底座分别位于与其处于同一边的两个折弯插脚之间,所述折弯插脚分别抵靠在相应的加宽底座的外壁上

[0006]作为优选的,每个折弯插脚均包括依次连接的插脚连接段

插脚折弯过渡段和纵向插脚段,所述插脚连接段的一端与金属外壳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插脚连接段的另一端沿金属外壳的长度方向往外侧延伸,所述插脚折弯过渡段沿金属外壳的宽度方向往外侧倾斜延伸,所述纵向插脚段朝下竖直延伸,所述插脚连接段

插脚折弯过渡段和纵向插脚段均抵靠在相应的加宽底座的外壁上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金属外壳的底部前后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外壳卡扣片,每个外壳卡扣片分别连接在与其处于同一侧的两个折弯插脚之间,每个外壳卡扣片上分别开设有卡扣孔,所述绝缘本体的下端部位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卡扣,所述卡扣能够卡入到相应的
卡扣孔中,从而使金属外壳与绝缘本体实现卡接固定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绝缘本体的下端部位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靠近加宽底座的限位凸体,每个外壳卡扣片分别插置于与其处于同一侧的两个限位凸体之间

[0009]作为优选的,每个加宽底座的底部均向下凸出于绝缘本体的底面,所述第一端子组的焊脚部位的末端凸出于绝缘本体的底部前侧,所述第二端子组的焊脚部位的末端凸出于绝缘本体的底部后侧

[0010]作为优选的,每个加宽底座的底部分别设有定位柱

[0011]作为优选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绝缘座

第二绝缘座和舌板绝缘座,所述第一绝缘座注塑在第一端子组的外部,所述第二绝缘座注塑在第二端子组的外部,所述第一绝缘座与第二绝缘座组装叠合在一起,所述舌板绝缘座注塑在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的前端,两个加宽底座各自成型在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的侧边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座与第二绝缘座设置为互相对称结构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绝缘本体的内部设有位于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之间的中夹片,所述中夹片包括中夹片侧臂部

中夹片中间连接部和中夹片卡勾部,所述中夹片中间连接部连接在两个中夹片侧臂部之间,所述中夹片卡勾部分别连接在两个中夹片侧臂部的头部端外侧,并伸出绝缘本体的舌板部位侧面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中夹片中间连接部的两侧设有中夹片下端定位孔,所述中夹片侧臂部的头部端设有中夹片填胶定位孔,所述第一绝缘座和第二绝缘座的内表面分别设有下端定位凸体

下端定位凹槽

头部端定位凸体和头部端定位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座的下端定位凸体穿过中夹片下端定位孔插置于第二绝缘座的下端定位凹槽中,所述第二绝缘座的下端定位凸体穿过另一中夹片下端定位孔插置于第一绝缘座的下端定位凹槽中,所述第一绝缘座的头部端定位凸体穿过中夹片填胶定位孔插置于第二绝缘座的头部端定位凹槽中,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头部端定位凸体穿过另一中夹片填胶定位孔插置于第一绝缘座的头部端定位凹槽中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1、
本技术的结构简单

紧凑,设计合理,在绝缘本体的左右两边分别成型有加宽底座,能够使连接器与电路板的安装更加平稳,并且金属外壳的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位于左右两边的折弯插脚,每个折弯插脚分别抵靠在相应的加宽底座的外壁上,可以有效导正插脚,防止插脚发生变形,有利于插脚与电路板之间安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0017]2、
本技术的金属外壳采用对扣设计,可以缩减端子的步距,降低产品的成本

[0018]3、
本技术的端子组的焊脚部位的末端均凸出于绝缘本体的底部前后两侧,方便在焊接贴片后通过
CCD
检测端子的焊接情况

[0019]4、
本技术采用了
U
型中夹片,加强了中夹片的结构强度,并且在其头部设计了大孔位的中夹片填胶定位孔,有利于中夹片与绝缘本体的连接

[0020]5、
本技术的第一绝缘座与第二绝缘座设置为互相对称结构,简化了生产和组装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带折弯式外壳插脚的加宽型立式
Type

c
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

绝缘本体

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嵌埋在绝缘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的对接部位在绝缘本体的舌板部位表面伸出,所述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的焊脚部位在绝缘本体的底部折弯伸出,所述金属外壳罩设在绝缘本体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左右两边分别成型有加宽底座,每个加宽底座的底部前后两侧分别沿绝缘本体的宽度方向凸出于该绝缘本体,从而使加宽底座的截面形状呈倒
T
形,所述金属外壳的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两个位于左右两边的折弯插脚,每个加宽底座分别位于与其处于同一边的两个折弯插脚之间,所述折弯插脚分别抵靠在相应的加宽底座的外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折弯式外壳插脚的加宽型立式
Type

c
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折弯插脚均包括依次连接的插脚连接段

插脚折弯过渡段和纵向插脚段,所述插脚连接段的一端与金属外壳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插脚连接段的另一端沿金属外壳的长度方向往外侧延伸,所述插脚折弯过渡段沿金属外壳的宽度方向往外侧倾斜延伸,所述纵向插脚段朝下竖直延伸,所述插脚连接段

插脚折弯过渡段和纵向插脚段均抵靠在相应的加宽底座的外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折弯式外壳插脚的加宽型立式
Type

c
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的底部前后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外壳卡扣片,每个外壳卡扣片分别连接在与其处于同一侧的两个折弯插脚之间,每个外壳卡扣片上分别开设有卡扣孔,所述绝缘本体的下端部位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卡扣,所述卡扣能够卡入到相应的卡扣孔中,从而使金属外壳与绝缘本体实现卡接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折弯式外壳插脚的加宽型立式
Type

c
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下端部位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靠近加宽底座的限位凸体,每个外壳卡扣片分别插置于与其处于同一侧的两个限位凸体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折弯式外壳插脚的加宽型立式
Type

c
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加宽底座的底部均向下凸出于绝缘本体的底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乃杰黎乃雄卢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杰雄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