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作飞专利>正文

一种滑环拨杆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0642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环拨杆支架装置,包括转动座和转子,所述转子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座内部,所述转子上方设置有多组对应转子外侧导电环分布的导电刷,所述转动座顶部前后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承托板,且两组承托板之间纵向连接有支撑导电刷转动的转轴;所述导电刷包括竖向延伸的支杆,所述支杆底端向两侧延伸形成两组能够贴合到导电环外侧的弧形触片,且两组触片底端间距大于所述导电环外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电刷设置为两组向外扩张的触片,并确保两组触片底端间距大于导电环直径,从而能够根据导电环转动方向选取一组触片抵紧到导电环外侧进行电路接通,以改善现有电刷端部容易磨损的弊端,延长电刷使用寿命。延长电刷使用寿命。延长电刷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环拨杆支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导电滑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环拨杆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导电滑环是一个可以从固定装置传输电流、数据信号到旋转装置的机电部件,也称之为导电环、集电环、汇流环、电刷、旋转电气关节或电气转头。导电滑环工作原理非常的简单,大部分都是安装在设备的旋转中心,主要是由旋转和静止两大部分组成。其旋转部分称为转子,连接设备的旋转结构,在运行的时候随之旋转,静止的部分就是固定结构的中心点,作为定子,定子的电刷与转子的导电环相互对应,由于转子旋转过程中与外侧电刷保持接触,且现有的电刷大多呈“人”字形结构,其两端触点均接触导电环表面,为保证电刷与导电环稳定连接,电刷触点通常为贴合导电环外圆周的弧形,然而转子在旋转过程中外界环境中灰尘等杂质会沾染到导电环表面,长期积累会造成电刷两组触点中首先接触灰尘的一侧触点卡死堵转,引起机械卡死(如附图6所示),具体指当现有转子9上粘附异物901,且现有转子9顺时针转动时,异物901冲撞到贴合现有电刷8的a端801,会造成现有电刷8的a端持续磨损,进而造成电刷整体失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环拨杆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座(1)和转子(2),所述转子(2)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座(1)内部,所述转子(2)上方设置有多组对应转子(2)外侧导电环(201)分布的导电刷(4),所述转动座(1)顶部前后侧对称设置有两组承托板(6),且两组承托板(6)之间纵向连接有支撑导电刷(4)转动的转轴(3);所述导电刷(4)包括竖向延伸的支杆(401),所述支杆(401)底端向两侧延伸形成两组能够贴合到导电环(201)外侧的弧形触片(402),且两组触片(402)底端间距大于所述导电环(201)外径,所述支杆(401)顶端固定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定位框(407),两组所述承托板(6)之间设置有纵向依次贯穿多组定位框(407)从而推动支杆(401)在转轴(3)支撑下摆动的操作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滑环拨杆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1)为纵向延伸的圆筒结构,该转动座(1)顶部横向贯穿有容纳触片(402)接触导电环(201)的顶槽(101),所述承托板(6)底部中心纵向贯穿有容纳转轴(3)转动的轴孔(6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滑环拨杆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401)中部外侧固定有固定环(404),该固定环(404)下方的所述支杆(401)底端纵向贯穿有容纳转轴(3)纵向贯通的转动孔(403),所述固定环(404)下方的所述支杆(401)底端外侧设置有活动环(405),所述活动环(405)与所述支杆(401)竖向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滑环拨杆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环(405)设置于所述转轴(3)上方,且所述固定环(404)底侧的所述支杆(401)外侧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作飞
申请(专利权)人:杨作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